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穎君 董璐



摘要:聶家莊泥塑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卻鮮為年輕人所知。為宣揚聶家莊泥塑文化,幫助大眾了解聶家莊泥塑。以聶家莊泥塑文化為切入點,深入了解聶家莊泥塑內涵,具體探討泥塑在文創產品設計實踐中體現出的視覺特點和審美價值。尋找到聶家莊泥塑在文創產品中的創新設計。聶家莊泥塑的文創設計應順應當代審美趨勢、構建品牌、積極與時事相關聯以此增加年輕人對聶家莊泥塑非遺文化的認識,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借鑒。
關鍵詞:聶家莊泥塑 創意設計 文創產品 非遺文化 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TP39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3)05-0046-04
Abstract:Niejiazhuang clay sculpture as a state-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s rarely known by young people. In order to publicize Nie Jia Zhuang clay culture,help the public to understand Nie.Taking the clay sculpture culture of Niejia villag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he connotation of clay sculpture was deeply understood,and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value of clay figurin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were specifically discussed.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Nie Jia Zhuang clay sculptur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as found.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of Niejia village clay sculpture should conform to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trend,build a brand,and positively relate to current event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you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Keywords:Nie Jia Zhuang clay sculpture Creative desig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Non-heritage cultur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隨著大眾對文化消費品越來越注重?!胺沁z熱”的盛行讓傳統民族文化受到重視。聶家莊泥塑作為型、色、聲、動四者俱全的一個藝術品種,其藝術風格在全國泥塑中獨樹一幟。深度探索聶家莊泥塑蘊含的文化內涵,剖析造型、色彩、題材等視覺藝術特色,設計出具有聶家莊泥塑特色的文創產品。
(一)聶家莊泥塑的歷史淵源
聶家莊泥塑起源于山東高密聶家莊、姜莊鎮和高家莊三地。明朝時期,因連年遭受災害導致農作物歉收,聶福來攜全家被迫從河北泊鎮逃荒至山東高密聶家莊。聶福來基于生存需求,用當地的紅岡土做外殼,中部埋填火藥、頂部留孔,制成“鍋子花”,這便是聶家莊泥塑的前身。
清朝嘉慶年間,聶家莊泥塑的發展正式進入成熟階段,發展成為會動、會叫、會斗趣的玩活藝。
(二)聶家莊泥塑的產品品種及工藝
1.聶家莊泥塑產品品種
建國初期,聶家莊泥塑產品的種類逐漸發展到50余種,銷售至全國各地,得到大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廣泛青睞。截至今日主要產品有“叫虎”“搖猴”“鳴雞”“對獅”等70余種。
2.聶家莊泥塑工藝
聶家莊泥塑的制造工藝主要分為:和泥、磕貨、割貨和修刺、曬貨、做哨、搓貨、糊貨、粉貨、畫貨、翻模等十個大步驟,而每個大步驟之下又細分類若干個小步驟,完成一批泥塑總共需近幾十道手續。
聶家莊泥塑因地域之間的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經過時間的沉淀逐步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地域特征和藝術特色。
