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永月
摘 要: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而農業科技是促進農業發展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需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模式,從而將農業效益整體提高。文章簡述了當下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分析了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技推廣模式;問題分析;推廣策略
引言: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持續完善的農技推廣模式,這就需要相關人員明確促進農業發展的關鍵途徑,包括農業科學技術的創新、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以及實用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尤其是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來說,其對于強化農技推廣與加速農業科技技術創新進程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也是實現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重要基礎。這就要求相關人員應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背景下,基于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內容的明確分析存在的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及時制定并落實農業技術推廣策略,進而奠定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1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1.1產學研相互結合
作為高校、政府以及企業相互結合的基本形式,產學研的相互融合真正實現了高校研發技術、企業落實技術以及政府推動背景下轉化實驗成果的技術推廣應用目標[1]。我國對于農業的發展極為重視,農業類大學數量相對較多,而大學正是負責培養出更多農業技術人才的主要基地,通過研發具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特點的一系列先進農業技術,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政府則為農業大學提供了諸多發展資金,提供了更多激勵大學生在農業研究領域研發技術的政策條件,是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2];企業則是將高校所研發出的各類農業生產技術進一步落實的核心,通過將各類技術實際推廣到農業生產過程中,促使我國的農業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
1.2示范基地建設
農業新技術與新品種的研發是示范基地所承擔的主要任務,其也是所研發出的新型農業技術進行實際實驗的主要區域。通過示范基地可將新型農業技術的應用優勢予以全面展示,讓使用人員能夠切實地看到研究成果所帶來的重要價值,并以示范基地為主體推廣傳播新技術與新品種,為高新技術的全面轉化奠定基礎[3]。技術推廣、科研開發等皆是示范基地的主要功能,并承擔了部分科研人員的集中培訓責任,為農業生產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基礎條件。
1.3農業生產合作
此種模式基于農戶合作真正實現了農業生產規?;c品牌化的發展目標,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轉化與集中推廣。當下農村區域以個體農戶為主,而對于個體農戶來說,影響農業技術應用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無法形成技術應用集體,使得實際的生產過程極為繁瑣,獲得的最終利潤相對較低[4]。而所推廣使用的農業生產合作模式則包含了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等多種形式,集中整合了個體農戶,促使農業生產綜合實力全面提升,保證了農產品的獲取利潤,并為農業生產技術的大規模推廣與應用奠定了基礎。
2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
2.1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農業技術推廣可以幫助農民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方法,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通過技術推廣,農民可以學習到更加科學、精細的耕作、種植、養殖和管理方法,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和作物特點的品種,減少損失和浪費,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經濟效益。
農業技術推廣可以向農民介紹新型的農業設備、農機化技術和自動化管理系統,如噴灌系統、精準機械噴施肥系統、高效山地收獲機等,這些設備和技術可以提高農作業的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改善生產環境和安全狀況。
農業技術推廣還可以幫助農民了解農業生產標準、環保要求、產品質量監管等知識,提升生產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技術推廣還能與當地農業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技攻關,創新農業技術,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2.2促進其他產業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還可以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采用了節水灌溉技術的農田可以節約水資源,從而提高當地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使用了現代化農業機械的農田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生產速度和質量,從而促進物流和加工業的發展。此外,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購買種植材料、農業機械設備等,農業與物流、加工、銷售等產業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2.3改善農民生活條件
技術推廣能夠幫助農民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增加收入來源,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同時,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還能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和安全狀況,提高生活質量。
2.4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
通過技術推廣,農民可以了解農業生產標準、環保要求、產品質量監管等知識,提升生產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
3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3.1技術推廣需求資金仍然不足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支持條件,資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也是維持先進農業技術長期推廣態勢的重要前提。但當下為推動農村農業發展進程,需求大量資金用于展開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首要工作[5]。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來說,農民收入的提升以及居住環境的改善是戰略實施成功的重要反映,因此會將大量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但實際上,只有讓農民具備發家致富的基本能力,才能夠獲得更高質量的工作環境,切實解決當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較為緩慢的主要問題。
正是由于農業生產技術推廣的資金需求無法滿足,使得相應的科研工作展開效率不高,進而影響到了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對于鄉村振興戰略來說,其中的農業技術推廣所圍繞的主體為農民,這就需要強調農民對一系列技術的實際掌握情況。但由于農民在未經集中技術培訓的前提下,使得自身的農業生產技能水平以及核心素養難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
3.2農業技術推廣力量相對較為薄弱
在科研與推廣人員年齡普遍較高的條件下,老舊思想過多,導致科研隊伍整體缺乏活力,這也是年輕人不愿意加入科研團隊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新生力量,使得科研團隊新專業知識的融入效果較差,諸多先進技術的推廣工作想要確保落實效果相對較為困難。再加上政府所提供的科研與推廣資金不足,無論是在設備設施的供給還是在人員配備方面均難以達到預期要求,這也是導致整體技術推廣力量極為薄弱的主要原因。
3.3完善體系缺失
