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于今年7月28日在成都拉開帷幕。至此,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經走過64年。
大運會愈來愈“大”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FISU,簡稱“大運會”)由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和世界大學生體育錦標賽三大賽事組成,成都大運會屬于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1959年,首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意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首屆大運會正式規定的比賽項目有田徑、游泳、跳水、水球、體操、擊劍、網球、籃球和排球9項。隨著時間的推移,FISU宣布東道國有權在此基礎上再增加1個項目。例如,1977年的東道國保加利亞增加了摔跤項目,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項目,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項目。
隨著比賽項目的日益增多,大運會的規模不斷擴大,參賽人員也逐漸增多。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共設置18個競賽項目,共產生了269枚金牌。參賽運動員也從首屆的不足千人,增加到6000余人。
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1959年首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中國派代表團參加了部分田徑項目比賽。1975年,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被接納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大體聯)正式會員。從1977年第9屆大運會起,中國參加了迄今為止的每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進入21世紀,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在國際大體聯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話語權也越來越大。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北京舉行。2009年,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舉行。2011年,深圳承辦了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17年,中國臺北舉辦了第29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在第10屆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中,女子跳水選手陳肖霞奪得跳水金牌,這是中國運動員在大運會歷史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自此,中國青年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不斷書寫新的傳奇。
(摘編自周方平《大運會的前世今生》,《羊城晚報》2023年7月24日)
素材庫
適用話題一 城市精神,城市文化,文化遺產
素材鏈接1 吉祥物“蓉寶”
成都簡稱“蓉”,被譽為“國寶”的熊貓是其極具特色的對外傳播標識物,故此次大運會的吉祥物名為“蓉寶”,其原型為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芝麻”。
“蓉寶”手握“31”字樣火焰的大運會火炬,它的眼睛、耳朵、尾巴也均為火焰形態。火焰元素給大熊貓的黑白兩色增添了活力與熱情,符合大學生朝氣蓬勃的青春面貌,既象征著第31屆大運會紅紅火火,也讓全世界感受到成都如火的熱情?!叭貙殹钡拿娌繕嬎紖⒖剂舜▌∧樧V樣式,將川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創造性轉化。
素材鏈接2 “太陽神鳥”元素
本次大運會,多次出現“太陽神鳥”的元素:開幕式伊始,大型“太陽神鳥”圖案出現在場館中央;點火環節,眾人點燃“太陽神鳥”圣火盤;東岸湖體育公園的主體育場的屋頂上有巨大的“太陽神鳥”圖案;大運會的會徽設計也糅合了“太陽神鳥”與“鳳凰”這兩種元素……在古蜀文化中,人類崇拜、敬畏太陽,而鳥具有神秘色彩,有創造生命、探索世素材鏈接2 “太陽神鳥”元素界的意義,是人與世間萬物交流的介質。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時期“太陽神鳥”金飾,是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也是成都城市形象標志的主體圖案?!疤柹聒B”,表現出人們團結互助、向往自由的偉大奮進精神,其內涵與“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現代體育精神一脈相承。
素材鏈接3 蜀錦元素
蜀錦是四川成都地區制造的花錦,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它是以桑蠶絲為主要原料生產出的提花錦緞類織物,其色彩對比強烈,花紋多呈對稱、連珠等形式,工藝復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蜀錦傳承千年而不絕,繡出來的是圖案,織進去的是靈魂。然而想要將蜀錦繼續發揚光大,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將現代美學與傳統技藝融合發展。成都大運會獎牌的綬帶設計便是典范,設計者將成都的市花芙蓉花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的“太陽神鳥”紋樣進行抽象化設計,同時采用了奧運會常用的棋盤格紋等現代紋樣,綬帶的背面則以傳統的祥云紋為主,整體呈現出一種古樸典雅的美感。另外,綬帶兩邊的紋樣拼合起來可以組成一朵完整的芙蓉花,這也契合了中國傳統中“成雙成對”的美好寓意。
片段寫作
