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莎 王安治 高永奇
(1.寧夏師范學院 寧夏固原 756000;2.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湖北十堰 442002)
大學生是社會中擁有較高學識的群體,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同時,人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問題,女大學生同樣需要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和困擾。一旦生活中出現情感挫折、備考迷茫、工作難尋、畢業不順等狀況,女大學生在各種壓力的推動下,就極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近年來,瑜伽作為一種適合初學者練習的既修身又養性的運動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女大學生的追捧和青睞。出于減肥塑形、減少壓力和焦慮或提升自信心的目的,瑜伽已成為現代女大學生推崇的運動健身項目之一。
“瑜伽”一詞源自梵文“yug”,意為統一、聯結或聯合。早期的瑜伽是一種內省和冥想的練習,主要用于祭祀儀式。它最早出現在古老的印度教《吠陀經》中,這是最古老、最珍貴的印度教經典。瑜伽在《吠陀經》中被定義為“軛”。“軛”是連接兩種動物耕地的農具,含有駕馭的意思。古印度人認為,人只要有欲望,就如同一匹難以控制的野馬,馴服野馬需要極高的技巧。因此,這個詞逐漸從對動物的控制演變為對人思想的控制和培養[1]。在印度,人們相信通過練習瑜伽可以擺脫輪回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將與宇宙達到合一;堅持不懈地練習瑜伽,輪回的種子將被燃燒,心的主體會被征服,一切阻礙將消失[2]。
通過知網數據庫檢索主題詞“瑜伽”“女大學生”發現,與瑜伽和女大學生有關的文獻資料共有255篇,在2017—2023 年的6 年時間中,與瑜伽運動干預對女大學生影響的相關文獻共54篇,本文從這些文獻中選取3 個研究方向:瑜伽對女大學生情緒的調節、瑜伽對女大學生抑郁的影響和瑜伽對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排除其他領域的文獻,最終選取14 篇文章作為主要參考文獻進行論述。該文依據所查文獻對瑜伽對女大學生的干預效果進行歸納分析。
楊嵐[3]對華東師范大學53名女大學生進行了為期18 周的瑜伽運動干預。研究結果表明,瑜伽對女大學生自卑感、抑郁、焦慮、強迫狀態、疑心病癥等情緒穩定性因子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尤其對負罪感影響顯著,但對自主性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瑜伽鍛煉對提高女大學生情緒穩定性具有積極影響,是提高女大學生情緒穩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陸蘭票[4]選擇瑜伽流派的哈他瑜伽作為本實驗的干預因素,探討8 周的哈他瑜伽對不同氣質的非體育專業女大學生情緒調節的影響。結果表明,哈他瑜伽對緊張、憤怒、抑郁、精力、恐慌和自我相關情緒有調節作用,但對調節疲勞作用不顯著。李雅[5]對揚州大學非體育專業健美操選修班的56名女生進行了為期12周的哈達瑜伽教學實驗,發現瑜伽對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的整體狀況有積極影響,并有改善效果。情緒調節自我效能的各個維度不同。劉靈馨[6]對西南交通大學女大學生進行了為期12周的瑜伽訓練干預,得出結論:女大學生的心理彈性在情緒調節對幸福感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活動來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心理彈性水平可以增強幸福體驗,瑜伽訓練干預有助于提高女大學生的幸福水平。孫賀[7]對天津體育學院40名非體育專業女大學生進行了柔韌素質和情緒調節的實驗測試,發現為期14 周的哈他瑜伽訓練項目的干預,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學生的情緒調節效果,降低緊張、憤怒、自我相關情緒維度得分,顯著提高精力維度情緒得分。
張俊指出,目前女大學生抑郁率為30.20%,不同年級女大學生抑郁發生率存在差異,低年級抑郁率與高年級相比較樂觀。根據不同的人口特征分析,城市戶籍女大學生比農村戶籍女大學生更容易患抑郁癥。女大學生睡眠質量越差,就越容易抑郁。瑜伽運動干預可以有效改善女大學生抑郁情緒和睡眠質量水平[8]。為了探索瑜伽對女大學生抑郁癥的干預效果,馬慧[9]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實驗干預,共18 周,每周2 節課。通過SDS 抑郁自評量表對女大學生進行評估,結果表明,瑜伽對女大學生抑郁癥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實驗組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在軀體化、抑郁、焦慮、恐懼因素方面表現出較大改善。雖然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強迫癥和精神因素方面沒有統計學意義,但其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患有抑郁癥的女大學生更適合通過練習瑜伽來達到治療效果。陳繼艷[10]將60 名女大學生分成3 組對其進行了研究(20 名沒有參加瑜伽練習的普通女生、20 名每周參加一次瑜伽公開課的大二女大學生和20名參加一周3次瑜伽練習的瑜伽協會女會員),為期16 周的瑜伽教學實驗結果表明,每周參加3次中等強度的瑜伽練習對女大學生的抑郁傾向干預效果最明顯。
宋林董[11]選取西安體育學院15 人進行12 周的阿斯湯伽瑜伽運動干預,每周干預三次,得出研究結論:阿斯湯伽瑜伽運動干預能降低女大學生的體重、體脂百分比、內臟脂肪等級,提高女大學生的肌肉適能,使上肢和下肢肌肉最大力量增加,增強核心肌肉耐力,有效提升女大學生的柔韌素質和心肺耐力水平。傅芳香[12]用17周的舞蹈瑜伽練習干預,測試實驗前和實驗后健康體適能和心理健康各項指標。發現實驗組體重、BMI和腰圍顯著降低,肺活量和仰臥起坐成績顯著提高,坐位體前屈和閉眼單足站立成績顯著提高,由此得出結論:17 周舞蹈瑜伽教學能有效提高女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吳品葉[13-14]指出,哈達瑜伽練習對學生柔韌適能的發展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心肺適能發展、肌肉適能提高和身體成分改善,能促進學生健康體適能的發展。大眾健美操結合瑜伽練習有利于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發展,運動方案效果顯著,可以作為學生健身項目。孫賀[15]通過14周的哈他瑜伽訓練計劃干預發現,瑜伽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學生的柔韌素質,表現為坐位體前屈測試指標成績的顯著提高。韓宗萍[16]發現瑜伽練習對女大學生閉眼單足站立的靜態平衡能力有顯著影響,平衡能力提升較大。瑜伽練習對身體柔韌性素質有顯著影響,并有很大提升。
前人實證研究表明,瑜伽干預能夠改善各種心理和生理問題。體式的練習能夠改善肌肉骨骼和心肺功能,自主調節呼吸練習能夠改善肺功能,平衡自主神經活動可以降低焦慮水平和壓力相關障礙。冥想有助于減緩所有的精神躁動,進一步減少焦慮和抑郁情緒[17-20]。
綜合近年來關于瑜伽與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學者分別從不同的瑜伽流派出發進行探討,其中哈他瑜伽的干預方式最為普遍,可能是因為比較適合初學者練習,又能夠讓人保持平和的心態,有助于緩解壓力。因此,未來研究可以針對研究對象的年齡特點和當下熱門瑜伽流派的潮流,進一步豐富瑜伽研究成果。學校可以考慮將瑜伽納入心理健康課程,加強師資力量,培養專業教學能力強的瑜伽教練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