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劍成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體育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并使改革不斷深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中提出的“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目標,及體育課程體系的一體化目標為我們的體育教育指明了方向[1]。如何落實、落細、落全目標,需要一個新時代學校體育特征的全方位、系統化的課程模式。于素梅博士提出了“幸福體育課程模式”,詮釋了從幸福到幸福體育,再到幸福體育課程模式,是幸福走進學科的過程,更是體育課程追求的終極目標。
幸福體育課程模式是連接體育課程一體化理論和實踐的橋梁,以學生健康而幸福人生奠基為主旨。幸福體育課程模式從人本化、系統化、根本化三方面體現價值追求。
幸福體育課程模式從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出發,不只是關注學生的健康,更是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人的發展,關注學生一生的幸福感受。只有將體育課程的內涵理解成為了學生健康而幸福人生奠基,才能更好地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以追求幸福為目標,變被動為主動,全身心地參與體育運動,真正激發內心的運動熱情,體育課的幸福感才能得以體現。
幸福體育課程模式是為了落實體育課程一體化改革提出的創新課程模式。一體化課程體系是“縱向銜接、橫向一致、內在統一、形成聯合”的集中體現,因此體育課程一體化的顯著特征是系統性[2]。而一體化的宗旨是為全體學生的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幸福體育課程模式正是從整體性進行創建并指導實踐的課程模式,所以說幸福體育課程模式是一個系統的課程模式。
幸福體育課程模式著眼于體育課程為學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注重的是學生的幸福,是人的幸福生活,最終的目標是育人,是讓學生幸福生活一輩子。主張從體育教育的根本上解決長期遺留的問題,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學定教,在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方面讓學生擁有滿足感、成就感、愉悅感等多方面的幸福體驗,關注個體差異,從身體和精神雙重角度讓學生獲得幸福[3]。
幸福是大家追求與向往的,人人都需要幸福,推進幸福體育,追求幸福課堂的實施必要且緊迫。體育課程體系的一體化目標和“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目標需要全新的體育課程模式來推動,幸福體育課程模式追求為學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讓學生幸福地參與體育運動,激發內在驅動力,養成運動習慣,健全人格,磨煉意志,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幸福體育課程模式重視讓學生幸福地參與體育運動,獲得幸福感。幸福感包含了享受樂趣,享受樂趣是一種幸福的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熱愛運動。學校體育無論是開展體育活動還是課堂教學,都要讓學生充滿幸福感,體育運動的設計聚焦幸福感,讓學生在愉悅和欣喜的情緒中參與體育運動與學習,充分發揮體育教育育人、育心、育智的功能和價值。
體育幸福感主要表現在愉悅感、欣喜感、存在感、滿足感、獲得感、成就感等,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針對這“六感”提出解決策略與方案,綜合育人目標與愿景。愉悅感與欣喜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有樂趣,可采用游戲化、趣味化的教學形式,注重寓教于樂的教學設計與組織形式;存在感與滿足感是讓學生在課堂學練中能夠充分得到教師的關注,學生渴望被關注,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得到不同的滿足,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提高學生的存在感與滿足感,幸福感也會更充足;獲得感與成就感是讓學生在課堂學練中能夠理解、掌握、學會運動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在課堂上學生對知識技能和方法掌握的越多,幸福感也就越強。
在幸福體育課程模式的驅動下,幸福體育課堂是打造幸福體育課程模式的主戰場。聚焦“樂動會”,讓學生幸福地參與體育課堂,參與幸福的體育課堂。
在教學設計之前了解學生的需求,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充分結合教材內容;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寓教于樂”,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在課堂上樂在其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如本人執教的四年級公開課《跪跳起的動作方法》,以游戲代替熱身,通過慢跑+模仿秀游戲,為主教材的教學做鋪墊,明顯能感受到熱身環節給學生帶來的樂趣。
學生課堂上“動”的合理與科學,教師通過關注就能發覺,適時恰當地給予學生指導與鼓勵。課堂教學做到精講多練,根據學生能力分層教學,把握好課堂練習密度和運動強度。在《跪跳起的動作方法》課堂中,分為三個不同難度的練習方式(練習1:跪跳上1、2層墊子;練習2:跪跳下2、1層墊子;練習3:平墊跪跳起),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有選擇的練習,這個練習也是本課的一個亮點,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根據情況自行選擇。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發自內心的學練與挑戰,完成以上學練情境后還安排了帶有進階性和挑戰性的組合練習。
學會了學生即擁有成就感與獲得感,掌握的越熟練成就感就越強,幸福感就越突出[4]。課堂上當學生學會了體育技術,一直不斷反復練習,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通過比賽的方式進行練習,學生的興趣會被激發,競爭精神會被喚醒,通過比賽學生還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激發參與度,在課后主動練習。如《跪跳起的動作方法》的比賽環節,將本節課推向了高潮,比一比誰是班級的“跪跳起王者”,先進行集體性比賽,由教師給大家評分,再進階到男女小組比賽,最后舉行個人賽,通過個人賽篩選出三男三女進行PK,其他學生也要以啦啦隊等形式參與,課堂氛圍達到了頂點,有學生此起彼伏的加油聲,還有最后輸了比賽后的惋惜聲,更有要求再來一次的吶喊聲,看著學生心甘情愿地做俯臥撐,臉上還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教師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在新時代體育課程改革的當下,幸福體育課程模式推行幸福體育,打造幸福課堂,將體育教育的功能與價值進行深入挖掘與釋放,將體育課程實施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和更深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