“益,古大都會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奔槲铩叭貙殹?、火炬“蓉火”、獎牌“蓉光”……蓉城成都以她的熱情迎接著大運會。當國寶熊貓遇上川劇變臉,“太陽神鳥”圖案熠熠生輝,非遺蜀繡裝點獎牌綬帶,各種元素交織成了一場文化傳播的盛宴,一個城市的精神內涵便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得到彰顯。古有崇日精神,今有現代體育精神;古有蜀錦技藝,今有現代美學觀念。古蜀文化與青春氣息相融合,文化遺產綻放出時代光彩,其生命周期也被延長,一個城市的精神風貌有如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川味火辣、蜀錦明艷、熊貓憨厚、神鳥崇高……每一位來賓在感官上都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沖擊,無不為其悠久的文化所震撼。當“蜀風”遇上了“大運熱”,城市魅力在此刻被點燃,其文化遺產不但賦彩了市民的生活,而且深深打動了世界。
適用話題二 文化交流和互鑒,文化軟實力,文化自信
素材鏈接 各國大學生運動員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在大運村里,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紛呈的特色人文交流活動。美國大學生在聯歡會上學川劇絕活“站獨腳”,南非運動員在國風美妝區讓化妝師給他描青黛、點花鈿,羅馬尼亞大學生則表示他非常喜歡宮保雞丁……成都依托大運會傳遞出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中國特色。除了比賽、訓練之外,體驗新津繩編、成都皮影、夾江年畫等具有成都特色的中國非遺技藝,讓運動員們紛紛表示“忙不過來”。
正如國際體育記者協會主席吉亞尼·梅羅所說:“體育總是能夠將大家凝聚在一起,而本屆大運會更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梅羅表示,在成都大運會上,他看到了呼吁全球青年凝聚、團結的信號,而把更多背景不同的人聚到一起,相互交流,才能創造更好的生活方式。
(摘編自陳城《大運會也是一場文化盛宴》,《光明日報》2023年8月7日)
片段寫作
如果只將大運會視作比賽,那么其目標是單一的,獲勝就是全部的目的。然而一場賽事的舉辦過程相當繁復,無論是賽前宣傳還是開、閉幕式,其攜帶的文化因子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成都大運會讓不同膚色的大學生運動員們體驗到了新津繩編、夾江年畫等中國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展示并推廣了成都的本土文化,更借此東風,讓中國文化走出去,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成都大運會博物館的成立更是產生了長期效益,除成都大運會的珍貴實物外,博物館還征集到了世界大運會歷史上重要的獎牌、火炬、吉祥物、圖文音像資料等千余件實物藏品和近8萬件數碼資料,將世界大運會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歷史一一呈現。歷代大運會蘊藏的文化價值閃耀于此,持續影響著我們,也影響著世界。
適用話題三 青春夢想,青年擔當,青年力量
素材鏈接 夏雨雨:最后時刻強勢反超,萬米奪金
“奔跑25圈,最后一圈反超!”大運會期間,中國代表團選手夏雨雨在田徑女子10000米決賽中獲得冠軍的視頻在網絡上“刷屏”。當終圈提示鈴敲響,來自清華大學的夏雨雨超越在她前方領跑的土耳其代表團選手,并在最后一圈中越跑越快,率先沖過終點線。在她撞線的同時,天空突然下起大雨。這場雨屬于夏雨雨,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從未停止過奔跑的腳步。她出身寒微,從貴州大山跑到清華,再從清華跑到冠軍臺,拼搏6年終于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向世界展現了她的堅韌與強大。
片段寫作
陳獨秀曾言:“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成都大運會上,運動員平均年齡不到23歲的中國代表團獲得了103枚金牌的好成績,居金牌榜首位。夏雨雨從貴州大山跑到清華再跑到最高領獎臺,實現了心之所想——“把冠軍留在中國”;“蛙王”覃海洋不驕不躁,游出了中國速度……
在成都大運會上,運動健兒們超越自我,實現夢想,展現了“生逢盛世,當奮斗其時”的蓬勃朝氣與時代精神。而那些默默無聞的青年志愿者們,也同樣值得歌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青椒”,寓意世界青年友好交流,團結互助。他們的存在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的溫度,也讓中國感受到了青年的力量。
適用話題四 團結友誼,體育精神,競爭與合作
素材鏈接1 中國羽毛球手將球拍借給無拍可用的對手
成都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賽場上出現動人一幕:烏干達選手阿莫斯的球拍突然斷線,在他求助裁判時,與他對戰的中國隊球員王正行立馬給他遞上了自己的備用球拍,并在賽后將這支球拍作為禮物贈予阿莫斯。
網友評論說,這是體育真正的魅力所在,因為王正行不僅關心自己的勝負,更關心比賽的公平性和對手的困境,“這種慷慨的舉動不僅代表了對對手的尊重和認可,也體現了運動員之間的友誼和團結”。
素材鏈接2 終點線上的感人一幕
成都大運會女子3000米障礙賽決賽,拼盡全力的運動員們沖過終點后一同躺在地上,又相互攙扶著站起來。這一幕,讓無數觀眾感受到體育的精神、友誼的力量?!?000米障礙賽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比賽,因為你必須跨越很多的障礙,我們的確拼盡了全力,而且我們能夠互相支持,在比賽之后互相攙扶起來。”澳大利亞田徑運動員卡拉說,“我相信來自世界各地的競賽者也是類似的想法,我們是競爭對手,同時也尊重彼此?!?/p>
片段寫作
體育是人類共同的語言。體育精神是對人類精神、身體和心靈的頌揚,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精髓。一支球拍,聯結起跨越國界的友誼和團結;一次攙扶,體現出超越比賽的關懷力量。成都大運會以體育為媒介,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青年聚在一起,讓“他們”在一次次比拼、競技中成為“我們”,凝聚起團結合作的強烈共識,形成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合力。對手從來不是敵人,體育的魅力不僅在于個人對崇高目標的不懈追求,更在于棋逢對手與同舟共濟。盛會雖已落幕,青春卻永不散場;運動員在此一別,友誼地久天長。
