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丘東海 邱自力 周勛輝

[摘要]為了提高口腔內科學實驗課程教學效果,對現有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探究改革后的實驗教學效果,探索提高口腔內科學的實驗課程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方法:利用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發放實驗課相關內容讓學生進行預習,掌握實驗課程學習相關理論內容,課前預約實驗室進行臨床情景模擬小視頻拍攝,課上連線臨床進行遠程臨床平臺觀摩臨床病例零距離教學,課中教師示范后進行仿頭模實操訓練,通過課堂翻轉的教學方法進行臨床情景模擬,實操考核采用口腔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標準進行考核,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并及時反饋,課程結束后發放問卷調查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效果評價。結果:學生的學習效果調查問卷在提高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習臨床基本技能,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等方面給予肯定的評價。結論:口腔內科學實驗教學改革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優于傳統實驗教學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遠程臨床觀摩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口腔內科學
口腔內科學是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性、實踐性課程,口腔內科學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口腔內科操作技能,還有培養他們臨床思辨能力,以提高他們的崗位勝任力,為今后他們能順利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基礎。一般來說,口腔內科學的學習過程主要分為理論學習,實操學習,臨床實習這三個步驟,因此實驗課是理論課與臨床之間的橋梁,實驗課主要安排在學校實訓室中進行,然而實訓室與臨床還存在差異,為了能讓學生更貼近臨床,提升學生的臨床綜合思辨能力及崗位勝任力,我院口腔內科教研室開展了遠程臨床觀摩教學結合課堂翻轉教學模式,本文擬就遠程臨床觀摩結合翻轉課堂教學在口腔內科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初步探討。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蓬勃發展,教育教學的信息化也成為教師補充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過去我們主要是通過多媒體播放動畫課件進行教學,而這樣的模式對于醫學生來說讓他們在將來進入臨床的時候很難將臨床與理論聯系起來,因此國內外的醫學教育類的改革也是讓學生更早的接觸臨床的趨勢,而遠程臨床觀摩教學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推手。
遠程臨床觀摩教學是通過遠程觀摩系統將實訓室與臨床診室連接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在實訓室內可通過連接的影像直接觀看到臨床診室的情況,從接診,病史采集,到臨床檢查,診斷與治療計劃的制定,以及醫患溝通、治療過程和術后醫囑。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一個完整的臨床工作流程,不再是片段式的操作流程,可以在學生的腦海里形成一個閉環,口腔內科學是一門臨床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遠程臨床觀摩系統可以將口腔內科學的理論知識與口腔臨床診療結合起來,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實驗課教學的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初由美國引進來的,那什么是翻轉課堂呢?對于它最直白的理解:就是將教室外與教室內的活動進行了調換[1]。其實翻轉課堂的本質意義是:教師將更多自由賦予學生,將知識的傳授轉移到課堂之外,而知識的吸收內化轉移到課堂內,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收新知識,同時讓學生與教師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和交流[2]。傳統的口腔內科學實驗課由教師為主導,教師講授新知識,操作示范,學生依葫蘆畫瓢,被動學習,學習效果差強人意,為了提高口腔內科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激發學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口腔內科學實驗教學質量。
一、教學策略
(一)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推送實驗課相關的理論知識,同學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并設置相關測試題,以便學生自我檢驗學習成效。上傳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核相關的技能操作視頻,讓學生可以先通過標準規范的操作明白實驗的相關內容,同時發布相關的臨床案例要求學生根據通過預習內容小組間相互討論,最終制作成PPT進行病例討論。
(二)課前預約實驗室進行臨床情景模擬小視頻拍攝。
以5人為一小組的形式,課前預約口腔臨床實驗室進行臨床情景小視頻的拍攝,要求學生要先寫好拍攝的腳本,角色的分配,拍攝道具、拍攝時長的控制。這對小組間組員之間的信任與配合,組長的領導力及執行力都充滿了挑戰。通過拍攝臨床情景小視頻這一任務,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三)遠程臨床觀摩教學法
傳統的口腔內科學實驗課主要是教師通過教師講授,模型示范及通過示教系統示范規范操作。比如,開髓術操作示范,往往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往往只是簡單重復操作過程,并沒有真正掌握口腔內科學操作技術的要領,在進入臨床實習后不能夠理論聯系實踐,缺乏崗位勝任力。而遠程臨床觀摩教學,會在課前將病例先發給學生,以齲病為例,課前先讓學生通過X線片及口腔檢查進行診斷及治療計劃的制定;課上讓學生進行觀察臨床醫生的整個接診流程,請學生們注意觀察和記錄臨床醫生操作過程的步驟,有疑問的地方可直接連線臨床醫生進行解答,在邊操作邊示范,邊提邊學習,更能調動課堂氛圍,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再與臨床醫生連線結束后再進行課堂病例討論,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對于該病例的診療過程提出哪些不足或是否有更好的治療辦法,以及對治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四)實操演練
在遠程觀摩結束后,教師通過單向多媒體系統進行再次的操作示范,學生按小組分角色利用仿頭模進行實操演練,有醫生、助手、護士,教師巡回指導。操作結束后,各小組分別對實操過程的注意要點進行講解,教師進行補充點評。
(五)翻轉課堂教學法
翻轉課堂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3],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本研究以小組病例匯報,結合課前拍攝的情景模擬視頻及遠程臨床觀摩的案例,提出臨床案例的診療計劃,每個小組匯報過程中其他小組可作為“醫生”或“家屬”的身份進行提問或者質疑。通過這種形式的討論和交流,將口腔內科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及時反饋總結
