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玉, 彭麗娟, 劉 鵬
(1.廣州新華學院體育系, 廣東 廣州 510520; 2.廣州大學附屬小學, 廣東 廣州 510006; 3.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2)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發展, 強調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 增強體質、 鍛煉意志、 健全人格。 環境育人理念可以理解為: 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 教育方依據育人目標要求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科學合理地利用環境資源以提高育人效果的一種教育方法和藝術[1]。 在環境育人理念下, 大部分高校通過提升學校的體育文化環境推進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 而高校體育場館作為高校環境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育人中具有重大意義。 通過對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內容分析, 一方面歸總出墻體文化現階段的分類及作用, 另一方面找出墻體文化存在的問題。 最后為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建設提出規范化建議。 通過更加科學規范的方式建設完善墻體文化, 進一步增強學校體育文化的氛圍, 促進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 提高運動技能。 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同時培育學生積極向上, 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精神, 以及引領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體育場館墻體文化指的是在體育場館內外通過文字、圖片、 實物、 電子屏等方式作為載體, 宣傳政策方針、 指示方向、 明確道路、 組織動員力量, 號召鼓舞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最后達到特定的教育作用。 本文通過在育人環境視域下, 對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現狀進行了分類和作用分析, 以及找出其目前存在的不足。
通過對目前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整理和分析, 總結出高校體育場館可以分為四大類, 分別為: 體育橫幅類墻體文化; 展板圖畫等實物式墻體文化; 刷 (嵌) 式的墻體文化; 電子化的墻體文化。
2.1.1 體育橫幅類墻體文化
通過調研廣州各高校體育場館存在的體育橫幅情況,發現體育橫幅在各個高校體育場館隨處可見, 對此進行了相關的統計分類。 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體育橫幅是與宣傳國家體育政策相關的。 比如 “公平、 公正、 公開” “發揚奧林匹克精神, 開展陽光體育活動”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這類橫幅標語。 第二類體育橫幅就是彰顯個性的體育標語。 比如 “攜手新征程, 成就人生夢想”“奮斗有我, 孜孜以求, 提高專業素養” “每天鍛煉一小時, 快樂學習每一天”。 第三類體育橫幅就是競技要求類的體育標語。 比如 “動作質量不扣分, 演練水平拿高分, 難度動作爭一流” “難度全算是底線, 難度不扣分是要求,集體一致性是獲得好成績的保障”。 第四類體育橫幅是紅色政治類體育標語。 比如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等。 第五類體育橫幅是企事業商業廣告類的體育標語。 比如 “xx 公司祝xx 比賽成功舉行”。 最后一類體育橫幅是校運會等競技類比賽的加油標語。 比如 “激情校運, 魅力進校; 追逐夢想, 青春飛揚” 等。
2.1.2 展板圖畫等實物式墻體文化
在體育場館內外還可以看到通過展板圖畫等實物的方式來展現學校體育文化, 這樣更加生動形象, 讓學生記憶猶新。 比如體育場館內會設置體育榮譽墻或榮譽室, 包含本校獲得的獎杯獎牌, 比賽過程中以及獲獎時的精彩瞬間照片。 在體育場館高處明顯位置會張貼本校優秀運動員或者各運動隊校隊成員頭像照片, 比如暨南大學張貼蘇炳添等優秀運動員照片; 另外根據體育場館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的特點, 會在體育場館張貼防疫方面的提醒或消防安全常識。 比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體育館門口張貼 “用火防火不失火, 為國為家為你我”, 提醒學生們時刻保持防火意識。
2.1.3 刷 (嵌) 式的墻體文化
高校體育場館內外的高處明顯位置經常會出現刷 (嵌)式的墻體文化, 一般會字體很大, 所在位置非常醒目, 內容言簡意賅。 第一類經常出現的是學校校訓型的墻體文化。比如廣州中醫藥大學體育館在中間大屏兩端鐫刻本校校訓——“厚德博學精誠濟世”; 中山大學南校區新建體育館高處位置顯示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第二類經常出現的是勵志德育類墻體文化。 比如在各大高校體育場館的武術體育館經常出現——“以武術精神做事, 以武德修養做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體育館外墻上方鐫刻——“譜寫生命之歌, 弘揚體育精神”。
