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
上一期我們只介紹了一個-zoo-(動物),沒想到吧?這個詞根居然如此“耐講”!這一期我們開始進入具體的動物,先講三個:entomo-(昆蟲)、ichthyo-(魚)、ornitho-(鳥)。
為了預防“學新忘舊”,也為了展現系列的整體性,正式開始前,我們照樣溫故知新,重點復習所學內容。“自然世界”類的詞根迄今有十個,茲列舉例如下:
(1) -bio-(生命;生活;生物)【biology(生物學),aerobics(有氧運動),amphibian(兩棲動物),antibiotic(抗生素),symbiosis(共生),microbe(微生物)】
(2) -thanas/thanato-(死;死亡)【euthanasia(安樂死),thanatology(死亡學)】
(3) necro-(尸體;亡者)【necropolis(大墓地)】
(4) -anthropo-(人類)【misanthrope(厭世者)】
(5) -demo-(人民;民眾)【demography(人口統計學)】
(6) -agog/-agogue(帶領者)【pedagogy(教學法),synagogue(猶太教堂)】
(7) -andro-(男人)【androgen(雄激素)】
(8) -gyn-/ gyneco-(女人)【gynarchy(女性主政),gynecology(婦科;婦科學】
(9) -ped-(兒童)【pediatrics(小兒科)】
(10) -zoo-(動物)【Paleozoic era(古生代)】
具體的動物,我們依循中文“蟲魚鳥獸”的概念順序,讓“蟲”打頭陣,先從代表“昆蟲”的entomo-講起。
entomology(昆蟲學:entomo-“昆蟲”+ -logy“學問”),此乃動物學的分支,專注昆蟲的研究。形容詞是entomological(昆蟲學的),領域專家是entomologist(昆蟲學家),動詞是entomologize(研究昆蟲學;采集昆蟲標本)。
繼續講昆蟲之前,先介紹一個表面不相干的字眼,etymology(詞源學;詞源:etymo- = etymon“詞源;本義”+ -logy“學問”),形容詞是etymological(詞源學的;詞源的),領域專家是etymologist(詞源學家)。這個etymology(詞源學)和entomology(昆蟲學)拼法類似、發音接近,容易錯把馮京當馬涼。在西方世界的知識體系里,昆蟲學的知名度高、影響面大,而詞源學的知名度低、影響面小,因此冷門的etymology常會被誤以為是熱門的entomology,請讀者朋友留意。
回到entomology(昆蟲學)。“昆蟲”的希臘詞根是entomo-,和英文單詞insect有異曲同工之妙。此話怎講?細說從頭,這一切都要上溯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昆蟲的身體一截一截的,分成好幾段,表面有許多切口、刻痕。亞里士多德觀察到這個特征,便把昆蟲命名為entomon(被切入者:en- = in-“入”+ -tom-“切”+ -on“名詞后綴”),entomo-就是這個希臘文單詞的詞根。古羅馬人把entomon逐字翻成拉丁文,英文再跟拉丁文借,于是就逐漸成了現在的insect(昆蟲:in-“入”+ -sect“切”)。
如果我們對英文單詞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便會發現“昆蟲”的單詞insect和詞根entomo-內部對應嚴整,原因就是上述的逐字翻譯。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古羅馬繼承之后加以發揚光大,因此很多古希臘的知識和概念,就是通過古羅馬的消化吸收,再借由拉丁文的翻譯轉介,才得以廣泛流傳于世的。
entomo-(昆蟲)里面的-tom-(切)是不是有點面熟?因為以前就介紹過了,而且例子還不少,這里就不再贅述。由entomo-衍生出來的單詞還有:
entomophagous(食昆蟲的:entomo-“昆蟲”+ -phag-“吃”+ -ous“形容詞后綴”),以昆蟲為食的、以吃昆蟲為生的。這個字眼源自希臘文,和源自拉丁文的insectivorous(insect“昆蟲”+ -i-“連接元音”+ -vor-“吃”+ -ous“形容詞后綴”)基本同義,不過后者的拉丁詞要常用得多。有一類動物叫insectivore(食蟲動物),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物種,比如鳥、蜘蛛、蛙、蜥蜴。甚至有些植物也以昆蟲為食,最知名的當屬flytrap(捕蠅草)和pitcher plant(豬籠草;瓶子草)。
