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英杰 (山東高速材料技術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在新形勢下,集團企業內部控制所產生的滯后性因素較為突出,已經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的順利進行,因此,集團企業需要具備較強的反思意識,按照實際發展需求健全內部控制方案,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和經營活動的管理要求,做好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將風險意識融入不同的內部控制環節,有效解決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推動企業在新時期下穩定發展。
在我國現代化經濟發展過程中,集團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經濟形勢處于動態變化過程中,集團企業需要具備較強的動態創新意識,尤其是要重視內部控制所發揮的價值,按照新時期的發展特點,完善內部控制管理模式,避免對集團企業現代化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首先,通過內部控制有助于穩定集團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秩序,企業內部所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是貫徹落實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的重要前提,內部控制活動能夠監督企業各項業務環節順利進行,同時也可以和企業戰略方針相互協調,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協調作用,減少對內部控制的影響[1]。
內部控制活動還有助于實現各個經營活動的有效監督,分析其中問題的發生原因,提出有效的優化策略,幫助企業保持平穩進步及發展,凸顯內部控制的價值。
其次,集團企業內部控制還有助于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性,集團企業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進行決策時需要做好會計信息導向整合,這也是企業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按照內部控制標準整理會計信息,對下一步生產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保障,并且還需要配合內部控制手段,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做好會計信息整理過程的全方位監督,體現內部控制在監督方面的重要價值,真實反映企業當前的發展現狀。企業決策者可以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案以及發展措施,保證內部控制活動的實施價值。
最后,集團企業進行內部控制還有助于提高風險管理的效果,在內部控制時配合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使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對應的決策權,維護企業本身的利益,減少對現代化集團企業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內部控制制度重點在于幫助企業健全風險管理系統,強化企業在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方面的能力,使企業能夠順利完成當前的經營發展目標,保證內部控制的效果。
集團企業在新形勢下進行內部控制時,需要認真分析影響內部控制發展的因素,按照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應對方案,使內部控制水平能夠符合預期要求。
首先,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風險意識不強是影響內部控制職能發揮的重要因素,這主要是由于部分企業并沒有加強對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視程度,也沒有按照企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對集團企業的發展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風險無處不在,一部分企業需要采取科學的決策方案應對市場風險所產生的影響,但是一部分企業并沒有重視內部控制機制和風險管理所發揮的作用。只是將重點放在如何提高經濟效益上,在內部控制環節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認知不足的問題,影響集團企業在新時期的穩定進步。
其次,在集團企業內部控制活動實施過程中,評價機制也是主要的影響因素。長期以來,一部分集團企業管理者將業績考核的重點放在利潤考核方面,并沒有結合內部控制因素的綜合性考慮,在內部控制模式實施的過程中也沒有從內外角度入手來完善當前的管理方案。各個部門對內部控制的關注度存在諸多的不足,影響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這一背景下,評價體系太過籠統,并沒有和內部控制要求進行協調,同時也沒有發揮評價工作的制約作用。在此過程中出現較為嚴重的職能混亂問題,對內部控制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干擾。
在新形勢下,集團企業內部控制所暴露的問題逐漸凸顯,相關企業需要具備較強的反思意識,按照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內部控制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后按照實際情況調整對應的管理方案,避免對內部控制的有序實施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在此過程中,要認真解決治理結構不健全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集團企業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并沒有在部門內部貫徹落實責任機制,也沒有清晰劃分好對應的工作任務,致使一部分職權處于混亂和重疊的狀態,導致相關管理人員并沒有充分發揮決策和監管的作用來促進內部控制工作的科學進行[2]。再加上一部分企業內部控制負責人員有不同的職能,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優化企業內部控制模式,同時也缺乏對現代化管理理念的有效學習,整個管理模式非常粗糙以及形式化嚴重。企業內部控制形同虛設,缺乏一定的監督和約束作用,無法推動企業在新時期下穩定進步。
內部控制要滲透在不同的管理環節,并且還需要做好有效的監督,提高內部執行力,但是在原有內部控制工作中執行力度不足為常見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在集團企業內部控制中相關管理人員并沒有加強對內部控制價值的深入分析,所制定的管理機制也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所采取的理念無法滿足新形式的標準。相關管理人員在內部控制時也存在漫不經心的問題,仍然采取慣性思維來執行內部控制,種種原因導致內部控制執行效果不足。
內部控制的實施離不開信息技術支持,但是在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信息失真問題較為嚴重,干擾內部控制的有序進行。這主要是由于相關企業在內部控制模式實施過程中將重點放在如何提高自身利益方面,并沒有按照會計信息所反饋的內容提出有效的決策方案?;蛘呤且徊糠旨瘓F企業工作人員隱瞞實際情況,虛報企業的盈利數據,甚至是一部分數據并沒有在內部進行專業性的審核及處理就融入內部控制決策方案中,這對于內部控制效果的發揮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再加上信息傳遞的滯后性,無法快速發現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也會增加經營管理的難度。
內部控制監督和內部控制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要利用內部監督進行內部控制的全方位管理。然而在集團企業內部控制監督管理不到位,主要是由于其中審計職能的弱化和審計職能劃分不清晰而導致的。