2.1.4 電子化的墻體文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 網絡時代的到來, 電子化設備普及度越來越高, 高校墻體文化的展示與時俱進, 在高校體育場館內外也能看到相關電子化墻體文化的展示, 比如體育場館內外滾動的板報、 電子顯示屏等設備[2]。
2.2.1 具有宣傳引導教育作用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建設是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及相關教育類理念宣傳的重要渠道, 具有深遠意義。 能夠進一步增強學校體育文化的氛圍, 通俗形象地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提高運動技能。 培育學生積極向上, 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精神, 以及引領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比如體育場館鐫刻的校訓標語, 不僅能夠對學生產生深刻教育的作用, 同時還具有管理規范的作用, 通過不斷地深化學校的教育理念, 讓學生理解學校的倡導理念, 最終培養成社會有用之才。 另外各種體育政策或個性化標語, 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 培養終身體育的理念。 高校體育場館的紅色政治類墻體文化的傳播,進一步深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2.2 具有激勵凝聚作用
高校體育場館通過在明顯的位置設置激勵性、 彰顯個性的標語或者圖像, 能夠促進鼓勵師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獲得身體健康和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從而培養終身體育的習慣; 另一方面, 對于學校競技性的專業隊隊員來說,能夠激勵運動員更加刻苦地訓練, 從而促使競技水平進一步提高。 比如在醒目的位置設置關于動作技術細節要求的標語, 無時不刻的提醒運動員, 能夠幫助運動員不斷地改進技術動作。 還在比賽時, 不僅激勵運動員充滿斗志, 賽出優異成績。 所以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設置對于普通鍛煉者和專業訓練隊的隊員都能夠起到激勵促進的作用[3]。
另外, 高校體育場館會設置清晰的比賽目標和團隊凝聚力的標語, 特別在團體的項目中, 能夠無時不刻的灌輸給運動員團隊集體的理念, 增強運動員的團隊集體榮譽感。只有一個隊伍擁有團結一心, 強大的凝聚力, 才更有利于取得優異的成績。
2.2.3 具有榜樣示范作用
高校體育場館通過張貼本校體育明星照片或者以榮譽室的形式展示本校獲得的體育榮譽, 能夠讓本校師生獲得很大的榮譽感, 有些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而有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 最終形成一個非常濃厚的本校體育文化[4]。 進而激勵全校師生能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形成一個良好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 對于學校的運動隊隊員, 能夠激勵他們奮力拼搏, 向優秀的運動員學習, 刻苦努力訓練, 為本校爭光。
2.2.4 具有美化環境作用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無論是以體育橫幅還是展板圖畫實物、 或者是刷 (嵌) 式還是電子化的方式出現, 都可以作為高校體育場館的一種重要的裝飾品[5]。 充分利用體育場館內外的空白處, 使用不同的載體進行裝飾, 能夠讓高校體育場館的裝飾不會顯得太單調, 體育文化氛圍得以提升。 從而通過視覺感官讓學生對體育場館產生深刻的印象,更加主動積極進入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
2.3.1 墻體文化宣傳載體及不足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具有強大的宣傳引導作用, 應當利用好這些載體積極宣傳體育鍛煉的作用價值, 促進越來越多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引導培養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達到體育人口要求標準。 通過調查研究, 目前各高校體育場館的墻體文化建設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發展, 大多數空間都屬于空白狀態或者被其他方式侵占。 另外在體育場館已有的墻體文化中, 大多數是以橫幅、 展板、實物或鑲嵌式墻體的形式來構建, 隨著科技的發展, 各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建設應該與時俱進, 相應的增加滾動板報、 電子顯示屏等設備來傳播, 這也是很多高校體育場館所缺失的。
2.3.2 墻體文化貫徹教育思想力度不夠
