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課程改革實施的影響,中職院校不僅教學模式、教學觀念發生變化,同時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素養、美術表現素養以及圖像識讀素養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有效發揮美術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中職美術教學水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如何開展中職美術教學,是目前各位美術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中職美術在學科核心素養下開展教學的意義
美術學科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質量與其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有著必然聯系。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立足學科核心素養,綜合考慮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與制訂相應的措施,著重培養與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創作能力以及藝術素養,使學科核心素養貫穿于中職美術教學的全過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職美術教學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中職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并夯實學生全面發展基礎,進而在日常教學中精準落實中職院校對美術核心素養的探索和追求以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藝術和審美教育作為滿足中職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的研究切入點,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美術的最終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美術專業知識,也關系著自身核心素養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發展。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吸收不同的教學方法,并將其運用到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中,以提高中職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為教學目標,通過對不同題材和風格的藝術作品進行賞析,使其在此過程中感受美、鑒賞美,潛移默化地開展美育的同時,也能實現中職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如何開展中職美術教學
(一)基于文化理解素養落實開展美術教學
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的是,美術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授相關知識,有助于學生發現美,并不斷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同時對落實美術核心素養有著積極作用。從現階段中職美術教學情況來看,理論解讀、平鋪直敘等均是以往美術課堂中較為常用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在美術知識學習方面過于被動,無法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美、感悟美,極大地阻礙了中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基于此,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學設備,設置合適的美術問題,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師要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彌補傳統美術課堂教學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中職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文化理解素養的培養一直是美術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就中職學生而言,自身具備良好的文化理解素養,既能為其美術創作及鑒賞提供強有力支撐,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整體的美術文化素養,創設貼近中職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將美術作品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以教學“中國民間美術”的相關內容為例,教師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再結合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將美術學科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使其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活動文化背景。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些與民間美術相關的問題,也能起到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的作用。或者基于問題情境創設,在學生原有學習活動的基礎上引入各種學習任務,如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將書法實踐與書法作品鑒賞相互結合。這種教學方法既與現階段中職學生文化素養水平相符合,又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以及書法技巧。教師在教學中著重突出教學重點和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對過于枯燥的美術教學過程進行簡化處理,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體驗中感知美術作品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及內涵,既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不同類型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又能達到有效提升學生文化認知能力的教學目的,拓寬學生美術視野,從而為實現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美術表現素養落實開展美術教學
美術創作及美術作品鑒賞是中職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將美術創作與作品鑒賞有機結合,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素養。通過對中職美術教學情況的調研與分析,教師針對學生美術表現素養的培養方面,不僅積累了較多的實踐經驗,用于培養與提升學生美術表現素養的教學體系設計也愈加完善。例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語言與傳統美術技巧相結合,促進學生美術表現素養提升,或者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各種美術作品,讓學生感知美術作品的同時,也能達到訓練美術表現能力的教學效果。如在美術課堂上播放《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向學生展示布達佩斯大飯店在構圖方面所展現的對稱美感,加上奶油質地的復古色調,給人一種精致的完美比例感。對稱、居中對半切割屏幕的這種視覺藝術呈現,不僅讓畫面更具表現力,其色彩的張力也非常突出。教師可以在一旁引導學生回憶已掌握的美術知識,以便其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提升對美術知識的理解以及鑒賞能力。
(三)基于圖像識讀素養落實開展美術教學
美術是一種視覺與圖像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中職學生具備良好的圖像識讀素養,有利于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和美術鑒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圖像識讀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對全面發展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有著積極作用。教師應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重視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以適宜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以便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強化其美術學習能力。由于學生在文化素養方面的發展差異,其對美術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中外美術作品,通過有效的圖像識讀實現學生對美術作品文化內涵的準確把握。
