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中職鍵盤課程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進,從專業性較強的一對一教學發展到中職學生較為適應的集體課,逐步創造出較為良好的鍵盤課程教學環境,鍵盤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不斷改進和創新,從而提高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評價本質要求鍵盤課程教學實現教學目標變革
評價的本質在于價值的判斷。而教學評價的本質在于激勵、反饋和鑒定。隨著我國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育教學標準不斷調整,中職鍵盤教學模式中相對保守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基于此原因,確立現代創新性、開放式的鍵盤教學模式,就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變革創新。也就是說,在和以往傳統鍵盤教學模式相比,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完成最基本的教學任務,還要幫助學生明確自我認知,并通過自我評價掌握鍵盤知識和技能要點的學習,在激勵學生不斷自我超越的同時,實現教學目標的創新升華。
二、鍵盤課程教學中自我評價的重要意義
中職鍵盤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發展至今已存在多種分支,如客觀評價、參照評價、內容評價等,而運用最廣泛的是教師評價。受學生自身條件、個人能力、努力程度等因素影響,教師評價在教學中更多起到的是提出問題的作用,而由于缺乏對自身的認知,學生無法準確地完成問題的修正與反饋,使得教師評價的效果大打折扣,這就體現了學生應用自我評價的必要性。
此外,教師變革和創新鍵盤自我評價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中職學生的情感活動很豐富,鍵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自我評價狀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引導學生理解、品味作品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從而完成同一首樂曲不同時代的情感表達。
三、中職鍵盤課程教學現狀
(一)內容設計不合理
中職鍵盤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鍵盤樂器演奏基礎和幼兒歌曲伴奏兩部分,內容涉及面廣,對音樂知識量和演奏技能都有較高的要求。鍵盤樂器演奏基礎部分知識點細碎,理論講授多于技能練習,沒有足夠地拓展練習鞏固知識點,造成初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無法內化。而知識點掌握到一定程度后,樂曲的難度劇增,部分學生由于個人條件及練習量跟不上,彈奏總是出現音符、節奏、調式、對位、手眼配合等各方面的問題,造成知識掌握不牢固,形成疊加式的惡性循環,嚴重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個階段的評價多以教師的課中評價為主,多為指出問題并修正問題,后續沒有過多關注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學生同樣因為內容簡單,對自身掌握度及課程需求度的認知產生了巨大的偏差,導致無法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造成鍵盤課程的學習不深入,大大降低了中職鍵盤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教學模式不健全
在世界各國鋼琴教育家幾十年的探索研究中,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模式對普及和推廣高校鋼琴教學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更多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同時獲得演奏技能與知識,提高教學效率。但中職鍵盤課程與高校課程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要求,直接的拿來主義,對于課程的有效教學并沒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中職學生多為零基礎,生源大多來自農村,幾乎沒有接受過音樂類的培訓,在音樂方面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很容易出現集體課不“集體”的現象。
其次,鋼琴集體課是從“一對一”小課逐步轉化過來的,教學內容的選用多偏向于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教學內容系統而單一,有深度而無趣味性,這與中職鍵盤課程人才培養要求不相符。
最后,基礎階段的鋼琴集體課授課模式為一人授課多人聽,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習慣于這種教師“唱主角”的模式,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講授過多,雖然能與部分學生進行交流,糾正普遍性錯誤,但大部分學生的細節性問題都得不到有效的反饋,嚴重影響了鍵盤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評價也在不斷改進,但是中職鍵盤課程屬于實踐性技能課程,通用的教學評價制度在技能課程中顯現了很大的漏洞,很多評價方式根本無法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表現,評價主體也多為學生的成績而非學生本人。很多學生在考試時成績不理想,但課下的練習非常努力,這是因為鍵盤技能考試中有很多如怯場、情感的把握等非學習因素,因此單以成績評價學生,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會使學生喪失自信。
四、中職鍵盤課程教學過程中自我評價實施對策
(一)優化教學內容
為了更好地提升中職鍵盤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鍵盤課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將不斷優化、整合教學內容,以更合理的內容加深學生對課程要求的了解及對自我學習的認知,幫助學生在鍵盤演奏基礎和幼兒歌曲伴奏的各個階段明確自己的目標。
比如,在演奏基礎的識譜部分,譜號、拍號、線譜音符、音符時值等知識點理論性強,較為單一,中職鍵盤課程教學進度要求較快,配套樂曲較少,零基礎的學生理解度高但實際掌握度低,造成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了隱患。結合中職鍵盤課程后期幼兒歌曲伴奏的要求,這個階段可以加入大量的單手兒童歌曲彈奏,學生通過聽兒歌能對自己彈奏的音符、時值、節奏準確度有正確的認知,能對自己的彈奏有準確的自我評價,從而完成掌握基礎知識的學習目標,降低練習難度,提升趣味度,為后期幼兒歌曲彈唱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不斷完善教學模式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而學生會因為生活環境、性格差異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個性特點。在中職鍵盤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素質、自我評價意識、個性特點已基本形成,教師需要在維持學生原有特性的基礎上,發揚學生不同方面的優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更新穎的教學方法,在保證完成基礎教學目標的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不斷調整,給予鍵盤彈奏基本功較差的學生更多的關注與支持,為鍵盤彈奏能力強的學生布置拓展性作業,全面啟迪學生的音樂創造思維。
(三)健全教學評價體系
健全教學評價體系不僅能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引導改正。因此在中職鍵盤課程教學中,需要構建教師評價—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我評價的循環性評價體系。
