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業市場更加注重技術型人才,數據調查顯示,機械類專業技術人才市場需求更大。但在中職機械專業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適應現代市場的需要,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機械的專業性無法得到更好的運用。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中職機械專業課堂,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并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了解機械專業的重要性,使學生的學習模式得到有效改進,從而提高中職機械專業課堂教學效率,進而讓中職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現代化,提高中職機械專業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是實施教學內容的催化劑,好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基于調研分析,目前,很多中職院校在課堂教學中都在嘗試教學模式的改革,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和實踐案例逐年遞增,尤其在專業課的教學中,知識維度的課程體系和教材模式往往讓課堂缺乏生機,而項目教學法是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于一體的形式,每位學生都是項目的實踐者,都有各自的任務分工,都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應用項目教學法時仍要不斷創新與改進,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機械專業的興趣,深耕專業,夯實技能。
一、項目教學法對中職機械專業教學的積極影響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中職機械專業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1]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課堂教學中增加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融入了部分信息化技術手段,但是在教學模式上仍然存在許多需要優化的地方,如灌輸式的課堂仍然占據主導,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沒有興趣,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
項目教學法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升級和更新,更加有效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各個項目來進行機械課程的教學,用實際操作的方式讓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項目教學法是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產生,以工程項目為實踐對象,由教師進行實踐操作展示,然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習,小組協作達成學習目標。最后教師通過學生完成情況進行有效點評,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項目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設計項目、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和歸檔應用。[2]在實施中,以項目為載體,將團隊成員充分集合,項目的進展過程就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對于項目的最終結果并不是特別注重。在項目進行中,學生作為主體可以自由思考,在翻看課本時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容,在項目中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職業教育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型人才,也推動了現代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中等職業學校更聚焦于地方產業的發展和用人需求。
如今,很多中職院校也注意到現代市場對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開始選用項目教學法,通過這種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就業競爭力。
(三)提升學生的自主性與綜合能力
項目教學法是以教師為輔助、學生為主導的模式開展教學。[3]項目實施過程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學生通過項目了解并把握整個環節及過程,由此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輔助作用發揮到最大,項目教學法培訓周期短,見效很快,可控性也比其他教學模式好,注重理論與實踐兩者的有機結合。這也就足以證明項目教學法更具實踐性,更能讓學生自主投入項目。
中職機械專業本就是讓學生在掌握好理論的前提下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通過實施項目教學法,機械教學更有成效,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多維能力,因此,在中職機械專業教學中,教師采用項目教學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如何更好地利用項目教學法,教師需要根據實踐操作與運用進行探索和總結。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應用策略
(一)合理選用教學項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中職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者是教師,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教學技能。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重構、項目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項目的合理性,首先要基于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情況,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于興趣的學習才是主動有效的。
其次,在開展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發揮輔助作用。在設計項目時,選擇簡單易學、好操作的,基于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和水平,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項目選擇中每個環節都要仔細斟酌,并且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熟悉的項目,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利用項目教學法真正提高機械教學質量。在高年級的學生學習機械專業課程時,教師可以增加項目的難度,并且注重和課程的融合、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關聯,讓學生輕松掌握機械專業技能。
比如,中職機械專業在一年級已進行了機械制圖的學習,在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就可以結合Auto CAD軟件設置學習項目。又如,學習機械基礎軸系零部件部分內容時,以項目為載體,如項目齒輪軸的結構分析,從軸的零部件圖的識讀開始,通過CAD測繪,學生結合制圖所學知識實施項目,遇到具體問題教師引導學習機械基礎新授內容,一方面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體系化,利于學生接收;另一方面在項目中幫助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階梯,讓學生在項目中建構知識。項目既是課程之間的橫向融合,也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還是學生做中學的有效承載,因此,項目教學法中教學項目的設計是舉足輕重的。
(二)小組合作研討項目,培養創新與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是項目教學法實施的主要形式之一。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重要職業能力之一,在教學中,很多學生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缺少自主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有問題直接找教師解決,沒有和同學共同學習和探討的意識和想法,而這會導致中職學生缺乏解決問題和與他人合作共贏的能力。而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需要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分析和討論,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操作和實踐。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集思廣益,充分體會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這樣不僅鍛煉了思維能力和方式,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和情感。