現階段,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 各行各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增高, 而大學生們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不是太高, 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 在這種情況下, 大學生日常生活和社交狀態越來越差。 分析往年的體質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多項數據均處于下降態勢,因此各方呼吁要提高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的時間, 增強身體素質。 通過體育鍛煉改善情緒, 釋放壓力。 但是現階段看來, 學校只有定期的運動會和強制性的每年一測的體質測試, 這些沒有根本地解決學生養成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的問題, 表明學校的體育文化宣傳和建設沒有很好地實施和完成。 高校體育場館的墻體文化對于學生的體育教育思想沒有深入打造, 場地的設置、 管理的專業性、 重視程度都有待提高。 學校要充分利用體育場館內外墻體文化的建設, 推動學校體育事業發展, 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進而豐富學校體育文化。
2.3.3 墻體文化規范化管理缺乏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作為體育場館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 墻體文化的建設最終目的是要宣傳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進一步發揮教育功能。 但是目前體育場館的墻體文化沒有得到重視, 相關部門疏于管理, 導致墻體文化的存在可有可無。 比如當比賽或活動開展時, 就肆意張貼橫幅海報標語, 在比賽或活動結束后, 就不再對此進行管理。有的就是一直滯留在場地, 失去了時效性, 甚至常年老化,損壞了相關建筑或樹木。 或者就是比賽活動結束后, 立即清理了相關橫幅標語, 沒有及時更新其他口號標語, 造成高校體育場館經常缺少相關體育標語或口號, 失去了宣傳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和進一步發揮教育的功能。
2.3.4 墻體文化形式化、 模式化
通過對各高校體育場館的調查研究發現, 墻體文化的展現過于形式化, 有一部分橫幅、 海報或展板內容已經放置了很長時間, 對于鍛煉者的視覺及中樞神經產生倦怠,已經失去了時效性, 長期放置毫無意義。 此外相關墻體文化的元素比較稀少, 只有在運動會或重大活動時, 才會布置相關的橫幅、 海報等裝飾品, 當活動結束時, 就立即銷毀或長期久置。 其他時間段就不再利用相關體育標語或其他方式宣傳體育文化。 這樣就不能長期有效的引導學生終身體育。
另外, 大部分高校體育場館已有的墻體文化元素的內容過于模式化, 存在很多相似和相同的情況。 比如 “我運動、 我快樂” “友誼第一, 比賽第二” 等標語。 這些標語僅能用于裝飾, 已經起不到太大的激勵宣傳的作用[6]。
2.3.5 墻體文化商業化氣氛濃厚
通過調查, 大部分高校經常會有以贊助廣告的形式進入學校體育活動中的現象, 比如舉辦各項的單項比賽, 就有相關企業以贊助的方式拉橫幅, 做各種展板等載體來宣揚此次活動, 其主要目的是宣傳企業自身文化。 另外, 部分高校與校外俱樂部合作或校外俱樂部租賃高校的體育場館做相關體育類培訓, 體育俱樂部會在體育場館一些顯眼位置做出廣告來宣傳自己的俱樂部品牌及相關課程。 從社會經濟角度來看, 能夠促使學校和社會相互交融, 發揮經濟功能。 但是如果太多的商業性的元素充斥在體育場館內外, 將會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及教育引導形成很大干擾,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違背了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存在的根本目的。
通過對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現狀內容分析, 一方面歸總出墻體文化現階段的分類及作用, 另一方面找出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存在的問題。 在環境育人視域下, 以最終培養大學生積極鍛煉的意識和意志品質以及愛國主義情懷等品質為目的, 提出以下建議。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要通過在空間位置、 呈現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造與創新, 能夠讓學生對墻體文化產生印象深刻, 在腦海中長期縈繞, 從而引起受眾的集體認知, 所以宣傳作用是高校體育場館的重要功能和渠道[7]。 現階段高校大部分學生受到學業、 就業等方面的壓力,而且缺乏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 沒有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這與國家提倡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是相悖的。 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 通過體育場館對墻體文化科學有效的建設, 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 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進而增強身心健康。例如 “攜手新征程, 成就人生夢想”、 “奮斗有我, 孜孜以求, 提高專業素養” “每天鍛煉一小時, 快樂學習每一天”這類體育標語或者體育明星的照片以及榮譽榜, 通過墻體文化的展示和宣傳, 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增強身心健康。