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對貴州茶葉的認識和共識
通過此次年會,我想和大家對貴州茶達成幾個認識和共識。
第一,貴州在茶樹原產地的核心地帶。1980年7月13日,晴隆縣發現一塊茶籽化石。經鑒定,確認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約164萬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由此確立了貴州在世界茶葉史上的地位。
第二,貴州是中國唯一兼具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霧、無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區。貴州山清水秀,種茶得天獨厚,獨有的地形條件,常年的冷涼氣候,形成了茶區的天然屏障,茶園病蟲害相對較少。
第三,貴州位于世界高品質綠茶的核心區域。貴州綠茶的優越品質是行業公認的。貴州綠茶的品質特點可以總結為“翡翠綠、嫩栗香、濃爽味”。
第四,貴州是中國最生態、最安全、最干凈的茶區之一。
第五,貴州作為中國茶葉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的雛形已現。
貴州茶葉發展的三個階段
十多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把茶產業作為優勢特色產業、綠色生態產業、鄉村振興產業重點打造。貴州茶產業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大規模新建茶園階段”(2007年—2013年)。2007年,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貴州由此開辟了“中國新增茶園面積一半在貴州”的歷史。2013年,貴州茶園面積從2007年的102萬畝增長到611萬畝,從全國茶園面積第11位躍升為第1位。第二階段是“全產業鏈推動階段”(2014年—2017年)。2014年,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了《貴州省茶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推動貴州逐步從茶產業大省向茶產業強省轉變。這也是全國第一個謀劃全產業鏈發展的茶區。第三個階段是“建設茶產業強省階段”(2018年至今)。2018年,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茶產業強省的意見》。在此期間,貴州還出臺了《貴州省古茶樹保護條例》《貴州茶產業發展條例》,形成了宣傳推動、品牌引領、市場拓展、企業化、集團化的新格局。
主定位和核心競爭力
在發展定位上,選擇貴州原料、貴州制造、貴州創造、貴州品牌的發展道路。把貴州打造成中國茶葉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在貴州原料上,提高茶園集中度;在貴州制造上,通過機械化推動茶企規模化、清潔化和數字化發展;在貴州創造上,貴州綠茶已經成為中國綠茶的新標桿,貴州綠茶茶葉水浸出物含量要求在40%以上,高于國家標準6%,氨基酸含量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研發了獨特的貴州沖泡法:高水溫、多投茶、快出湯、茶水分離、不洗茶。雙手采茶已經成為貴州美麗茶山的標配。在貴州品牌上,主抓“貴州綠茶”品牌,“都勻毛尖”成為全國十大區域品牌,“湄潭翠芽”成為優秀的區域公共品牌,“遵義紅”成為黨的十九大和黨的二十大會議用茶。
在核心競爭力上,堅持做干凈茶,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在全國率先禁用水溶性農藥,茶園禁用農藥參考歐盟標準,實現茶園施用農藥源頭把控,全面推行茶園農藥專營制度。重拳出擊,查處違規使用禁用農藥和除草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通過標準的制修訂和執行,推動“一芽一二葉”為原料的優質茶葉生產,“跨區域、跨季節、跨品種”的數據化拼配實現。
貴州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貴州省茶行業從業者要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干凈茶的核心競爭力,堅持宣傳貴州茶業,堅持茶葉出口帶動產業發展,貴州茶產業是中國茶業的“后來者”,相信貴州茶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