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蘭艷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管理不僅能實現財政資源合理分配,完善支出標準體系,發揮監督管理職能,而且能更好地達成年度目標和發展計劃,健全預算績效管理,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政府財政撥款,主要支出包含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個方面。單位預算編制要以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和履行部門職能需要為依據,優先確保重點支出以及保障改善民生的投入,遵循收支兩條線,統籌兼顧、效益優先的原則。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精細化科學化應用還未全面開展,因此需要優化預算管理思路,從科學化角度出發,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推進監督考核機制、規范預算收支編制;從精細化角度出發,落實“三全”理念、關注數據精準性、明確預算支出標準。全面提高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為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優化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價值
在財政改革不斷深化的大環境下,國家出臺新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會計制度得以統一。在新會計制度下,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實現適度分離,預算會計按照收付實現制對預算收入、支出、結余進行核算,形成決算報告,單位各項現金收支業務實現“平行記賬”,既要進行財務核算,又要進行預算核算,二者相互鉤稽,形成全新會計模式。優化預算管理是適應國家財政改革的必然趨勢,是提高單位預算管理意識的重要手段。單位通過預算管理,一是有利于明確預算職責,發揮主體責任作用,完善監管機制;二是有利于統籌結余結轉資金,有效盤活存量資金,避免資金閑置和沉淀;三是有利于優化支出結構,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行政運行成本,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四是有利于推行預算公開,確保財政資金安全,營造公平公正的財務環境。
利用科學化精細化預算管理,可以發揮公眾監督職能,有效約束和監督單位工作人員行為,避免貪污腐敗現象發生,提高單位經營管理水平;可以分解整體預算目標到各個部門和人員,細化和量化預算指標,監管預算經費支出進度,確保預算執行效果,為預算績效評定提供可靠依據;可以強化部門溝通交流,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完善預算績效獎懲機制,激發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員工潛能和創造力,為單位提供人才保障,為預算管理賦能。
提高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科學化思路
一、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首先,構建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制度是預算管理得以全面推行和落實的基礎保障,是規范和約束預算管理行為的依據。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本單位預算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確保預算執行落實到位。一是明確預算管理職責,確保職責清晰、責任落實到位;二是確定預算編制依據和原則,確保預算編制科學合理;三是明確預算編制方法,做好預算編制前期準備,進行收入和支出預算編制;四是規范預算審批并分解流程,強化預算執行、監督、控制、調整機制;五是明確決算和績效考評工作,對預算執行過程和完成結果實行全面的追蹤問效,逐步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績效評價制度;六是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穩步推進部門預算信息公開,高度關注輿情反映,主動解惑釋疑,發現問題及時糾偏。
其次,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管理工作需要遵循全面性、完整性原則,提升戰略管理能力,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單位依托一體化平臺可以從整體角度出發,在預算編制時充分考慮單位組織架構、單位職能、政府采購、單位資產配備等內容,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單位預算系統和國庫集中電子支付系統有效銜接,能夠實現動態預算監管,可以對單位各項支出進行嚴格控制,防止預算超指標,進而有效減少預算執行中的徇私舞弊、貪污腐敗現象,有效維護財政資金安全。通過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做到編制有精度、約束有力度、執行有法度,深化預算體制改革。
二、推進監督考核機制
首先,強化預算監督管理。這是確保預算編制得以有效執行的重要手段。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門大力配合,統籌監管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方向,對預算執行進度、費用支出方式等進行有效控制,從而使預算管理更加科學精細。在采購方面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明確采購方式,規范采購流程,從而減少采購成本、提高效率,確保采購過程的公平性;在資產管理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資產管理納入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監督各部門資產配置、使用及處置等情況,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完善資產數據精確性;在財務管理方面強化預算管理監督職能,細化財務管理工作,量化部門職能工作,對單位車輛、人員、資金使用進行監督管理,適時引入科學化管理系統,提升預算監督效率和質量。
其次,完善預算考核機制。這是確保預算編制得以有效執行的重要保障。預算考核是對預算執行效果的評價,科學合理的預算考核機制能夠激發單位人員預算管理積極性,為預算順利落實提供保障。一方面,預算考核分為基本支出考核和項目支出考核兩個方面,前者以預算支出率為主要衡量標準,同時結合支出結構合理性進行考評;后者需要明確預算績效指標,綜合考慮產出、效益和滿意度,對預算執行效果、項目可行性和財政資金利用情況等進行考評。另一方面,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理念。推進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緊密結合,形成預算編制有目標、目標執行有跟蹤、執行結束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管理方式,從而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完善預算考核機制。
三、規范預算收支編制