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教化引導功能, 它通過在宣傳功能的基礎之上, 進一步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的思想, 保證學生能夠積極科學地參加體育鍛煉。 如, 可借鑒健身廣場中的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民族團結一家親” 等黨建政策標語、 民族文化標志的做法, 全方位展示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8]。 又如, 在各大高校體育場館的武術體育館經常出現“以武術精神做事, 以武德修養做人”, 深刻體現出體育運動的精神內涵。 再如, 2008 年我國舉辦的北京奧運會, 其中就有一個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的體育標語, 這一體育標語對于北京奧運會的宣傳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而且能夠增強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9]。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相關管理部門的支持, 因此加強建立完善的墻體文化管理體系十分必要。管理體系包括管理方式、 運行機制、 發展觀念等多項內容。這些內容能夠決定工作的思維, 促進工作內容的創新, 管理方式要求科學精準有效。 管理部門要制定適當的標準,規范服務內容, 正確引導工作的展開。 提高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使用效率和設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如要保持墻體文化的時效性, 增加創新性。 內容要緊跟時代潮流,改善學校體育場館體育標語的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現象。 通過研究墻體文化內容與學生鍛煉及教育的關系, 及時更新增加相關內容, 進一步提高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理念以及養成不怕困難的意志。 此外, 對于墻體文化傳播的載體方式, 也要適當增加和創新, 比如滾動板報、 電子顯示屏等設備, 這樣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目光, 進而增加傳播的廣度與深度。
當代中國高校大學教育以知識和技能教育為主, 大學生主要從事腦力勞動, 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 競爭壓力和職業壓力, 在身高體重持續上升的同時, 體質卻在持續下降, 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10]。 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基礎成分, 是大學生所處文化氛圍中接觸最為廣泛的文化種類之一, 在高校文化育人過程中產生著有形或無形的影響。 因此, 在充分發揮體育場館對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引導和宣傳作用的基礎上, 實現育人功能。 比如高校體育場館內外通過結合 “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 或者體育明星堅韌不拔, 積極進取的正能量的形象, 給大學生樹立一個良好榜樣, 促進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同時增加體育時事新聞類的墻體文化, 對外來校園體育墻體文化要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充分發揮鼓動性的優勢, 以各種載體,各種形式構建體墻體文化, 來引導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 進而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和觀念。
此外要配合育人和紅色文化等要素同時傳播, 讓高校大學生通過體育鍛煉獲得參與感和獲得感構建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 同時讓大學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 將個人層面的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植根于校園體育文化這片熱土, 全面提升思想道德品質。
總之, 各高校在體育場館墻體文化建設過程中, 應該形成一套嚴格的管理體系, 包括載體的使用與創新, 內容的更新以及后續的維護, 都應該加以詳細地列出標準。 在科學管理體系基礎上, 讓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在高校大學生中最大化發揮出宣傳引導的作用, 實現育人功能。 讓越來越多的學生真正喜歡熱愛上運動, 擁有健康的體魄,積極向上的心態, 堅強的意志品質, 優秀的愛國主義情懷。
綜上所述, 在環境育人理念下, 通過加強墻體文化宣傳引導作用, 建立完善墻體文化管理體系, 實現墻體文化育人功能, 進一步推進高校體育場館墻體文化的建設。 從而增強學校體育文化的氛圍, 促進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引導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 同時可以培育學生積極向上, 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以及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