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劉攀
摘?要: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國家對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高職創新創業課程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數量少、內容滯后、同質化、重實踐、輕思想、長期游離在專業課程教育體系之外。根本原因是忽視了創新創業課程的“專業背景”。該文將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教育結合起來,在“互聯網+”背景下,從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構建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創融合”的“金課”建設策略。
關鍵詞:高職教育;測繪地理信息;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專創融合;金課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86
0?引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教育”的浪潮已經深入到職業教育領域。2018年9月,《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對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現階段要培養創新創業技能型人才,構建符合高職特色的現代創新創業職業教育體系。而人才的培養需要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逐步淘汰“水課”,建立符合高職特色的創新創業“金課”,是當下高職教育應該關注的問題。
1?研究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的專創融合課程建設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專創融合課程建設體系。王新文,張瑩等提出構建專創融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袁蕾,李瑩以產教融合為背景開展高職院校專創融合課程建設研究。王永釗等建立了階段式的專創融合實踐教學體系。
(2)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價值取向。楊昌盛以高職鞋類專業為例建立了“三段三進”式專創融合培養模式,黃鐵蘭,陳君浩等指出專創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黃鐵蘭等以高職測繪專業為例討論了創新創業團隊建設。劉攀以“崗課賽證創”一體化方式建立專創融合課程體系。曾馨探討了專創融合的價值取向以及問題對策。張弛等提出了專創融合的“多元價值論”。
(3)專創融合師資建設體系。彭海雄等提出專創融合師資建設的策略與方法。
(4)專創融合在具體課程中的改革,章慧成以《工程制圖》課程為例嘗試專創融合教學改革。黃鐵蘭等以《遙感技術及應用》為例,建立專創融合課程體系。
(5)課程評價。潘玉昆指出了建立專創融合課程的評價體系的重要性。
2?構建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創融合”金課的必要性
高職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存在諸多問題。創新創業課程開設數量少且內容滯后,針對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業類的創新創業課程就更少。大部分高職院校僅作為選修課開設,覆蓋率較低,且教學內容也不及時更新滯后。其次,創新創業課程同質化現象嚴重。不同專業開設同樣的創新創業課程,忽略了創新創業的專業背景。同時,現行的創新創業教育普遍在“創業”內涵理解上存在誤區,一些高校將其理解為培養創業者的教育,注重創業實踐活動的指導,忽視了對學生的創新精神、思維意識的培養。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忽視了專業教育的影響,脫離專業背景的創新創業課程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利用“互聯網+教育”實現資源共享,以學生自主進行“個性化”學習為目的,構建“專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金課”,是解決目前高職創新創業課程困境的有效方法。
3?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創融合”金課建設路徑
3.1?優化“專業+創業”復合型創新創業課程師資隊伍
(1)建設專兼結合的多元化高質量師資隊伍。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專兼職導師制度,借助企業導師力量,形成學科教師-校內創業導師-企業創業導師三級一體化的專兼職導師隊伍。
(2)確保專業教師與創業教師的教育與培訓。借助企業的資源優勢,開展對專業課教師的教育培訓,與企業導師、實訓學生形成共同成長的培育體系。
3.2?形成覆蓋人才培養三階段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成長體系
(1)形成“專創融合”創新創業“金課”理論體系。構建“三段式、四模塊、多項實訓穿插”的結構形態。即“基礎課-專業技術課程-專創融合課”三段形式;分為“文化基礎知識”(通識課程)、“專業基礎知識”“創新創業知識”“拓展選修知識”四大模塊,并穿插“頂崗實習”“綜合實訓”。
(2)形成“課賽一體”創新創業“金課”實踐體系。將創新創業大賽融入日常綜合教學和綜合實訓中,形成院級、省級、國家級三級選拔機制,構建“課賽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圖2?專創融合實踐體系建設
(3)形成“互聯網+”創新創業“金課”成果培育體系。建立創新創業大賽與測繪技能大賽成果培育機制,鼓勵學生將成果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形成論文、發明、實體成果在全校推廣。
3.3?實踐推廣
由創新創業部門結合教學系部將教師和學生成果總結、實踐、推廣、改進,形成良好的成果培育機制。
4?主要創新
4.1?實現與企業零距離
借助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優勢,深化產教融合,突出企業資源優勢。一是通過頂崗實習強化專創融合實踐成果;二是借助企業人才優勢,打造校內-校外專兼職創業導師團隊,有效解決專業教師缺乏創業經驗,創新創業教師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困境;三是依托企業技術支持,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創業實訓基地,為“雙創”教育提供項目實施場地。
4.2?實現與真實工作過程零距離
課程依據企業的規范化項目流程進行。學生在企業實習中,可以感受企業文化,熟悉新技術、新工藝,適應工作流程和規范,獲取實際工作經驗,強化崗位實踐能力,發現創業機會。
4.3?實現與創業成果零距離
借助“互聯網+”完善創業成果形成的“最后一公里”。建立“金課”成果培育體系。將課程和實踐產生的創新創業想法和項目進一步培育和打磨,通過項目篩選-團隊支撐-提升孵化-政策服務-互聯網支持,真正完成創業過程,鞏固創新創業“金課”的教育成果。
5?結語
開展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融合建立“專創融合”課程體系,是解決創新創業課程在高職專業教學體系“兩張皮”現象的根本方法。現行的創新創業課程數量、質量以及“同質化”的教學方式,造成了高職創新創業課程開展效果受到了影響,已經不能適應高職院校“高素質、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本文以我院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為樣本,通過企業崗位調查,調整測繪地理信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互聯網+”背景下提出構建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業+創業”復合型創新創業“金課”課程體系,從目標、內容、結構、師資隊伍以及實施途徑提出策略及建議。
從理論意義層面豐富了不同專業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成果。從實踐上可以依托企業背景和資源開展創業實踐,對于減少創業者風險、提升就業率、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積極性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EB/OL].(2018091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5331962.htm
[2]王新文,張瑩,閆紹惠.專創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探索[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4(3):2428.
[3]袁蕾,李瑩.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專創融合課程建設研究[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5(4):4547,55.
[4]王永釗,程揚,李麗軍.職業院校專創融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2,43(8):2832.
[5]楊昌盛.高職鞋類專業“三段三進”式專創融合培養模式探討與研究[J].西部皮革,2022,44(15):5760.
[6]黃鐵蘭,陳君浩,朱騰.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高職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4)::9294
[7]黃鐵蘭,高照忠,曾麗波.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建設探索與實踐——以高職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12):112114.
[8]劉攀,王倩.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崗課賽證創”一體化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9):7981.
[9]劉攀,王倩.“互聯網+”背景下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崗課賽證創”一體化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8):102103.
[10]曾馨.高職專創融合課程建設:價值向度、問題及對策[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7(3):47.
[11]張弛,趙良偉,李蔚佳.高職院校專創融合的多元價值、實施困境與模式構建[J].教育與職業,2021,(9):5056.
[12]彭海雄.高職院校專創融合師資隊伍建設困境與突圍路徑探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2,(3):132136.
[13]章慧成.高職院校工程制圖教學中專創融合教育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22,(5):115118.
[14]黃鐵蘭,朱騰,魏志安.專創深度融合的高職《遙感技術及應用》課程改革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24):5456.
[15]潘玉昆.職業院校專創融合課程教學模式有效性評價研究[J].數碼世界,2019,(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