entomophilous(蟲媒的:entomo-“昆蟲”+ -phil-“愛”+ -ous“形容詞后綴”),也就是由昆蟲傳播花粉的(pollinated by insects),這類昆蟲主要有蜂、蠅、蝶。上一期介紹了zoophilous(動物媒的),此處的-phil-(愛)是植物本位,指的是植物所喜愛的繁衍方式。類似的花粉傳播方式,還有幾個以-philous(……媒的)為結尾的單詞,比如ornithophilous(鳥媒的:ornitho-“鳥”),也就是由鳥傳播花粉的(pollinated by birds),hydrophilous(水媒的:hydro-“水”),也就是由水傳播花粉的(pollinated by water),和anemophilous(風媒的:anemo-“風”),也就是由風傳播花粉的(pollinated by wind)。
上一期講-zoo-(動物),介紹了zoophyte(植形動物;植蟲),這是一類像植物的海洋動物,當時舉了幾個例子,其中的sea anemone(海葵)就有anemone(銀蓮花),而anemone又稱windflower(字面義是“風之花”,本義是“風之女”),核心的anemo-(風)就在里面。這個構詞成分在此不展開,將來另找機會介紹。
entomo-(昆蟲)到此結束,接下來介紹ichthyo-(魚)。
ichthyology(魚類學:ichthyo-“魚”+ -logy“學問”),這是動物學的分支,專注魚類的研究。形容詞是ichthyological(魚類學的),領域專家是ichthyologist(魚類學家)。
ichthyomorphic(魚形的:ichthyo-“魚”+ -morph-“形狀”+ -ic“形容詞后綴”),有魚的形狀的。
ichthyophagous(食魚的:ichthyo-“魚”+ -phag-“吃”+ -ous“形容詞后綴”),以魚為食的、以吃魚為生的。
ichthyosaur(魚龍:ichthyo-“魚”+ -saur“恐龍;蜥蜴”),這是一種爬行類古生物,外形像魚,有點海豚的感覺,生活于海洋中。也拼為ichthyosaurus。
ichthyosis(魚鱗癬:ichthyo-“魚”+ -osis“名詞后綴,表疾病”),字面義是“魚病”,是一種遺傳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干燥、粗糙,密布魚鱗樣脫屑。英文俗稱為fishskin disease(字面義是“魚皮病”),中文又稱魚鱗病、蛇皮癬。
上述幾個ichthyo-(魚)的派生詞相對專業,不過內容成分都比較透明,基本上體現了“一加一等于二”的語義可預測性。
講完了ichthyo-(魚),按照“蟲魚鳥獸”的傳統順序,接下來輪到ornitho-(鳥)登場。
ornitho-(鳥)這個詞根,讀者朋友應當記憶猶新吧?上面才介紹的ornithophilous(鳥媒的)就有。傳播花粉的鳥體型都很小,最常見的是hummingbird(蜂鳥)和sunbird(太陽鳥)。除此之外,內含這個詞根的單詞還有:
ornithology(鳥類學:ornitho-“鳥”+ -logy“學問”),這是動物學的分支,專注鳥類的研究。形容詞是ornithological(鳥類學的),領域專家是ornithologist(鳥類學家)。
ornithomancy(鳥占:ornitho-“鳥”+ -mancy“占卜”),通過觀察鳥的飛行和鳴叫來占卜,借此預知未來的吉兇。這是個有希臘血統的字眼,現在少用了,經常對應到有拉丁血統的augury(占卜;預兆)。augury最初是觀鳥、觀天象,用以斷禍福、定吉兇,領域專家是augur(占卜官;預言者),這個augur也轉作動詞,義為“預示著;是……的兆頭”。類似以-mancy(占卜)結尾的占卜詞之前看過不少,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ornithopter(撲翼機:ornitho- “鳥”+ -pter“翼”),字面義是“鳥翼”,這是一種簡易的航空器,模仿鳥類翅膀上下撲動,借此爬升、前進。后面的成分-pter(翼)以前介紹過,最常見的例子是helicopter(直升機:helico-“螺旋”+ -pter“翼”),字面義是“螺旋翼”。