一部分集團企業在制定審計方案時,并沒有突出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在組織上也沒有進行有效監督,導致內部審計數據出現嚴重的失真問題。企業劃分審計職能不夠清晰,單純將審計看作是整理和審核會計信息的工作內容,并沒有發揮審計工作的監督職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的浪費,也會使企業內部控制處于高風險狀態。
由于在以往集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著治理結構不健全的問題,影響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相關企業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健全企業治理結構,落實精細化工作思維,保證各項管理活動科學落實。企業需要嚴格遵循內部控制要求以及標準,將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不同發展環節中,提高制度執行力,約束好工作行為,重視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為內部控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首先,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把握治理結構的影響因素,搭建完整系統的框架體系,其中要將重點放在治理管理以及內部審計等不同的模塊,各個企業領導人員要重視內部控制工作,創新工作機制,在內部擴大內部控制的宣傳范圍,使每個工作人員能夠認識到內部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對自身工作的影響,具備較強的思想認知,持續地改進內部控制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發展水平[3]。在內部控制模式優化時,企業領導人員還需要革新自身的工作理念,認識到內部控制在企業中所發揮的價值,之后再上升內部控制的地位,為內部控制的實施創造良好的環境。
其次,在內部治理結構優化的過程中,要完善內部人員管理模式,調整人員結構,建立符合現代化發展的人員管理體系,并且在部門內部落實責任機制,將各項權力進行清晰劃分,并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董事會為內部控制的最高決策機構,通過不定期的監督快速地發現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內部控制的效果。必要時還需要建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做好風險信息的全面收集,對風險發生程度和影響因素進行評估,有效應對在其中所產生的問題。將風險控制任務下發到各部門人員,完善組織體系的建設,使內部控制可以更加有序的實施。各級部門在內部控制中需要積極的配合,完成內部控制模式的優化建設,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全面提高監督管理的效果,推動企業在新時期下的穩定發展。
最后,在內部控制模式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建立現代化的管理制度,企業需要循序漸進地完善現有的工作模式,并且剔除其中的落后性因素,讓更多現代化管理融入內部控制工作中。結合完善的獎勵機制和評價機制,全面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以及工作積極性,持續地創新現有的管理方案,為內部控制活動的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新形勢下,為了保證內部控制的效果,企業要強化內部控制執行力,只有提高了內部控制執行力,才可以健全對應的規章機制,快速發現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為內部控制模式的順利建設提供重要保障,使企業能夠獲得應有的利潤。首先,領導人員需要以身作則,具備較強的風險防范意識,將內部控制放在風險防范的重要位置,引起各部門人員的重視,利用自身的工作職能推動內部控制的完善發展,自覺抵御內外因素所產生的風險,保證內部控制的順利進行[4]。對于危害企業的行為要進行嚴厲禁止,并依靠較高的工作素質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及管理方案,對于嚴重的問題需要將信息上傳到企業的決策部門中,方便領導人員按照實際發展情況提出科學的應對策略。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減少對現代化企業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其次,在后續工作中還需要充分地發揮企業領導人員的帶頭作用,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起到良好的監督管理作用,改善人員的思想認知,完善內部管理模式,靈活地調整內部控制的管理方向。
在內部控制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離不開信息的流動及溝通,因此,要有效地減少對企業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使內部信息處于可控的狀態,保持信息的基本暢通,并且還要加強和外界之間的聯系,幫助企業制定科學有效內部控制方案,凸顯信息管理的優勢。在信息流動方面,企業需要剔除以往陳舊式的工作理念,強化風險預測和抵抗能力,在風險發生之前通過信息的傳遞機制發現在其中所產生的隱患,提出有效的補救措施以及預防方案,適當地降低事后補救所占據的比例[5]。以信息流動為基礎,保證各項決策能夠具備較強的科學性,自覺接受來自企業內部員工的監督,推動內部控制活動的科學實施。
在加強內部控制監督時,相關企業需要重視審計所發揮的價值,在企業內部設置獨立性較強的審計機構,保持內部管理的民主性及公平性,利用審計的職能快速地發現在審計中存在的矛盾,按照內部控制要求以及標準,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減少對企業的影響。在審計職能劃分時要非常清晰,納入經營活動的管理范疇,強化對生產經營過程的監督力度,防止出現形式化,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實施。在內部審計落實時,還需要加強對關鍵崗位人員的監督控制,要實施穩崗和定期考核機制,使工作人員能夠具備較強的思想認知,嚴謹地完成對應的工作任務,自覺接受來自企業的監督,為內部控制模式的優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審計工作中需要定期進行信息的總結,按照當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下一步的內部控制方案。通過持續地改進及優化,構建成熟度較高的內部控制管理模式。
首先,在事前管理時需要以戰略管理為主要內容,包含年度經營計劃和財務預算制定的不同環節,了解市場發展趨勢,重視預算管理活動的實施,為后續經營環節的推進提供重要的基礎。另外,還需要強化對風險的有效評估,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對現代化企業發展目標進行協調,提出科學性較強的內部管理方案。
在事中管理時,需要按照經營計劃和財務預算的情況分析和預期產生差異的原因,對于重大問題要向領導人員進行匯報,并且在實施一段時間的內部控制活動之后,還需要在部門內部召開業績評價會議,認真解決當前業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利用內部控制的優勢進行有效的處理。尤其是要重視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和合同執行標準,及時止損,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
在事后管理時,要以價值觀念為主要引導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平衡計分卡自上而下形成完善的考核機制,按照流程管理的要求做好經驗的反思,為接下來業務活動的實施提供重要的經驗支持。
在集團企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的作用較為突出,是指引企業各項業務活動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因此,企業需要重視內部管理所發揮的重要價值,優化對應的管理模式,應對在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各項風險,強化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在企業內部構成成熟度較高的內部管理體系,發揮內部管理的工作職能及作用,推動集團企業的穩定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