“教師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運用最廣泛的評價方式,表現為教師通過單獨點評、問題反饋、測試等不同方式評價學生的問題。這種評價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學生缺乏積極性,教學效果不明顯。
“師生互評”在中職鍵盤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也比較廣泛,多為教師示范、學生分析或表演、教師點評,主要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這個過程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但技能互動耗費時間較長,參與人數相對較少,無法普及全體學生,教學效率有待提升。
“生生互評”建立的基礎是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的條件及學習能力優化教學效果的教學評價模式,主要強調的是不同層次學生的相互教學與同層次學生的互動。這個過程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加深了高層次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解決了中層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并使能力較弱的學生具備了完成教學目標的能力,有效提升了能力較弱學生的學習效果。
“自我評價”要求學生從準確的自我認知中發現問題,從主動參與自我評價中摸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從掌握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改進、創新學習方法。這個過程需要設立明確的、符合學生水平的自我評價指標體系,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揮自我教育的強大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自我評價促進中職鍵盤課程教學模式多元化
(一)創建聽覺空間,發掘學生的潛能
音樂是需要聆聽的,中職鍵盤課程教授的內容是彈奏鋼琴樂曲與彈唱兒童歌曲,而彈奏、彈唱的內容都是音樂,因此理論教學與技術評估從來不是教學的終點,學生的學習也不能局限于學會彈奏、彈唱。彈奏的樂曲好聽,彈唱的歌曲令人舒暢才是關鍵,教會學生“聽”音樂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重中之重,明確“聽”什么,是學生學會分析自我作品、完成自我評價的起點。教師可引導學生從聽音符的對錯、節奏的準確開始,發展到聽大、小三和弦的差異,聽彈奏的音色,聽樂句的連貫。當學生因為仔細“聽”而彈奏出柔和的旋律時,教師就不用再擔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了。
(二)創造交流空間,成為教學的主體
在鍵盤課堂教學中,學生一直是以主體參與教學環節的,但不管是提問環節還是游戲環節,學生的參與度都不穩定,大部分學生與教師無任何溝通。這種“只進不出”使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也不會對自己有客觀、準確的評價。在中職鍵盤課程教學中,只有師生的交流是不夠的,能力較強的學生一樣可以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的語言凝練,學生的語言貼近生活,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效果,生生之間的溝通有時會比師生之間的溝通更易讓人接受。
(三)模擬形象空間,激發學生的興趣
2013年的春節晚會,“鋼琴王子”郎朗和“芭蕾天后”侯宏瀾默契演繹了《指尖與足尖》,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藝術之間的相通性,穆索爾斯基創作的《圖畫展覽會》、德彪西“印象音樂”流派的產生,都在向我們說明,音樂的創作是源于生活的時代性產物。因此,中職鍵盤課程的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知識與彈奏技能,還需引導學生感受不同作品的創作、表演風格。教師可以運用一首華爾茲舞曲帶領學生感受四三拍的節奏特性,也可以通過一幅哈巴狗的簡筆畫來表現兒歌《一只哈巴狗》的歡快靈動,還可以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帶領學生走入音樂的故事世界;學生同樣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小細節感受鍵盤樂曲演奏的特性,通過走路的動作體會手指的抬起,通過跳繩感受跳音的彈奏要求,通過呼吸判斷樂曲的起止,通過威嚴莊重的國歌領略進行曲向前進的特點……當學生的關注重點不再是錯音、節奏、卡斷、完整度時,才能真正去感受音樂,并愛上鍵盤課程的學習。
六、中職鍵盤課程教學模式中應用自我評價的創新啟示
(一)分層次授課的教學模式創新
目前,國內高等教育學校的鍵盤課程早已完成了由個別教練到鋼琴集體課程的過渡。但在高等學校制訂課程標準時仍然關注學生的綜合表現水準和技術素養水準,部分課程形式實際上是小班課程,也就是分層次教學。中職鍵盤課程教學由零基礎開始,但學生的音樂素質參差不齊,學習進度差距也大。這就要求中職鍵盤教師在教學時客觀地實施教學分組,建立以強帶弱或同層次分組的教學小組,保證在教學目標相同的狀態下,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二)強調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
教師在認識職責的同時,還要正確認識并掌握教育的指導意義,注重課堂引導,給學生自主學習留出空間,在師生引導過程中,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教師也應轉變教育觀點,不僅要考查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學生的特點和思維,營造舒適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鍵盤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新交流形式,組織演繹活動
鍵盤樂器演奏也是表演藝術中重要的樂器工具載體。經過練習,學生能進一步了解鍵盤樂器演奏技法,提升個人能力與素養內涵。教師可以以學生社團、藝術團體等為載體,規劃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拓展性教學主題,在課外實施鞏固性活動,如為學校藝術團的合唱進行伴奏,進行多人齊奏展演,與吉他、笛子等不同風格的樂器進行合奏,等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校園藝術節、合唱活動等,鍛煉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度,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藝術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中職鍵盤課程教師通過革新課程、完善教學方法、建立健全的教學評價系統,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情,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滿足教學需要。為了變革和創新中職鍵盤課程教學,鍵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吸取國內外最先進的鍵盤課程教學模式,并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推動中職學生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侯新杰.課堂學習學生自我評價的涵義與形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0):48-50.
[2]尹學毅,郭航宇.淺談鍵盤分層教學的方法與運用[J].藝術評鑒,2022(3):130-132.
(作者單位:泰安市文化產業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