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紅
摘要:文言文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發揚民族精神、培養民族自豪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文言文的形式與我們日常的語言有很大的不同,高中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教師應更加重視文言文教學,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此,本論文旨在探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建立有效的高中文言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 文言文? 教學模式
引言
以往的高中文言文教學以傳統的灌輸方式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語言文學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學習需要的新教學方法。文言文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培養學生的文化感情有著積極的作用。[1]
一、利用多媒體資訊科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將文字轉換成視頻。多樣化的動畫形式能引起學生的關注,這樣的教學理念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在高中階段,教師在教學文言文的同時,可以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在互動和溝通的同時,感受到文學語言的魅力,從而在舒適和諧的氣氛中,達到更好的文言文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達到深入學習的目的。[2]
三、增加閱讀興趣,克服對閱讀的畏難情緒
文言文保存了幾千年的語言文字文化,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覺得有困難。因此,提高高中學生閱讀興趣能促使高年級學生逐漸克服對文言文學習的畏難情緒。具體來說,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向學生介紹文藝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語境,特別是課文,使學生逐漸擺脫畏難情楮。教師可以運用“寓言”和“歷史故事”進行文言文教學,使學生充分理解參與,高效學習。
結語
根據語文高中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具體內容和方向,教師應通過語文工具書和語文高中課程注釋,引導高中生理解語文相關詞匯的意義,掌握文章的具體內容,不斷提高語文閱讀能力。[3]因此,在明確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現狀的基礎上,高中語文教師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桂波.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價值的實現[J].祖國,2016(20):188-188.
[2]吳珊.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價值的實現思考[J].語文課內外,2018,000(007):49.
[3]李維堂.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價值實現研究[J].祖國,2017(7):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