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是我國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寶貴精神財富?!皥讨鴮W?、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工匠的一種專業精神,也是一種理想信仰。
工匠精神歷史悠久,是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中國的文化觀念中自古就有對“匠心”的追捧,并常用“匠心”來形容做事的高妙境界?,F在,我們似乎很少聽到“工匠”二字,但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不僅需要大批科學家、發明家,還需要大批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肮そ尘裨从诠そ常哂诠そ场保覀兏鼞V定初心,踐行、弘揚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在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上,隨著主持人宣布獲獎信息的聲音,年輕的一線焊工裴先峰獲得銀牌。中國首次參賽即實現了獎牌零的突破。在2019年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一群平均年齡不超過22歲的中國技能健兒不斷登上大賽的領獎臺,中國代表團取得了金牌榜、獎牌榜、團體總分第一,再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職業教育就是為了培養高技能人才。在中職課堂教學中融入、培養工匠精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能提高職業教育的效果。
一、工匠精神內涵
無論是我國古代“周人尚文采,古雖有車,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舜防時,已陶漁矣,必至虞時,瓦器愈精好也”,還是現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焊接技師盧仁峰、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顧秋亮、遼寧沈陽的鉚焊專家楊建華、“銑工狀元”董禮濤等人,反映的都是我國能工巧匠們不斷探索、精益求精、追求技藝精進的精神品質。具體而言,工匠精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層面。
(一)執著專注
執著專注是勞動者最寶貴的品質。無論什么時候,從事什么行業,我們都應秉承工匠精神,干一行、愛一行,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痹S多優秀的工匠在自己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苦練精技術,偏毫厘不敢安,才最終獲得了不凡的成就。
(二)精益求精
所謂精益求精,是指自己本來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要追求更好,這也是工匠們的追求,他們總是在不斷探索,尋找技術上的突破、工藝上的進步和產品質量上的提升,他們不斷地鉆研并積累實踐經驗,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正是因為工匠的精益求精,才能讓他們不斷超越自我,在平凡中彰顯不凡。
(三)一絲不茍
工匠們對每一道工藝精心設計,對每一個流程認真把關,對每一件產品精心打磨,不輕視任何一處細微,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才鑄就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平凡?!芭谥齐m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因為有了工匠們的一絲不茍,越來越多的優秀產品、優秀品牌不斷涌現,有力支撐著“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不斷闊步向前。
(四)追求卓越
工匠精神還包括追求卓越、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蘊?!坝蜗饔诓淮缰|,而須麋了然”,很多大國工匠數十年如一日地鉆研,努力提升產品的品質,哪怕再小的細節,也會反復修改,反復琢磨。在工匠的眼里,不會有100%完美的產品,他們永不滿足于現有水平,永不停滯于當前狀態,他們不斷超越自我,向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因此,在新的時代弘揚和踐行工匠精神,要準確理解和把握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
二、中職機械制圖與工匠精神
(一)中職機械制圖的特點
機械制圖是根據投影原理、有關國家標準及規定繪制的表示工程對象,并配有必要技術說明的圖樣。它是傳遞、表達和交流技術信息的重要工具。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各種機器、設備都是根據圖樣來加工制造的。設計者通過圖樣來表達設計對象,制造者通過圖樣來了解設計要求和設計對象。因此,機械制圖不但是工業生產中的重要技術文件,也是工程界的“通用語言”,其在機械產品的設計、生產和使用各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奠定了中職機械制圖課程在機械類專業中的重要地位。機械制圖當中的諸多內容,像圖紙幅面與格式、線型與應用、尺寸標注、視圖的畫法、常用標準件、零件圖與裝配圖的表達等,國家標準都有明確規定,要求都是極其規范的,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必須以嚴謹細致、嚴肅認真的態度進行繪圖和看圖的學習。
(二)培養工匠精神對機械制圖教學的作用
機械制圖作為中職機械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把大國工匠精神的種子播撒在這門科目的土壤上,能夠加快“商品進口”到“中國制造”轉型的步伐[1],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機械制圖在中職教育教學中大多是以課堂理論和繪圖技能實踐相結合為主。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的過程中,要遵循相應的技術規范要求和標準規定,比較復雜和煩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因此受到影響,導致出現學習興趣不高,或者在繪圖時抱著“無所謂”的心態和“差不多就好”的學習態度。而將工匠精神融入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質,幫助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過程中改善心浮氣躁的心境。
學習機械制圖,必須對人才的培養賦予匠人精神的最高追求,以追求極致,改善工藝,打造優質產品為理念。[2]而機械制圖課程一般被安排在第一學年的第一個學期,可以說從學生一入學就開始培養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可以說是一種職業追求,可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那么,如何在中職機械制圖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也成為我們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怎樣培養工匠精神
(一)教師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弘揚工匠精神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無形的“資源”。如果教師本身具備良好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那么學生也會在教師的影響下變得認真、細致、嚴謹。而機械制圖課程比較抽象枯燥,因此,學生理解課程知識有一定的難度。加之學生基礎薄弱,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相對落后,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教師必須練就過硬的作圖技能,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學情分析,認真備好課、上好課,努力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更要不斷學習本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并了解、熟悉機械制圖的相關國家標準規定和要求,以自身的學識贏得學生的敬佩,在一筆一畫中弘揚工匠精神。