適用話題五 體育強國,群眾體育,體育產業
素材鏈接 盤活“辦賽遺產”,倡導全民健身
只有激發起人民群眾的運動熱情,才能夠保障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據了解,為滿足人民對體育鍛煉的需要,避免大運會結束后造成的場館資源浪費,成都市政府實施大運場館開放的惠民行動,開展“花重錦官”“樂動蓉城”“活力成都”三大主題活動2500余場,持續營造喜迎大運、參與大運、共享大運的濃厚氛圍。專業人士表示:“其實所有舉辦大型國際性綜合運動會的城市都會有一個基礎性的收獲,這是由于國際性賽事對軟硬件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對應來說,通過舉辦賽事,都會有‘辦賽遺產’。從硬件角度來講,當然是場館、交通等方面的改善;還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是大賽運營、招商推廣、志愿服務等方面的團隊資產。后續來說,想要盤活這部分資產,就要進一步發展職業體育競賽表演業,讓市場更加活躍,倡導全民健身,讓消費者直接參與其中。”
(摘編自劉旺《本土企業借勢大運會 體育營銷熱點再起》,《中國經營報》2023年8月7日)
片段寫作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體育強國的基礎在于群眾體育。”誠如此言,國民體魄強健,精神面貌昂揚,才能證明國家的強盛、人民生活的健康幸福。成都大運會是青年人的體育盛會,其圓滿舉辦也彰顯了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新氣象?!按筮\熱”弘揚了奮力拼搏的體育精神,激發了群眾的運動熱情,營造了崇尚健身的社會氛圍。
超越體育本身來看,大運會的舉辦搭建了一個國際交流的開放平臺,擦亮了中國名片,并將賽事宣傳和文化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帶動了舉辦地成都相關的消費產業的發展。而“辦賽遺產”也改善了城市的基礎設施條件,最終提升的還是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做到了讓人民共享大運會的紅利。
牛刀小試
(202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一個世紀前,在津求學的青年周恩來撰寫了這副對聯,在交友處事與讀書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讀此聯,你有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任選角度,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片段寫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途。李大釗言:“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后,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背啥即筮\會上,當代青年的力量匯聚一堂。“蛙王”“蝶后”等杰出青年的不斷涌現,見證了青年不斷突破自我,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志愿者、演員的活躍表現,展現了中國的熱情與活力;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的廣泛運用,凸顯了青年致力于科技研發,用自己的智慧去服務賽事,創造嶄新的明天的偉大追求。
青年是民族的脊梁、國家的希望。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有膽識,更有擔當!每一個運動健兒都胸懷抱負,每一份膽識都獻之以汗水,“與有肝膽人共事”是與“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現代體育精神相契合的,不論是對手還是隊友,雖然“共事”二字簡短,但共同進步的緣分是無盡的。青年也當“從無字句處讀書”,不為書本所學局限,在實踐中提升能力。正如現代體育訓練注重科學、有效,不是紙上談兵,也絕非盲目苦練。在科學的加持下追求無限的可能,通過不斷實踐去修正已知、探索未知,才能更好地筑夢未來。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1)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50分)
“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仡櫬L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
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梢詮闹袊臍v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及中國人的品格等角度,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片段寫作
提起文明,我們往往覺得宏大崇高,而“韌性”二字卻將文明的特質更具象地呈現出來,好似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讓它變得更親切起來。
韌性使得文明能夠長久存續,中華文明正是如此。大運會宣傳片《成都,倒計時3000年!》用簡單的場景切換,一下子擊中了觀眾的內心。古蜀先民、李冰父子、諸葛亮、杜甫、茶馬貿易、川劇、近現代體育、人民公園……歷史中遙遠的那些人、那些事,卻能喚醒中國人的靈魂。歷史長河奔騰不止,古蜀文化三千年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倘若沒有韌性,中華文明如何能在天災人禍中賡續血脈?“至遠至近,這就是歷史里的城市,至厚至深,這就是城市里的歷史?!表g性讓文明不懼時間的流逝,人文的積淀自會成為城市的底蘊與魅力。
儒道并存,剛柔相濟,一張一弛,一陽一陰,構成了國人韌性的文化基因,促使國人不斷思考如何攻堅克難、變通進取,如何使華夏面向未來、永續發展。就像大運會火炬“蓉火”的設計者許燎源所說:雖然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國,但通過大運會,希望世界能看到一個青春的中國、未來的中國。這樣的自信與追求,便是“韌性”最好的體現。
(編輯: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