為了能夠保證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實驗課的期末考核根據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核標準對每個學生進行考核,進行考核的項目主要有口腔檢查,離體牙二類洞的預備,橡皮障隔離技術,實訓考核過程嚴格執行口腔執行助理醫師考核流程,不僅要求操作技術標準,同時注重操作過程中的醫德醫風,愛傷意識及無菌操作意識,嚴控每一個考核環節,現場打分,及時查缺補漏。
二、教學效果反饋
口腔內科學實驗課結課后發放了“遠程臨床觀摩結合翻轉課堂在口腔內科學實驗課的評價表”,對3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見表1)。調查結果可表明所有的學生認為遠程觀摩課結合翻轉課堂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86.7%的學生認為能增強他們的自學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96.7%的學生覺得口腔內科學實驗課教學改革后可提升他們的臨床操作技能,83.3%學生認為可以提高他們的臨床思維;幾乎80%的人認為可以增強他們的臨床病例分析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接近80%的人認為本次課程還增強了他們的團結合作能力,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學人文素養。
三、討論
遠程臨床觀摩平臺是基于遠程臨床觀摩系統網絡平臺,可以把多媒體教室,一體機和臨床診室等信號進行整合,使得基于此系統的各方可以用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溝通,實現校企合作,資源共享。
口腔醫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作為一名口腔醫生不僅需要有扎實的理論還要有過硬的口腔基本操作技術。口腔內科學是口腔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內科學中的齲病、根尖周病、牙周病是在臨床中的常見病,是學生步入臨床最早且最常接觸的疾病,因此如何更好的將理論聯系實踐顯得非常重要。遠程臨床觀摩平臺通過信息網絡能夠將臨床與課堂連線,可以讓學生更早一步的接觸臨床。早接觸臨床更容易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特別是通過臨床案例從問診到口腔檢查,影像學檢查和診斷、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療過程。學生可以通過臨床工作流程來學習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計劃的制定,這樣更容易理解理論知識,不再只是通過一些圖片和動畫來展示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同時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在臨床觀摩過程中通過觀看醫生與患者的診療過程有利于塑造學生的醫德醫風,培養良好的醫學人文素養。
遠程臨床觀摩平臺還能打破空間的限制,特別在過去三年由于疫情影響取消了見習課,遠程臨床觀摩平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臨床病例見習的機會。臨床觀摩教學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困難。例如,如何選擇遠程臨床觀摩教學的病例,病例既要與口腔內科學教學標準符合,又要能夠讓學生能夠充滿興趣。當然我們可以通過建設一個口腔內科學遠程觀摩病例資源庫來改善現狀。
目前大多數的口腔醫學教育都以講授為主,而口腔醫學的知識都與臨床聯系緊密,僅靠講授為主的課堂,學生都是被動性吸收,往往不能夠很好的將理論內化與實踐相聯系,這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影響[5]。翻轉課堂教學將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放到課前學習,學生需要提前預習了解學習的目標及要求,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因為理論知識已在線下完成,課堂的目標可以設計得與臨床工作內容更為貼近,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解決分析臨床問題的能力,提升崗位勝任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學生需要通過自主學習,并與同學之間的相互有效溝通及協作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通過課前學習,小組討論,方案制定,到課堂上的展示匯報,課后的總結反思,這對他們的自學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協作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四、結語
本研究通過遠程臨床觀摩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課前自學理論知識,課上通過遠程臨床觀摩系統貼近臨床,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體會“醫”與“患”,采用口腔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標準進行考核,課后進行點評并發放問卷進行反饋總結。在整個教學過程,都以臨床工作流程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本次口腔內科學實驗課的教學改革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了他們臨床思辨能力,提高了他們口腔內科基本操作技能。塑造了他們良好的醫德醫風,培養他們的無菌操作意識及愛傷觀念,提升他們溝通及團隊協作能力,獲得學生的一致認可。因此我認為遠程臨床觀摩教學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值得在口腔醫學實驗教學中進行推廣的。
參考文獻:
[1]LAGEMJ,TREGLIAM.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000,31(1):30-43.
[2]英特爾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zalez.聚焦教育變革——2011中國教育信息化峰會上的講話[EB/OL]中國教育新聞網,http://www.jyb.cn/ad/news/.2011-10-09.
[3]袁圓,耿慧慧,隋東莉.病例研究教學模式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8):596-598.
[4]莘曉陶,程嘉澤.翻轉課堂在留學生口腔頜面外科教學中的實踐和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14-15.
[5]iddel J,Jhun P,Fung CC,et al.Does the Flipped Classroom Improve Learning in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J].J GradMed Educ,2017,9(4):491-496.
作者簡介:
徐麗(1989.08-),女,漢族,福建南平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口腔內科學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
丘東海,(1974-)女,漢族,福建龍巖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婦產科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
邱自力 (1982.04-)福建泉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口腔內科學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
周勛輝(1986.10-),男,漢族,福建泉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口腔醫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