(二)以課堂為主,加強工匠精神教育
嚴謹、細致和精益求精的作圖態度和工匠精神一樣,需要一步一步養成,要實現這個教學目標,落腳點還在課堂上。目前,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在繪圖時,缺乏細心、耐心,不夠嚴謹、認真等現象。機械制圖中各種機械圖樣的繪制,包括各種圖線線型、尺寸標注等都需要學生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但繪制過程相對煩瑣和麻煩,學生缺乏細心、耐心,不夠嚴謹。因此,教師在機械制圖教學中,要守好“主陣地”,種好“責任田”,打好“持久戰”:在學生入學剛接觸機械制圖課程時,就要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繪制,規范繪圖,養成良好的作圖習慣;還要定期進行識圖、繪圖訓練,在學生繪圖訓練中發現并糾正學生在繪圖過程中的差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遵守規范的良好作圖習慣。
機械制圖是研究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也是用來傳遞、表達和交流技術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工程界的“通用語言”,里面必然包含著很多工匠精神元素。因此,要在機械制圖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這就需要將工匠精神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在傳統的教育教學基礎上,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
(三)通過校企合作,感受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既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與實踐的一個方向,又是職業院校尋求自身發展空間和服務區域經濟途徑的必然要求。通過校企文化、理念的融合,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與發展。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引入現代學徒制,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聘請企業機械設計研發部門的“高手”,言傳身教,更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傳承。同時,學生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以后,再帶去企業,到真正的生產崗位中進行生產實踐,讓學生在反復實踐、反復琢磨中保障產品品質,做到認真、嚴謹、細致,進而感悟企業的優秀文化,培養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四)利用評價進行調控,深化工匠精神
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具有診斷、激勵、調節等作用。在機械制圖教學模式設計的過程中,應科學、合理地融入工匠精神,利用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從整體上調節、控制教學活動的進行。利用重復訓練、反復練習,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進一步強調繪圖時要認真、嚴謹、細致。如學生在學習粗實線、細實線、細虛線、細點劃線等線型繪制的時候,就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機械制圖的國家標準,切實提高繪圖質量,使學生在后續學習中“循規蹈矩”,在反復實踐中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把工匠精神真正地扎根于心靈深處。在課堂總結評價中,以學生的制圖作品為介質,開展自評、互評、教師歸納。教師要利用自評過程培養學生的耐心、堅持、嚴謹、細致的精神,教師再做激勵性的點評。針對學生有疑問、困惑不解的地方,教師要利用不解的地方,鼓勵學生多動腦思考、總結、歸納,從各方面了解自己的作品,激發學生對機械專業的熱愛,潛移默化地培養、鞏固他們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五)在專業技能教育中,內化工匠精神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研,將機械制圖納入技能大賽項目中。定期組織機械制圖專業技能大賽,在專業技能教育培養過程中,將工匠精神元素全方位融入比賽中,賽出高風格,賽出真水平,賽出基本功,充分發揮比賽的引領示范作用。再將學生優秀制圖作品公開展覽。一張張標準、規范的機械制圖作品,展現了學生在質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藝上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更蘊含著嚴謹、耐心、拼搏等可貴品質。在這種良好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圍下,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實現工匠精神的不斷內化。
(六)課后作業再加強,提升工匠精神意識
教師可通過加強對課后作業的管理,使工匠精神在課堂教學之外得以延續。機械制圖是研究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各個章節的制圖作業中。在繪制組合體部分時,“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是三視圖畫圖和讀圖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規律,每個視圖所表達的重點各不相同,各有側重點,強調學生在繪圖時應遵守國家制圖標準相關規定,規范制圖;而針對制圖大作業中的零件測繪和裝配體測繪,學生不僅要有嚴謹、細致和認真負責的繪圖態度,還要根據所繪制圖樣的尺寸要求,選擇合理的圖紙幅面,掌握正確的作圖方法,熟練使用繪圖工具,規范作業。利用課后作業,定期進行識圖、繪圖訓練,提升工匠精神意識。
大國崛起,匠心筑夢,展望新時代的征途,沒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打造金字招牌的中國制造。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為中職教育指明了價值導向和培養方向,對促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有重要指導和推動作用,必然成為中職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內容。而機械制圖具有理論課程和技能課程的雙重特點,是中職學生入學后學習機械專業的“啟蒙課”,所以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培養學生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激勵、鼓舞中職學生,既對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又對培養未來大國工匠、學生成長成才,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畢憲東.如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滲透大國工匠精神[J].數碼設計,2020(23):130.
[2]曹怡紅.踐行工匠精神助力機械制圖的發展[J].報刊薈萃,2017(9):151.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靖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