對于農業生產技術來說,無論是其研發、推廣還是最終的使用均需要完善的體系支持,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相關人員更關注最終的研發效果,忽略了配套生產技術系統完善的重要性。而想要保證相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落實效果,就需要提高對配套支持體系完善的重視。但由于受到部分區域經費不足與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重視程度較低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配套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難以保證落實效果,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表現出了諸多缺陷,進而影響到了農業技術推廣的順利性。
3.4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缺陷
是否有配套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決定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部分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其在基礎建設方面存在著諸多缺陷,例如道路坑洼、配套信息化設備設施嚴重缺乏等,影響了大型農業器械長途運輸效果,以及先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及時性。
4 農業技術推廣建議策略
4.1將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
對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來說,其對于資金的需求量相對較大,這就需要政府提供全面的財政支持以滿足推廣工作對經費的實際需求。相關部門需及時出臺并落實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應用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資金能夠做到??顚S茫瑢⒃O立的專項資金全部投入到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資金的使用需要確保全程的透明化與公開化,時刻接受來自群眾的公開考核與監督。對于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來說,更需要走到田間地頭展開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基于技術推廣的專項資金能夠滿足更好地展開推廣工作的相關需求。通過將網絡設備的進一步完善,同樣能夠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優勢,加速技術的推廣進程,進而進一步提高技術的推廣效率。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背景下,同樣需要強調文化振興的重要性,融入更多的新技術與新理念達到農村快速轉型的目的,讓農村的文化發展充分發揮其激勵農村經濟進步的重要優勢,并以此作為全面提高農村居民文化水平的基礎。該環節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民對于先進農業技術成果的接受程度,為順利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奠定基礎。
4.2強化推廣力量
對于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技推廣工作而言,強化推動力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激勵制度,二是引進專業農技人才。具體而言:
第一,建立并完善激勵制度。需要明確的是,激勵制度的建立與當前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有直接關系。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來說,他們對于從事技術推廣工作態度不積極的主要原因,在于技術推廣工作環境相對較差以及工作并不體面,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高校畢業生攀比心理較為嚴重以及不能吃苦耐勞等嚴重問題。針對此種情況,首先需要解決人員心理和情緒問題,建議政府提供給青年人更多投身于農村農業工作更多地鼓勵條件,并由農業高校牽頭為學生開設與心理方面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相關課程的過程中建立選擇農業專業就需要適應工作環境的正確認識,為農村的經濟發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然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管理者或主要領導,需要針對人員特點建立相適宜的激勵制度和措施,并充分落實好里面的每一項內容。過程中,激勵條件和程度需要有具體的量化標準來衡量,因此,激勵制度的建立需要有考核制度來支持。作為管理者,要明確崗位責任并落實考核制度,促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整體效率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針對推廣人員展開定期培訓同樣極為關鍵,要求推廣人員需對先進科技以及技術研發的動態予以充分掌握,讓推廣人員充分發揮自身的溝通優勢建立與農民之間的緊密聯系,完善專業化的推廣隊伍,加速新技術與新品種全面推廣應用的速度,進而奠定農業生產效率整體提升的堅實基礎。
第二,引進專業農技人才。這里所說的“專業農技人才”,是指具備比較豐富工作經驗的成手,要求他們擁有較高職業素養,綜合能力強,這一群體在實際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要遠遠大于高校畢業生。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技推廣模式的構建與應用,以及推廣效果的不斷增強,需要在高質量人力資源支持下來實現,不僅要求專業人才擁有良好專業技術能力,更要具備長遠發展眼光。從這個角度看,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專業農技人才引進要求還是十分苛刻的。
4.3將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一步完善
農業技術推廣離不開完善的推廣體系支持,相關管理部門以及各區域政府均需要提高對農業技術推廣環節的重視,為促進技術推廣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支持條件。對于政府部門來說需要強調對于推廣隊伍進行集中整合的重要意義,強化推廣隊伍的建設,并需要充分利用鄉鎮所設立的技術推廣站以及服務中心的技術推廣優勢,及時落實相應的管理措施,將推廣人員的素質水平整體提升;縣級部門則建議在不同鄉鎮設立技術推廣點,并需要為推廣點配備合適的技術推廣工作人員,定期展開推廣工作相關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工作。如此,即可在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全面落實的前提下,讓農民一旦遇到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問題,即可在第一時間與專業人員取得聯系,獲取技術正確應用的指導條件?;趯I的講解方式即可促進農業技術應用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進而將農業技術的作用優勢予以充分發揮,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
4.4 提供配套設備
農技推廣即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咨詢服務等,把應用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活動。過程中,必然會涉及硬件設備使用問題,比如,在普及漁業科技成果和技術時,需要有相應專業設備做支持(進排水系統、過濾設備等)。所謂配套設備,即能夠滿足農技推廣要求和提升技術普及效果的專業設備,并且,要保證設備數量充足。除專業設備外,公共設施建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它們通常具有較強“兼容性”,這與其基礎性特征相分不開。隨著信息化進程持續推進,農業發展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必然越來越強,相應設備設施功能與種類也將獲得極大豐富,這就意味著,原先設備設施會被淘汰,為了增強農技推廣效果,推廣站工作人員和主要管理者要充分重視配套設施問題,給新技術應用創造有利條件。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強化建設,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保障條件。而想要將農業技術的推廣質量與效率進一步提升,提供給農民更多地發展社會保障條件,就需要培育更多的職業農民,在科學的技術引導條件下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主力,實現傳統農業至現代農業的轉變目標,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倩,張文俠,肖玲,黃小娟,孫紅梅.新時期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需求的調研及分析[J].基層農技推廣,2021,9(12):79-84.
[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全國十佳農技推廣標兵”2021年度資助項目人選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報,2021(10):53.
[3]莫廣剛,周雪松.基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技推廣隊伍建設的思考[J].農學學報,2021,11(07):112-118.
[4]楊梓煊,周后卿,余文琪,曹陽,佘思敏,周鳳春.鄉村農技推廣人才的調查與思考——以湖南省邵陽市為例[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1(05):40-42.
[5]湯國輝,黃啟威.高校、科研院所參與農技推廣創新服務的融合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21,22(02):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