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蘭
摘要:水資源是人類基本的生存要素,也是不可再生資源。農業發展離不開水資源,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用水率,減少水資源浪費?;诖耍疚膹墓澦喔鹊闹匾院凸澦喔燃夹g要點兩方面,探究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節水灌溉;水利工程;農業
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而我國水資源分配不均勻,整體呈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狀態,農業大省大多集中在西北部,導致水資源供應和需求不匹配,嚴重制約著農業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不斷加大水利工程建設,研發節水灌溉技術,以提高農田灌溉中水資源的利用率,使農作物得到充分灌溉。因此,節水灌溉對我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需進一步加強對該技術的研發和探究。
一、節水灌溉技術概述
農業是我國的根本產業,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而農業技術水平決定了農業的發達程度,農業技術受市場、制度、研究、農民接受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結合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節水灌溉技術的出現對農業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說,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一直以來限制著農業的發展,而節水灌溉技術在結合水資源需求和供應情況的基礎上,對降水和土壤含水量進行技術整合,把水源充分利用起來,滿足了農作物的生長需求。通過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農作物實現高產,推動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進入21世紀,農業生產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構建現代化農業被提上日程,農業生產技術成果轉化后,可促進農業產量的激增,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節水灌溉技術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進而促進我國農業整體可持續發展。
二、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性
(一)有效節約水源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基數大,對水資源的需求大,但我國水資源總量卻不多。因此,節水和高效利用成為水資源使用的重要途徑,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水源環境保護,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在水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節水灌溉技術應運而生,并受到廣泛關注。節水灌溉技術是一種先進的農業技術,融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了創新性的灌溉方式,在保證滿足農作物生產用水的同時,有效減少農田灌溉的用水量,有效促進農作物生產。節水灌溉技術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保護了生態環境。
(二)保護農村區域的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良性的生態環境會促進經濟發展,惡劣的生態環境則會對經濟發展形成制約。因此,必須保護好農村區域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傳統農田灌溉使用的是大水漫灌的方式,雖然操作簡單,能夠滿足農作物的用水需求,但嚴重浪費了水資源,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采取節水灌溉技術后,水資源得到有效節約,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
(三)提高農民收入
農業技術的提高,不僅能促進農作物高產,還能增加農民收入。國家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研發了各種先進的技術,都是為了提高農民收入。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土地生產效率,進而有效推動區域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四)促進農業發展
“三農”問題是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解決的關鍵在于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糧食是民生大事,提高糧食產量既能增加經濟效益,又可促進社會穩定。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問題,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節水灌溉技術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技術,可高效利用水資源,提高灌溉效率,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利于農業生產總值的提高,促進農業發展。
(五)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增長
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政府加大力度開展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工作,充分激發內在潛力,在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以農田灌溉技術為例,農田灌溉和農作物生長不匹配、分配不均勻等,導致農田灌溉技術的應用價值降低,不利于對水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危害生態環境。加強節水灌溉技術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實現農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
三、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類型
(一)低壓管道輸水技術
低壓管道輸水技術是一種新型灌溉方式,其不同于直接放水灌溉,而是通過埋設在土壤中的管道輸水灌溉,能夠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提高灌溉效果。同時,該技術還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優勢,只需采用普通的塑料管道灌溉即可。具體表現在:第一,只需用一點水就可以灌溉大面積的土地;第二,低壓管道代替傳統的動力引水灌溉,節省了電力資源,降低灌溉成本;第三,低壓管道輸送技術便于農民操作,使灌溉更加便捷、快速。
(二)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建立在傳統技術上,摒棄了傳統的大水漫灌技術的弊端,實現了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該技術主要借助低壓管道,把水源輸送到農作物的根部,讓每一滴水都被農作物吸收,從而充分滿足農作物的水分需求,實現水資源節約利用,且成本較低。因此,滴灌技術被廣泛應用,受到農民的喜愛。
(三)渠道防滲技術