ornithischian(鳥龍:ornitho-“鳥”+ -ischi- = ischium“坐骨”+ -an“名詞后綴”),也就是鳥臀目恐龍,草食性,是恐龍的兩大類之一,骨盆構造與鳥類近似,故名。著名的有stegosaurus(劍龍)。
恐龍的另一大類是saurischian(蜥龍:saur-“蜥蜴”+ -ischi- = ischium“坐骨”+ -an“名詞后綴”),也就是蜥臀目恐龍,草食性、肉食性都有,骨盆構造與蜥蜴近似,故名。這一類的恐龍物種繁多,著名的有brontosaurus(雷龍)和tyrannosaurus(霸王龍;暴龍)。
稍微岔個題。讀者朋友看到“坐骨”,心中可能會浮現坐骨神經痛,因為坐骨神經痛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那么“坐骨神經痛”的英文怎么說呢?選擇一,可以說ischialgia(ischi- = ischium“坐骨”+ -alg-“痛”+ -ia“名詞后綴,表疾病”),這是罕見的醫學術語,不建議使用。選擇二,可以說sciatica(sci- = ischi- = ischium“坐骨”+ -atic“形容詞后綴”+ -a“陰性名詞后綴”),這是標準的醫學術語,很常見,建議使用。選擇三,sciatic pain(坐骨痛),是sciatica的展開版,可與sciatica互換。選擇四,可以用大白話,籠統含糊地說pain in the hip(臀部痛)。“坐骨神經”是sciatic nerve(字面“髖部的神經”)。
蟲魚鳥獸,蟲、魚、鳥三個都介紹完了,在講第四個“獸”之前,我們先稍微輕松一下,換個角度,通過動物的形容詞,來認識各種獸。這是什么意思呢?容我簡單扼要地說明。
中文的動物名稱和動物的形容詞基本一致,“豬”是動物名稱,“豬的”是動物的形容詞,中文的動物名稱后面加個“的”,就構成了動物的形容詞。英文的做法比較復雜,動物的形容詞可能不只一個,來源各異。有一類動物形容詞,動物的名詞是個拼法,而動物形容詞的拼法則天差地遠,因為詞根換了(基本源自拉丁文),所以不學還真不知道,這是英文詞匯很特別的一點。
以下我就條列一些常見的獸,供大家參考。按理說,獸是四條腿、全身有毛的哺乳動物,不過這里不嚴謹,最后幾個甚至是鳥和魚,姑且留之,無損學習。附上美式發音的音標,加注中文釋義和聯想,主要的參考依據是在線的《牛津高階學習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不足之處也查閱了英美出版的權威詞典。每個詞的詞尾都有-ine(的),這是形容詞后綴,詞尾除外的剩余成分,就是該動物的詞根,將來若再碰到,可以舉一反三:
porcine [?p??rsa?n] 豬的;像豬一樣的(常有肥胖、貪吃、自私莽撞、骯臟邋遢的聯想)
bovine [?bo?va?n] 牛的;像牛一樣的(常指愚蠢、遲緩)
ovine [?o?va?n] 綿羊的
hircine [?h?rsa?n] 山羊的;像山羊一樣的(常指有山羊的膻味)
equine [?i?kwa?n] 馬的;像馬一樣的
asinine [??s?na?n] 驢的;像驢子一樣的(常指倔強、愚蠢至極)
feline [?fi?la?n] 貓的;貓科動物的;像貓的(常指滑順優雅、柔軟靈活、神秘狡黠)
leonine [?li??na?n] 獅的;像獅子一樣的(常指威風凜凜、勇猛強壯)
tigrine [?ta?ɡra?n] 虎的;像老虎一樣的(常指外觀的斑紋顏色)
canine [?ke?na?n] 狗的;像狗一樣的(常指忠誠);犬齒
ursine [???rsa?n] 熊的;像熊一樣的(常指步伐緩慢、行進吃力)
vulpine [?v?lpa?n] 狐貍的;像狐貍一樣的(常指狡猾、奸詐)
lupine [?lu?pa?n] 狼的;像狼一樣的(常指貪婪、兇殘)
cervine [?s?rva?n] 鹿的;像鹿一樣的(常指黃褐色)
aquiline [??kw?la?n] 鷹的;像鷹一樣的(常指鼻子的形狀有如鷹嘴)
corvine [?k?rva?n] 烏鴉的;像烏鴉一樣的
anserine [??ns??ra?n] 鵝的;像鵝一樣的(常指愚蠢)
piscine [?p?sa?n] 魚的;像魚一樣的
英文里類似的動物形容詞不少,估計有上百個,上面的18個我們淺嘗即止,為我們下一期的內容做些準備。
好了,可以了,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