例如,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鑒賞《千里江山圖》這幅美術作品時,教師首先可以從創作主題、技法以及構圖等方面對《千里江山圖》進行鑒賞,畫家在構圖方面對散點透視法的運用,不僅將作品中各段山水進行了獨立呈現,又利用流水將其貫通連接,充分地體現“景隨步移”的藝術效果。其形象輪廓的刻畫,因融合了其他技法,加上用筆精細、構圖周密以及色彩絢麗,完美地呈現和還原了“青綠山水”的場景。教師可根據這一點帶領學生對其圖像進行辨別與討論,同時也能讓學生品味作品雄渾壯闊、氣勢恢宏的意境。最后,引導學生深層次剖析作者的內心情感,使其更加準確地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以此鍛煉學生的圖像解讀能力。
又如,在中職美術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開展“聯想”教學活動,將各種平面或立體圖形通過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在該教學情境中展開聯想,并提出“該圖形可以聯想到哪一種動物”或者“該形狀可以組成某種物品的哪些部分”等類似問題,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也可以將其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對問題進行討論,這樣既能營造輕松、活躍的美術課堂氛圍,又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聯想、分析課堂上所展示圖形的造型特征,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識讀圖像,在美術教學中有效落實對學生圖像識讀素養的培養,從而促進中職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能力的良好發展。
(四)基于審美判斷素養落實開展美術教學
通過對現階段中職美術教學情況的調研與分析發現,美術教師常以開展鑒賞活動的方式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審美判斷素養,讓學生從客觀的角度鑒賞美術作品,以此達到落實審美判斷素養的教學目標。基于審美判斷素養落實,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側重引導學生對美術教育本質的準確把握,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美有正確的認知。因此,在鑒賞與評價美術作品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對作者的創作意圖有充分的理解,把握美術作品所想表達的文化意蘊,在此基礎上對作者想通過作品表現自身的藝術追求或審美理想進行深度挖掘,達到有效發展與提升學生審美判斷能力的教學效果,也能保證學生更加準確地感知及鑒賞整個美術作品。
例如,在美術課堂上師生共同鑒賞《歐米哀爾》這座雕塑作品。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歐米哀爾》所呈現“丑”的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并在鑒賞與評價過程中逐漸正確理解該座雕塑作品,切身體會“以丑審美”的內涵。其次,教師綜合考慮審美判斷素養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地位,以此在課堂活動中選擇合適的方式凸顯審美判斷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并適當導入與審美判斷素養相關的內容,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聯系,促使學生的審美判斷素養得到明顯提升。如對《溪山行旅圖》這幅美術作品進行鑒賞與評價時,教師可在此過程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法,讓學生在課前對美術作品進行主動分析與鑒賞,既能增強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又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表達個人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以此既鍛煉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又能促進其藝術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五)基于創意實踐素養落實開展美術教學
復雜性、長期性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工作的明顯特征,因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教師對其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也會面臨諸多問題。因此,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對現有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并發展學生的美術思維,達到提升學生美術創意能力的教學效果。通常情況下,針對學生創意實踐素養的培養,教師可以將美術教材作為課堂活動所需的基礎資源,再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收集民間美術作品、經典美術作品等,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合理導入,既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合理引入民間剪紙藝術這類實踐性內容,鼓勵學生結合相關資料進行自主創新實踐,并對學生的美術想象思維進行開發,幫助學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美術作品。或者引導學生嘗試對美術作品進行獨立理解,并讓學生將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意見與看法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教師再給予適當的啟發,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內涵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地參與創作實踐活動。如在美術課堂對《向日葵》這幅作品進行賞析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先分享對這幅美術作品的初次觀感,再深入挖掘該作品背后的價值,培養學生運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的意識。教師再聯系《向日葵》美術作品的作者經歷和藝術風格,以此讓學生體會凡·高對藝術的表現形式,如強烈的顏色對比和厚重的色塊結合,感悟其熾烈的精神意念的真實流露,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和美術核心素養。
(六)增強美術教學形式豐富性,促進中職學生提升美術核心素養
從中職學生發展角度分析,自身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有利于在今后就業中更好地適應崗位對其能力的要求。受到新課程改革實施的影響,美育也逐漸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大眾關注的焦點,中職美術教學中側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除了要保證教學內容具有先進性,還要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助推其更加全面地發展。中職美術課堂是幫助學生掌握美術專業知識、提升藝術素養的主要陣地,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滿足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需求,是目前中職美術教師應給予重視的問題。
例如,在設計中職美術課程時,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整體的美術知識儲備情況與審美能力,轉變原有課程設計思路,進一步加強課外藝術實踐。如定期組織學生參觀藝術博物館,將其作為中職美術教學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在欣賞博物館所陳列作品的過程中對其展現的藝術美進行感悟,加上講解員所提供的作品解讀服務,可以幫助學生對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及主題有更加準確的了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任務,如選擇藝術博物館某一系列美術作品,從經濟、歷史以及文化等多個角度對該系列美術作品的風格演變、藝術形態轉換等進行深層次分析,既能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又能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學習與掌握更多的美術專業知識。
綜上所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需要明確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美術教學全過程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參與美術課堂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熟練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其美術核心素養也能得到明顯提升,以此實現中職院校美術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促進中職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