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分析臨床醫學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方法。臨洮縣人民醫院檢驗科生化室于2021年1月起開展質量控制工作。選取2020年10—12月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400例作為對照組,2021年1—3月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400例作為試驗組。采用回顧分析法,采集對照組患者的病史資料,分析檢驗差錯事件的影響因素,制定科學可行的預防方案,比較2組患者的檢驗差錯率、檢驗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對照組13例檢驗差錯事件中,影響因素包括標本3例、檢驗過程3例、患者5例、檢驗人員2例。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檢驗差錯率明顯降低(0.50%vs3.25%),檢驗質量評分和患者滿意度評分均明顯增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影響醫學生化檢驗質量的因素較多,采取合適的預防方法進行質量控制,能減少檢驗差錯、提高檢驗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關鍵詞:醫學生化檢驗;質量控制;影響因素;差錯率;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46.1
醫學生化檢驗是利用患者的血液、尿液、體液進行生化反應,反映出人體的功能狀態,既能輔助診斷疾病,也可用于健康體檢。生化檢驗將多個學科的知識綜合起來,包括生物、化學、病理、遺傳、統計等,隨著技術更新、儀器升級,生化檢驗的應用價值不斷提升[1]。結合實踐,生化檢驗從樣本采集開始,到生成檢驗報告為止,其間經過多個環節,均可能影響檢驗質量。相關研究稱,制度、人員和技術是影響檢驗結果的主要原因,加強管理控制才能確保檢驗精準度[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在醫院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為對象,分析了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并對相關預防方法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檢驗科生化室于2021年1月起開展質量控制工作。選取2020年10—12月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400例作為對照組,有男性223例、女性177例,構成比為55.75%、44.25%;年齡最小19歲、最大82歲,平均年齡(53.68±12.44)歲;科室來源:普外科82例、內科164例、婦產科65例、骨科78例、其他11例;采樣類型:血液247例、尿液115例、體液38例。另選取2021年1—3月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400例作為試驗組,有男性221例、女性179例,構成比為55.25%、44.75%;年齡最小20歲、最大83歲,平均年齡(54.19±11.83)歲;科室來源:普外科79例、內科150例、婦產科69例、骨科84例、其他18例;采樣類型:血液235例、尿液126例、體液39例。對兩組性別、年齡、科室來源和采樣類型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可對比研究。
1.2 納排標準
(1)納入標準:年齡≥18歲,病歷資料真實完整,知曉本研究且簽字確認,積極配合檢查過程[3]。(2)排除標準:認知或溝通障礙者,嚴重血液疾病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配合程度較差者等。
1.3 方法
采用回顧分析法,首先采集對照組患者的病史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所屬科室、既往史、現病史等。然后分析檢驗差錯事件的影響因素,明確劃分不同原因和內容。最后制定科學可行的預防方案,從檢驗前、中、后3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主要內容如下:
1.3.1 檢驗前質量控制措施
(1)核對信息。化驗單申請時和審讀時,均要進行仔細核對,確保患者的信息無誤,及時發現異常項目并糾正。(2)樣本采集、保存和送檢。①采集樣本時,嚴格按照化驗申請單上的內容執行,規范操作流程,控制好采樣時間、部位、數量,保證樣本的原始性;②保存樣本時,根據送檢時間長短確定室溫保存、冷藏或冷凍等方式,其中血常規不超過24 h,血清學樣本在2~8 ℃下可保存3~7 d,或在-30 ℃的冰箱中放置1年時間[4];③沒有特殊情況,樣本應及時盡早送檢,避免發生理化反應導致性狀改變。(3)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了解采樣和檢驗流程,認識到檢驗的重要性,尤其是采樣前禁食、禁止用藥,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
1.3.2 檢驗中質量控制措施
(1)儀器性能檢查。根據檢驗項目和要求,選擇需要的儀器設備,并檢查性能是否正常,例如原始指數是否歸零、管路是否密封等。定期進行保養維護,對損壞的元器件及時更換,并留下書面記錄,避免設備帶病運行,提高檢驗精準度。(2)合理選擇試劑。試劑的選擇和配置要參照說明書內容,按照規范的溫、濕度條件保存試劑,防止試劑變質、揮發,必要時進行質量測試和穩定性測試,達到標準才能使用。(3)開展室內質控。目前常用的質控方法有Westgard多規則質控、LIS系統、RIS系統等,檢驗人員應結合檢驗科的管理制度進行合理選用,明確失控原因、制定解決對策,將質量控制貫穿在檢驗全過程[5]。
1.3.3 檢驗后質量控制措施
(1)復核結果。檢驗報告單由系統自動生成,雖然能控制人為誤差,但審核檢驗結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審核,及時發現異常數據,分析問題原因,從而改進檢驗操作流程,進一步保證檢驗報告單的可靠性。(2)溝通反饋。檢驗科和臨床科室要加強溝通,消除檢驗人員和醫生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檢驗人員對整個檢驗過程更加熟悉,醫生對患者病情更為了解,加強溝通反饋能實現診斷信息的共享,并對檢驗結果的利用情況進行追蹤,從而服務于治療過程。
1.4 觀察指標
(1)統計對照組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2)質量控制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檢驗差錯率,評估檢驗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其中,檢驗質量考核評分量表見表1,分值0~100分,正向評價[6]。患者滿意度評估綜合考慮服務態度、技能水平、等待時間等內容,分值0~10分,正向評價。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5.0軟件,對各類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檢驗差錯事件表示為(例數,百分率),進行 χ2檢驗;評分結果表示為(均值±標準差),進行t檢驗。以P 值大小判斷是否有統計學差異,標準是P<0.05。
