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互動學習意識的關鍵所在。信息技術的融入能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節省語文教師的板書時間。除此之外,互聯網中有海量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在其中篩選自己需要的資源,將課堂教學重點與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結合起來,這樣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這對于落實“雙減”教育教學理念、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價值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現階段語文課程教學創新的重要途徑,也是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讓學生從傳統學習模式中跳出來,這對打破學生思維定式、促進學生廣泛思考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借助多媒體營造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思考。信息技術可以使語文教學的效果更加明顯,也會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這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發掘學生的創新意識
應用信息技術組織小學語文教學能有效發掘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外了解更多豐富的內容,這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能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體驗,這不僅體現在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上,還體現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方面。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思考,結合相關內容進行實踐活動,這將會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響應教學改革要求
在素質教育與“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就要善于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著眼點,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感受學習語文知識的愉悅感。信息技術的融入為傳統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相對而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越高,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的互動就越頻繁、有效。新課改對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要求——教師要會用、用好信息技術工具,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促使學生充滿熱情地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
(四)豐富語文授課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豐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好信息技術,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形成各學科知識的互聯互通。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需要教師克服應試教育思維,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圖片、視頻等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由淺入深地將課本上靜態的知識轉化為活靈活現的動態內容。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內容
(一)信息技術與課文朗讀相融合
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與課文朗讀相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朗讀練習機會,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技巧和語感。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播放課文錄音,引導學生聽錄音跟讀。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將課文中的重點句子、難點詞語的講解制作成微視頻,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朗讀才能體現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二)信息技術與課文解讀相融合
信息技術與課文解讀的融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互動機會,幫助學生不斷提升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應用信息技術將課文中的圖表、圖片、文字等平面素材制作成PPT或視頻,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對一些與科技相關的課文,教師可以利用虛擬實驗室軟件,通過介紹簡單的科學知識,促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知識的趣味。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構建互動課堂,即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師生互動情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信息技術與語言運用相融合
信息技術與語言運用相結合可以為學生創造生動、有趣的課堂學習環境,并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語言運用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重點制作語言運用方面的課件,圖文并茂地呈現知識,增強學生對語言運用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此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索相關的語言運用視頻、音頻、文字等素材,利用這些網絡教育資源助力學生學習語言運用方面的知識。針對小學生愛玩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計語言運用方面的小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和鞏固語言運用知識。
(四)信息技術與作文評改相融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作文評改相融合,以促進作文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將學生的優秀作文呈現出來,并點評寫作內容,講解寫作技巧,幫助學生理解寫作方法。此外,教師可以積極搜索寫作資源,為學生呈現相關的精彩語句、寫作小技巧等,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作文水平。
三、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的策略
(一)創新詞匯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抓住與詞匯教學融合這一突破口,在教學中通過展示圖片、播放教學視頻等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進而掌握詞匯知識。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薄弱,在詞匯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有效避免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結合小學生容易接受生動形象事物的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的生動性,通過圖片、視頻等形象地引導學生認識漢字表達的意思以及演變的規律,從而幫助學生通過形象化的方式記憶重點詞匯。
例如,在講解《牛和鵝》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課件將本課的重點字詞展示出來,隨后逐一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易錯漢字由甲骨文到現今樣式的演變過程,在引導學生觀察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識記漢字的方法,從而助力學生更高效地掌握重點字詞。在講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件輔助進行重點知識的講解,并通過卡通人物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無疑能提高教學效率,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在相對輕松的學習過程中扎實地掌握課文相關知識。
(二)靈活進行閱讀教學
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讀書,在讀書中融入信息技術能拓寬閱讀材料的來源范圍,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文學底蘊的提高。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可以助力學生的興趣閱讀,從而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件為學生展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材料形成自己的思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
例如,在教學《一只窩囊的大老虎》一課時,首先,我沒有直接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而是利用PPT給學生提出了幾個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問題,并讓學生進行思考。其次,我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并讓學生在閱讀中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或者句子。在學生閱讀完畢后,我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了重難點詞匯。再次,我鼓勵學生瀏覽課文內容,并讓學生嘗試回答課堂一開始我提出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后,我利用課件動態化呈現了問題的答案。最后,我利用制作的微視頻為學生總結了閱讀的技巧,并引導學生回到課文中,運用閱讀技巧思考作者的寫作方法。思考與歸納的過程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有效加深學生對閱讀技巧的理解和掌握,這樣的教育模式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很有效。
(三)鼓勵學生進行口語交際
信息技術與口語交際教學的融合,教師要以交流主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結合閱讀主題有針對性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在特定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欲望。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能一步步掌握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穿插字詞教學與閱讀教學知識,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片,鼓勵學生從圖片內容出發思考其中發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將要發生什么,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例如,在講解《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我利用課件為學生展示了金華雙龍洞的相關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后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在這個基礎上,我就課文中的具體內容展開了詳細的講解,并引導學生了解游記這一文學體裁。在講解課文時,我利用制作的視頻創設旅游情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景點或者自然景觀。學生分享的過程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也因此達成。在課堂的最后環節,我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掌握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探索創新寫作教學
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的融合,一方面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寫作情境,另一方面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如果能放松思想、發散思維,在寫作中將會感受到無窮的樂趣。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寫作情境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相關視頻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寫作技巧與表達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過程中,這樣學生就能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學生的作文,并為其配上精美的圖片,鼓勵家長閱讀,并在微信群進行評論。通過由淺入深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我們家的男子漢》一課時,在講解課文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認為的男子漢應該有什么樣的品質,在學生討論完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將本課的內容框架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明確如何靈活應用學過的寫作技巧與表達方式,將人物的性格刻畫得栩栩如生。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視頻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展示的圖片進行寫作,學生要注意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在了解如何描寫人物品質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寫作。這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對當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意義,并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學習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備課與講課。同時,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尋找“互聯網+”與語文課程的結合點。在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做好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利用互聯網中類型各異的教學資源輔助講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的融合能進一步豐富小學語文授課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孫曉玲.“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J].讀寫算,2022(29):13-15.
[2]姚建龍.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J].家長,2021(1):137-138.
[3]覃月鷹.“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融合[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10):57.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周前學校)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