農田灌溉過程中,水資源運輸會出現很大損耗,這是由于出現了滲漏。滲漏會增加水資源的浪費,降低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因此,需采取科學的方式防止滲漏。節水灌溉技術一大突出優勢就是防滲效果好,首先對渠道土壤進行檢測和觀察,采取抹光、換基、壓實等技術修建和完善渠道,對水資源滲漏進行預防和治理。其次,采取化學灌漿的方法在渠道和渠道之間施工,即把特定的無機或有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制成溶液,用化學灌漿泵輸送溶液到各渠道間,溶液可以起到消除土地之間的空隙、減少土壤滲水率的作用。最后,用混凝土澆筑建構渠道的底部,防止輸送水源的過程中出現開裂或滲水的問題,進而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達到良好的節水效果。
(四)微噴灌技術
微噴灌技術的節水、節能效果更好。該技術將微型噴頭安裝在毛管上,根據農作物不同階段的需水程度進行灌溉。在運行時,通過壓力將水從毛管中噴灑出來,灌溉到農作物和土壤上,實現精準灌溉,可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提高灌溉效果。同時,微噴灌技術依靠機械動力和自動化技術實現,具有較高的技術優勢,可提高灌溉水平,減少勞動力。由于微噴灌技術的精準性高,可以根據農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土壤透水性、水資源總量等因素,調節水量和灌溉強度,所以對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該技術還能避免過度灌溉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防止土地鹽堿化,使土壤保持水土,有效促進節水灌溉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四、實施節水灌溉的技術要點
(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不同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類型和功能不同,所以在建設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對農村地區的農田情況進行考察,了解農田的土壤結構、土壤成分、土壤吸水性等,并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以數據為參考,制定和農田相匹配的水利工程建設方案。其次,對當地種植的農作物開展調查,了解農作物的種類、生長條件、需水情況等,并進行記錄和分析,從而因地制宜地開展水利工程。這樣有利于減少水利工程不匹配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大限度提高當地農業發展潛力。同時,防止水資源浪費和流失,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有力幫助,比如,施工區域的土壤密度較小,滲水率較高,在實施節水灌溉技術時不應采取滴灌技術,而應根據當地的水資源情況,對灌溉體系進行優化,從而提高灌溉效果,促進農作物生長。
(二)嚴格把控工程質量
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對農業具有重要影響。只有保證高質量的水利工程,才能促進農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具體而言,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和水利工程建設要求進行操作,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保障建設質量。同時,應使用符合標準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從根本上控制工程質量,并積極更新施工技術,使水利工程建設更具科技化和高效化,進一步提高農田灌溉效率,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提升農業生產自動化水平。
(三)健全灌溉管理機制
水利灌溉在水利工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灌溉工程是一個綜合性工程,技術類型多、涉及范圍廣、結構復雜。對此,要想實現灌溉工程的有序運行,首當其沖的就是對灌溉管理機制進行優化和創新,制定科學、合理的灌溉管理機制,要對農村地區的土壤、氣候、環境等因素調查和考證,掌握相關數據信息后,確定土壤的滲水率和吸水率,并結合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需求,選擇合適的灌溉方法,充分保證灌溉系統運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使農田得到充分灌溉。同時,應根據農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和氣候狀況,合理調配、統籌灌溉水量和實施灌溉的時間。這樣既能節約水源,促進農作物健康生長,實現對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整體把握,為后續灌溉工作提供參考。此外,選擇質量較高的灌溉工具,比如閥門壓力表、流量表、輸水設備等,以保證灌溉效果。為了避免灌溉工具性能下降,可以安排技術人員定期維修和保養,一方面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為農田灌溉提供有力支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四)合理鋪設灌溉管道
管道鋪設和布置要與農田灌溉需求一致。首先,開展管道鋪設時,技術人員要先全面了解灌溉區域,不僅要掌握灌溉區域的大小、土壤情況、管道鋪設要求,還要知道農作物的種類、生長需水量等,提高需水量大的區域的鋪設密度、設立分段管道等,靈活鋪設管道。其次,合理設計管道鋪設方案。根據灌溉區域的水資源供應情況和農田需水量,合理布置管道的數量和密度,盡量選擇承壓能力強的管道,否則很容易由于過大的水壓導致管道破裂、滲水等問題。最后,鋪設結束后要試運行,通水后觀察管道的反應,如果出現異常,應立即優化調整。比如,水壓不夠、無法輸送水源等。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加壓的方法增加水壓,從而實現管道的有效通水。此外,節水灌溉技術大多對農作物根系直接供水,所以,在鋪設管道時,要保證水平高度和農作物根系位置統一,避免位置過高導致水源無法傳輸至農作物的根系。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節水灌溉技術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節約水資源,減少浪費和流失,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固定水土,提高農田的生產效能,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有效提升農業經濟。對此,技術人員要充分認識到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性,詳細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節水灌溉技術,在水利工程中靈活運用節水灌溉技術,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通過節水和高效利用水資源,可以提高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婕.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探析[J].建材發展導向,2022,20(16):181-183.
[2]路永強.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2,53(15):171-173+186.
[3]馬占方.淺談節水灌溉與水利管理制度[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12):85-88.
[4]劉鳳軍.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12):49.
[5]張建國.節水灌溉的主要類型、重要性及技術要點[J].鄉村科技,2021,12(22):124-126.
[6]姚詠梅.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研究[J].山西農經,2021(10):150-151+189.
[7]馬曉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措施關鍵思路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17):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