首先,加大預算編制專業化培訓。預算管理的基礎是預算編制,預算管理人員是否專業關系到單位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編制需要明確預算管理人員,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一方面加強專業素質培訓,要掌握相關法律法規,要具備信息化管理能力,滿足財政一體化平臺的操作技能要求;另一方面加強專業能力培訓,要積極參加財政部門組織的預算編制課程,學習最新預算編制內容和方法,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認真整改;另外,各單位領導要提升對預算編制的重視,了解和掌握開展預算管理的意義及重要性,從頂層保障預算編制工作順利開展。
其次,明確預算編制科學化方法。預算編制的起點是確定方法,預算編制方法是否科學關系到單位預算編制的可執行性和精準性。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編制需要結合上級財政預算,考慮單位實際情況和具體職能,合理進行預算編制。一是建立預算編制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圍繞財政預算從單位角度出發明確預算編制方法,如零基預算、滾動預算、增量預算等;二是為了減少預算偏差,單位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N上N下”相結合的預算編制方法,精準確定單位預算目標;三是完善項目庫建設,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將預算支出以預算項目的形式納入項目庫管理,各部門提前做好項目申報、評審、審核入庫等前期工作,形成項目儲備,預算編制時從項目庫中挑選預算項目,建立先項目后預算的管理模式。
最后,落實預算編制具體化指標。預算編制的重點是預算指標,指標項目是否合理關系到單位預算編制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編制要細化預算指標,通過預算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部門和人員,形成具化的操作指標。第一,在編制年度預算計劃基礎上,進一步編制季度、月度預算,完善預算管理體系,明確短中期預算目標;第二,可以對各項目預算指標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判斷其時效性、均衡性,壓減一般性支出,保障重點項目和政策的支出,保障維持部門正常運轉和履職的必需支出,從源頭上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第三,加強指標結余結轉管理,加大資金清理和整合力度,對于資金使用效益低、預算執行率低的指標項目,減少次年預算安排規模或取消預算項目,統籌支出方向相同、功能相近的同類指標,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
提高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精細化思路
一、落實“三全”理念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要實現精細化管理,需要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從單位整體角度出發統籌內部各項人、財、物資源,對各項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確保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用,進而提升基層行政單位公共服務能力。一方面,預算管理范圍涉及單位運轉各個環節和全部過程,具有全過程特點,預算管理包含事前預算編制、事中預算執行、事后監督考核,是一個動態閉環管理系統。另一方面,預算管理需要全部職能部門和全體人員共同參與,具有全員性特點。預算編制階段,需要掌握不同部門和崗位的工作開展情況,明確費用支出情況,并以此作為部門預算編制的依據,確保預算編制科學合理;預算執行階段,需要各部門按照崗位職責落實預算管理,跟蹤支出進度,強化過程監管,減少預算執行偏差,確保預算指標得以完成;預算考核階段,需要提高主體責任意識,落實獎懲制度,確保預算管理目標有效達成。
二、關注數據精準性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應采用各種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數據精準性,夯實基礎數據。首先,加強對部門機構編制、人員、資產等基礎信息的搜集,利用信息技術和財務一體化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強化信息透明,有效減少因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預算松弛;其次,合理選擇預算編制方法,對比分析優劣,結合上級要求及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最優方法;再次,在預算管理中引入聯合基數法理論,確保收入支出等預算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有效減少預算松弛現象的發生;最后,健全內部審計機制,成立審計小組,對數據精準性進行調查核實,指導和督促整改,從而提高預算數據精度。
三、明確預算支出標準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建立科學、合理、規范的預算支出標準,推動實現預算精細化管理。一是以國家相關預算支出標準為基礎和依據,結合本部門主要職能活動及重點項目等情況,制定單位預算支出標準,對各項支出進行分類管理,包括辦公費用、人員經費、項目專項費用等。二是完善審批流程,設定審批權限,強化主體責任,按照“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對費用支出進行控制審核,強化預算執行監管,確保各項標準落實到位。三是制定采購標準和方式,規范采購行為,健全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預算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對貨物類、工程類、服務類等項目采用不同購買方式,包括招投標、競爭性談判、詢價等。同時,在實施采購計劃、確定采購需求、組織采購活動、履約驗收等重點環節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依法依規開展單位采購貨物和服務活動。四是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利用一體化系統實現動態監管,利用數據分析處理技術設立預算預警機制,強化預算約束力,當預算超支時預警系統及時做出提示,提醒預算管理人員控制預算支出,有助于降低單位行政成本,有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有助于形成良好廉政風氣,符合我國建設集約型政府的目標。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精細化和科學化對提高預算管理水平、提升單位管理效率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單位應該從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推進監督考核機制、規范預算收支編制、落實“三全”理念、強化數據精準度、明確預算支出標準幾個方面對預算管理進行優化,為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經營管理轉型奠定基礎。(作者單位: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綜合技術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