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俊
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基本要求,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積極探索高校創業教育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加速推進創新創業是激活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浙江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視為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圍繞創新創新教育生態體系建設進行了新一輪的積極探索。
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式發展。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從完善創新創業環境、加快平臺建設、政策支持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就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而言,也從注重學生就業轉向關注創新能力發展,浙江省也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支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創新創業教育逐漸上升為一種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浙江傳媒學院、浙江樹人學院、溫州大學等為代表的高校創業學院,基于內涵式發展理念,逐漸構建起了綜合性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家國情懷、法治道德和社會問題相結合,將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作為創業教育的最高目標,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浙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方向發生根本性轉變。
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化發展。伴隨著創新創業教育逐漸回歸到內涵式發展,浙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走上了專業化、規范化的建設道路。對浙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97所高校中,有超過半數高校(49所)設置了獨立的二級學院(創業學院)或獨立的職能部門;有42所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為必修課;88所高校在大一和大二均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在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之外,有47所高校還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方向的選修課;教學方式則涵蓋了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小組討論、模擬實踐和網絡課程等??梢哉f,浙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逐步實現了系統化和規范化發展,構建起了高質量的高校創業教育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精準化發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樹立精準化、個性化的創新創業培養理念。調查的97所高校8525名學生數據顯示,有40.02%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豐富能滿足需求”,39.31%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構建了多層次的課程體系”,38.73%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與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結合緊密”,有40.54%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夠為自己的創業實踐“提供周全的配套服務(咨詢、指導等)”。對603名教師的調查發現,53.57%的教師認為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建立了多層次的課程體系”,56.05%的教師認為學校為“為自主創業學生提供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通過構建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結構、個性化的課程體系,實現分階段精準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
打造“數字+雙創教育”辦學新模式。數字技術能夠打通高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橋梁,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以及與企業的合作。數字技術支持在線研討會和模擬創業活動,可以讓高校學生身臨其境,參與到“創業活動”中。浙江大學推出“創業教育e行動計劃”,通過數字化共建共享校內外創業教育優質資源,推動共享資源的應用,構筑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數字技術的引入,提高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各方的參與度,讓創新創業教育更加多元化,也提高了教師及學生的滿意度。在對浙江97所高校的調查中發現,有73所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接入了網絡課程,有83所高校在創業教育中引入了模擬實踐?!皵底?雙創教育”的實施,構建起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新模式,豐富了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提升了創新創業教育質量。
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數字分析平臺。學生創業活動需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全程服務與支持。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借助數字技術收集學生的創業活動,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學生的創業需求,根據學生不同發展階段,提供滿足創業需要的學習規劃和知識基礎。浙江高校在這一領域進行了一定的嘗試與探索,通過數字校園建設滲透到創新創業教育領域,通過學校數字平臺更深層次的分析影響學生創業認知發展、創業實踐效率的內在機理。高??梢酝ㄟ^數字平臺統計分析學生的創業計劃,可以及時發現高質量的創業項目,有利于高校制定出更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案。
培養具有數字素養和數字能力的人才。隨著浙江加快布局數字經濟,全省對人工智能、數字科技和軟件工程等方面的數字人才需求急速增長。比如杭州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蘊含了更多數字領域的創業機會。浙江高校高度重視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培養具備數字素養和數字能力的人才,厚植“數字土壤”、涵育“數字生態”;立足浙江優勢特色產業,培養一批懂技術、有情懷、有擔當、有能力,面向未來產業的數字化人才,為浙江數字產業發展貢獻了力量,也為浙江數字領域的創業活動增添了活力。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貫通培養。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會貫通,構建多層次,分類別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化發展。浙江大學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貫通培養,打造了18門專創融合特色示范課程,建設覆蓋100余門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并納入學生培養方案及學分管理體系。探索出了適合學生所學專業、符合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將其貫通在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貫通,有助于學生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創業過程中,實現對創業教育的“精準支持”。
創新創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協同并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要對接產業發展需要,加強與行業、企業的聯系,打破高校和市場之間的壁壘,激活多主體創新創業效能。根據產業發展方向,高校和市場主體共同制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完成實踐教學的過程。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探索出了“面向中小微企業創新‘行業協會+’產教融合范式”的做法,構建了以行業協會為紐帶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模式。浙工貿還與浙江創意園、溫州市知識產權服務園等園區共建了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與園區企業共同開發相關課程,企業與學校互聘“導師和老板”,實現了師資力量的協同,建成了產教協同發展的高校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實現了人才鏈與產業鏈的對接以及教育資源與產業資源在鏈條上的雙向流動。
創新創業教育與科技創新雙向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是實現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更加注重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科學技術,將科學理論與技術應用及實現引入培養過程,鍛煉學生的科學素養。浙江的很多高校都成立了院校共建的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實踐基地,組建了大量的“創業咨詢師服務團”“雙創報告團”等,能夠深入了解市場及企業的創新需要,可以為企業提供創意設計、研究開發、檢驗檢測、標準信息、成果推廣等技術咨詢服務,推動了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