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外賣騎手職業群體調查報告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進步與大眾消費轉型升級催生出一大批形態多樣、分工精細的新興職業。外賣騎手作為這批新興職業的典型代表,在促進農民工和大學生群體就業、提高貧困人口的就業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外賣騎手靈活的用工方式與管理方式也給勞動者權益保護和社會保護體系建設帶來了新的問題。
數據說明:本報告使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全國外賣騎手職業群體問卷調查(以下簡稱“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由調研組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共同組織實施,調查對象是18~45歲從事外賣騎手職業的人群,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查時間是2020年10月,經過數據清理后,共獲得有效樣本6196個。此外,以政府調查問卷數據作為補充,來幫助了解新興職業群體的就業現狀以及針對該群體的相關管理和服務措施。
群體特征
根據問卷調查數據可知:樣本中男性占90.8%,女性占9.2%;農業戶口占68.9%,非農業戶口占29.1%。
在外賣騎手職業群體的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中專或職高學歷占47.1%,初中學歷占24.0%,小學及以下學歷占5.0%,大學專科學歷占16.8%,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占7.1%(見圖1)。
外賣騎手職業群體的年齡分布主要在21~30歲,占樣本的51.0%;其次是31~40歲,占37.1%;41~45歲和18~20歲群體分別占6.5%和5.4%(見圖2)。
在外賣騎手職業群體的月收入方面,近一半外賣騎手的月收入在4000~5999元, 超過六成的外賣騎手月收入在4000~7999元,月收入8000元及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占比僅為7%(見圖3)。雖然外賣騎手的月收入相對比較可觀,但是他們的福利保障覆蓋率較低,在參與問卷調查的外賣騎手中,沒有任何福利保障的占24.9%。
在外賣騎手職業群體的工作時長方面,該群體每周平均工作6.4天,每天平均工作9.8小時。其中,61.6%的外賣騎手一周7天都在工作;55.1%的外賣騎手平均每天工作8~10小時;36.7%的外賣騎手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這表明外賣騎手職業群體的工作壓力相當大。
在外賣騎手職業群體工作中遭遇的不愉快經歷方面,占比較高的3項分別是:“職業歧視(36.0%)”“遭遇交通事故(29.3%)”“被客戶打罵(25.7%)”。數據表明,外賣騎手職業群體在工作中的壓力和風險,主要來自自身安全和社會尊重兩方面。
職業發展特征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在外賣騎手職業群體的職業前景和社會態度相關問題上,76.1%的外賣騎手表示“充滿信心”,但也有73.2%的外賣騎手認為“收入不會大幅增加”,80.0%的外賣騎手認為“隨年齡增大會被取代”。此外,約半數的外賣騎手呈現焦慮狀態,認為這份工作與自己的夢想不一致,或者認為自己做這份工作在城市中總是低人一等。
〔摘編自楊曉昇、高翔、王瑨、王霏《外賣騎手職業群體現狀與社會保護問題研究》,《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