(一)作品題材
聶家莊泥塑文化歷史悠久,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從現有的作品題材來看,大致可分為動物、孩童、文學故事這幾大類。
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數目最龐大就是動物題材的泥塑作品,最經典的當屬叫虎、鳴雞和搖猴,這類題材的泥塑作品大多作為兒童玩具及擺件,采用模制生產,生產效率高、產量大且成熟穩定。
(二)造型特征
現如今,聶家莊泥塑的制作技藝以及風格特征日趨穩定。它們都具備“形”“色”“聲”“動”的特點,造型簡練夸張。這類泥塑的造型受生產模式的影響,采用模具制成。以泥塑叫虎為例,叫虎四肢僅用簡單的圓柱去概括。注重對神態韻味的表現。
(三)色彩特征
聶家莊泥塑作為民間藝術,與當地的民風觀念、宗教觀念等相互影響滲透。色彩方面用色鮮艷、色彩搭配協調統一、用色少而精,且使用顏色皆以表達喜慶、吉祥觀念為主,不局限于視覺的感受,體現出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濃郁的民俗民風。
(一)繼承文化內涵及藝術特征
聶家莊泥塑文化中凝聚著傳承人們的創作以及情感與審美,而這些為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及文化內容,有效地避免了文創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將聶家莊泥塑文化融入到文創產品的設計中,既可以幫助社會大眾了解聶家莊泥塑,也有助于宣揚聶家莊泥塑文化,傳達其“形”“色”“聲”“動”的特色、獨特的歷史魅力與精神魅力。讓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物質消費上的滿足。不僅能夠有效地宣揚非遺文化,還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有利于非遺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下,實現非遺的創新與傳承。
(二)挖掘探索新特色
在全民創新的背景下,不僅要在創作內容上更貼近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更需要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聶家莊泥塑可以通過以品牌IP為核心,在視覺、跨界聯名以及互聯網等進行全新設計策劃,依托年輕化的傳播渠道進行更加有效的傳播,拉近與人們之間的距離。

(一)提取色彩元素
1.遵循色彩搭配
在聶家莊泥塑文創產品的色彩選擇方面,為增強人們對其認同感和接受程度。我們在色彩的選擇與運用上遵循泥塑的基礎色彩搭配,對比強烈的原則。使用這類色彩明亮歡快、更具朝氣、更能營造出喜慶祥瑞的氛圍,更符合當代的審美,也更加能夠吸引受眾群體。通過對聶家莊泥塑作品的色彩分析以及粗貨泥塑的色彩樣本提取,發現大部分泥以紅、黃、綠、玫紅為基礎色。在此基礎上增添小面積的間色豐富泥塑。
2.色彩重新組合
確定使用出現頻率較高的顏色即紅、黃、綠作為聶家莊泥塑文創的基本色彩。改用鄰近色作為輔助色,加以同色系圖裝飾紋樣進行點綴。這一系列色彩之間的置換搭配,真正做到在保證基礎色彩特征的同時又不乏細節,展現了聶家莊泥塑作為傳統民間藝術的底蘊美并結合當代審美與潮流變換色彩搭配,給人舒適的視覺體驗。
(二)轉化圖案紋樣
1.圖案轉化的方法與應用
圖案的提取與轉化是依靠設計者對文化元素的充分理解與詮釋,立足于當代設計理念與人們的審美需求,對這些圖案紋樣進行再設計進而融入到文創產品中。在這一過程中運用解構的設計方法將單個元素進行分解、簡化、變形、疊加、重組等方式得到新的設計元素。這一方法的運用有效避免了設計產品的同質化。
以敦煌博物館文創為例。其中陶瓷杯墊的設計分別提取敦煌紋樣中的纏枝花葉紋和纏枝蓮花紋,運用解構的設計方法進行轉化并應用于文創產品中。二者的區別在于,纏枝花葉紋陶瓷杯墊的原有紋樣是上下對置、相錯連續排列,在圖樣轉化過程中保留了單一花葉紋并對局部進行放大處理,簡化了紋樣的復雜性,體現敦煌圖案風格的多樣性,如圖1;
而纏枝蓮花紋的設計則是以單一元素進行不同位置的擺放與排列得到新的裝飾紋樣,如圖2。
這種設計方法能夠對圖案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得到新的紋樣,讓設計有了更多可能性、也為紋樣賦予了新的意義,充分讓受眾體驗不一樣的形式美。
2.聶家莊泥塑文創圖案提取
聶家莊泥塑中的圖案紋樣多以植物為主。而泥塑叫虎身上的紋樣也以祈福平安、健康長壽的牡丹紋樣和卷草紋樣居多。選取牡丹紋樣作為此次設計的主題紋樣,如圖3。
運用解構的方法對其進行再設計,在此過程中為保留紋樣的原本特征,只是將其進行簡單提煉,保留了最具辨識度的關鍵紋樣部分。提煉后的紋樣不僅要將其所蘊含的文化精神體現出來,更應讓受眾能夠將其二者相互關聯,為文創設計增加了許多趣味性。
(三)提煉輪廓造型
1.提煉造型方法與應用
選用直接提取的設計方法,通過對泥塑造型的觀察、提取并概括。把其中的重點特征保留,而對于其他非重點的部分選擇模糊處理。這樣直接提取更能夠讓消費者直觀地感受到文創產品在視覺上的信息傳達,建立泥塑與其文創產品之間的聯系。
