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先鋒號角。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對此后的文化、教育、文藝工作作出了綱領性指導。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再次闡釋了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和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同時,報告指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更進一步深化了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戰略賦予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在中華悠久歷史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上,“興文化”“育新人”的時代號角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本期專題集中展示了四川藝術基金2022年度青年藝術人才培養立項資助項目“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新時代話劇表演領軍人才培優項目的研究成果。專題文章主要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展開了多維度的探討,焦陽與梁雅芯的《新時代戲劇表演人才培育路徑探究》從新時代戲劇表演人才培育的內在意蘊與培育特征出發,探索其培育路徑,提出全方位育人的教學理念,重組傳統與創新的教學模式。彭韋的《新時代下四川本土戲劇創作的創新性發展研究》通過探索四川本土戲劇“高峰”作品的內涵與價值,從立足本土文學、傳承巴蜀文脈;打破劇種邊界,闡發川劇美學;扎根基層故事,推出時代作品三個維度探討了新時代四川本土戲劇創作的創新性發展。郝先蕊與馬琳的《新時代戲劇表演的創新性發展探析》則從創新表演情景,打造戲劇文旅新樣態;創新戲劇舞臺,挖掘中式傳統美學風格;創新戲劇人才培育方式,內化文化使命感三方面入手,提出應著力實現新時代戲劇表演的創新性發展。真正發揮出戲劇表演的社會價值。
回顧中國話劇藝術百余年的發展歷程,焦菊隱先生開辟了話劇民族化的篇章,邁出中國話劇發展“文化自覺”第一步。如今“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新要求,更加成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