項目確定以后,學生在小組中就需要共同分析項目,并將項目進行拆解、細化,具體到如何做,而這些過程也需要學生合作完成。比如,在教學“減速箱的設計”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將學生分成6~7組,將減速箱的設計標準和要求告訴學生,小組成員要積極參與到項目設計中,并設定一些任務讓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小組成員經過積極的分析、討論,最終確定所設計的項目內容并根據探討出的計劃完成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小組之間可以各自設計,也可以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完成,最終將所有的任務都完成。
在小組各自完成任務的期間,學生會帶著小組問題在教學中尋找答案,并查閱有關資料,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進來積極完成任務。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確保積極參與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研究,能夠將各項任務更加細化,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討論和交流,并且始終保持正確的研究方向,并在互相討論中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解決方案,通過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來完成整體項目。
(三)將學習與實踐結合,達成知行合一
項目教學法與其他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教師并不是通過單純的課本知識讓學生來了解,而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仔細觀察,一邊進行實踐操作一邊學習,使學生視覺學習和聽覺學習相結合。
中職生僅僅掌握理論知識并不夠,還要有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巧妙地運用到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與應用一體化、知行合一,讓學生自我分析、發現問題,并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實踐創新,從而實現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學習技能的美好愿景,以知促行,以行測知。
教師要恰當地介入,結合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深入引導,協助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來完成項目,讓學生體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完成實踐的喜悅。比如,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中職院校就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為學生提供實訓的基地,學生可以在模擬生產的過程中開展學習,比如,在學習機械課題“剪切與擠壓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時,學生就可以根據模擬的生產過程進行學習,達到學習與應用一體化。學校也可以組織一些實踐小組,利用機械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不斷創新,比如,在切割過程中制作不同的形狀,剪切不同的圖案等,并將比較好的剪切作品進行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教師也可以在安全的條件下利用中職學校中的一些基礎設施營造學習氛圍。比如,在學校系部進行文化布置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在教學樓走廊或者墻面上展示相關的專業知識,營造專業氛圍,供大家學習;也可以張貼制訂好的學習任務計劃,讓任務計劃有序開展。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很多中職院校購置了多媒體、實驗設備等,這也有利于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先運用這些設備進行講解、演示,再讓學生進行實踐練習。
(四)完善項目教學程序,實施有效評價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評價是指揮棒,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是關鍵,教師要深入研究機械專業的特點,根據社會對機械人才的要求,完善中職機械教學課程內容,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要將學生技術能力上是否有提升、知識是否內化、創新能力是否體現等各項內容作為評價的標準。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在項目中所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并積極評價,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情況適時對某些環節或者部分內容作出示范和講解。比如,在教學“課堂液壓控制回路及典型液壓系統”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然后對小組進行提問。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操作中掌握學生是否了解液壓傳動的基礎、液壓傳動時所需要的元件都有什么,然后進行評價,要注重每個環節,評價要客觀。而在教學“齒輪減速器的拆裝”時,教師更要注重對拆裝技能的評價,融入職業素養、職業規范等的評價要素,不同的教學項目側重點不同,針對不同的項目設計不同的評價表,科學評測學生的學習過程,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設定評測指標。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一個個環節來完成的,有了科學完整的項目評分表后就不需要教師過多參與,教師只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觀察、了解學生的實踐操作情況。在開展項目教學法時,教師只需要把控全局,其他的任務要讓學生完成,這樣既能夠有效減輕中職院校教師的負擔,又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使其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從而保證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崗位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是一種“生利”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是符合職業院校學生學習規律的有效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項目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設計項目,層層遞進展開任務,多維融合知識和技能。教師要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項目教學法深入了解機械機構、設備等工作原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優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深化產教融合,讓每位學生充分參與到實踐中。教師要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中讓學生掌握和理解機械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在體驗和不斷創新中,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發揮自身的主動意識,體驗學習的艱辛和樂趣,并在艱辛和樂趣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日后的工作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鳳軍.五位一體教學法在中職機械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11):200-202.
[2]王麗平.中職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中國金屬通報,2021(6):228-229.
[3]陳南.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機械專業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9,6(80):314-315.
(作者單位:江蘇省陶都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