2 結果
2.1 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
對照組13例檢驗差錯事件中,影響因素包括標本3例、檢驗過程3例、患者5例、檢驗人員2例,詳見表2。
2.2 2組檢驗差錯率比較
從統計數據看,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的檢驗差錯率明顯降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2.3 2組檢驗質量和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
從統計數據看,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檢驗質量評分和患者滿意度評分均明顯增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3 討論
簡單來說,醫學生化檢驗就是采用生物或化學方法對人體進行檢查,常見檢查內容有: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尿酸、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等[7]。通過檢查,可以了解身體健康狀態,并及時發現潛伏疾病,為后續治療處理提供依據。因檢驗科患者數量多、儀器試劑復雜,檢驗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均可能影響檢驗質量,如何進行預防和控制成為檢驗人員的關注要點。
3.1 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選取400例生化檢驗患者,其中13例出現檢驗差錯,分析影響因素包括:①標本。采樣是檢驗的第一步,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采集操作不規范、標本處理不當、送檢時間長等,均會影響標本質量,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差錯。②檢驗過程。采用的檢驗方法不合理,不滿足適用性、可信性的原則;或儀器設備性能有問題,試劑的采購、儲存管理不到位,影響檢驗靈敏度,無法保障檢驗質量。③患者。同樣的檢驗項目,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員,其檢驗結果會有差異。另外,檢驗前進食、使用藥物,或者存在不良心理情緒,也會對檢驗指標產生影響。④檢驗人員。生化檢驗具有專業性和復雜性,檢驗人員的理論知識不扎實,技能操作不熟練,沒有及時發現檢驗過程中的問題,最終得到的檢驗結果可能誤差較大,甚至是無效結果。
3.2 預防方法
夏駿等[8]的研究中,利用患者數據均值和百分位數建立生化室內質量控制程序,結果證實是一種經濟實用的方法,能彌補現有質控體系的不足。李潤青等[9]在生化檢驗質量管理上采用六西格瑪法,能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對改進效果進行確認,從而達到持續質量改進的效果。本研究結合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從檢驗前、中、后3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制定完善可行的預防措施。其中,檢驗前核對患者信息,規范樣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檢,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檢驗中檢查儀器性能,合理選擇試劑,開展室內質控;檢驗后復核數據結果,加強溝通反饋,實現管控的全方面和全程化。從統計數據看:試驗組檢驗差錯率明顯降低,檢驗質量評分和患者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和賈彩云[10]的研究結果相近,說明本研究采用的質控方案是有效的。
綜上,影響醫學生化檢驗質量的因素較多,采取合適的預防方法進行質量控制,能減少檢驗差錯、提高檢驗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 曹曉朵. 臨床醫學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預防方法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6):70-71.
[2]" Morad C, Chukwuweike U G, Nequesha M, et al. The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pneumonia[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2017,9(6):466-475.
[3]" 吳榮華,瑪依努爾·依馬木. 探析加強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控制管理的實踐方法與效果[J]. 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3):216,218.
[4]" 溫冬梅,張秀明,王偉佳,等. 臨床實驗室生化免疫自動審核系統的建立及應用[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8,41(2):141-148.
[5]" 鄒倩儒. 臨床醫學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3):186,188.
[6]" 許瑩. 臨床生化檢驗9項的分析前變異和個體內生物學變異[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5):166,181.
[7]" Hu XM,Li Y,Wang F,et al. Salidroside 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uman cervical cancer Si Ha cells[J]. Biochemical amp;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7,10(4):6351-6359.
[8]" 夏駿,孫汝林,周俞,等. 患者數據均值和百分位數在臨床生化日常室內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9,42(4):270-276.
[9]" 李潤青,宮麗君,王騰蛟,等. 西格瑪方法在臨床生化檢驗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7,40(9):727-732.
[10] 賈彩云. 質量管理對臨床生化檢驗的重要性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