例如英國博物館推出了與旅游相關的文創產品,不僅具有當地特色,又為博物館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羅塞塔石碑以其石碑上的文字作為核心元素,體現了石碑文字顏色,即白色、灰白色、黑色作為產品的主色,根據每種產品屬性的不同,對石碑紋案及顏色進行不同搭配組合,使得其文創產品被賦予了石碑本身的含義,體現出歷史厚重的特點,如圖4。
又或是博物館的明星藏品——蓋爾安德森貓設計出的蓋爾安德森貓一系列相關的文創品,如圖5。
安德森貓原物是一件青銅雕塑,在造型方面文創中的小黑貓與原型差別較大,體形更像是英國短毛貓。這系列的文創沒有保留原物所帶有的鼻子和耳朵上的金色圓環,而是保留了具有象征性的烏塞赫寬領這一特色,簡化了其他配飾元素,讓整個貓身合理留白,整體疏密得當,吸引了消費者關注。
2.聶家莊泥塑文創造型提取


(3)聶家莊泥塑文創的限定設計
以寅虎年春節為背景,結合對完美日記以及其他品牌新春限定的設計分析,進一步拓展聶家莊泥塑文創產品的設計思路。
生肖寅虎與聶家莊經典泥塑叫虎在形象上尤為契合。聶家莊泥塑文創以“虎躍新春”為主題進行節日限定設計,推出虎躍新春系列泥塑衍生品。以聶家莊泥塑中經典的泥塑作品叫虎、搖猴、鳴雞、等動物形象結合虎虎生威、鴻運當頭、迎春納福、五谷豐登等具有吉祥寓意的詞進行形象設計。
在禮盒設計方面,聶家莊泥塑文創禮盒的視覺主色選用紅色和金色,營造出的喜慶、吉祥的節日氛圍。文創禮盒以立體書作為主形式,以聶家莊當地的特色建筑作為場景,中間穿插角色形象的卡片。用這種新奇有趣的形式吸引消費者目光,進一步了解聶家莊泥塑文化。
2.新媒體傳播
(1)新媒體傳播的作用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興媒體的傳播速度大幅度提升,有助于文創產品的宣傳。一方面,新媒體的傳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能夠最大程度上吸引外地消費者。另一方面,對于文化本身能夠更活躍、廣泛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新媒體的傳播給聶家莊泥塑文創產品的推廣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前景。

(2)聶家莊泥塑文創的新媒體推廣
重視聶家莊泥塑文創在互聯網平臺的營銷推廣。建設聶家莊泥塑的官方社區,進行產品宣傳的同時也可以為用戶提供相互交流、安利的場所,拉近消費群體與聶家莊泥塑文創品牌之間的聯系。
增設主題投稿專欄,定期發布主題,用戶可根據主題自行設計投稿。根據投票選取前幾名的設計,投入實物生產。提升用戶參與度的同時豐富聶家莊泥塑文創的衍生。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營銷,拓展消費市場,達到營銷推廣的目的。
伴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民的文化意識逐漸增強,非遺相關的文創產品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密切關注,這對文化創意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聶家莊泥塑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在保留聶家莊泥塑文化內涵的基礎之上充分挖掘聶家莊泥塑的藝術特征,結合當代審美和藝術設計手法應用于現代文創產品中。聶家莊泥塑在現代文創產品中需要發揮傳揚非遺文化的優勢,運用現代設計方法順應當代審美,設計出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創產品。
參考文獻
[1]李佳庭,張玲玉,羅懷林.品牌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21,34(23):17-19.
[2]佟可新,吳海茹.地域文化視角下內蒙古博物院文創產品設計策略研究[J].設計,2021,34(23):20-23.
[3]宋洋.非遺在民宿建設中的應用——以貴州苗繡為例[J].設計,2021,34(23):58-60.
[4]牛江盼.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校園教育中的動漫化設計應用研究[J].設計,2021,34(23):107-109.
[5]范紫微,王松華,杜星兒.基于傳統民間藝術的高校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設計,2021,34(21):116-119.
[6]羅茗. 高密聶家莊泥塑藝術衍生品設計[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21.
[7]王雪彤. 基于高密三絕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2019.
[8]韓藝濃.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聶家莊泥塑的文化創意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