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青萍
摘要:當前人們越來越重視汽車安全和環境保護,而將輕量化技術應用到汽車工程中,可以起到減輕車重、節能降耗、保障安全的作用,因此汽車輕量化技術得以廣泛應用。本文重點對汽車工程中常用的輕量化技術進行了論述,主要包括開展結構優化、使用輕質材料、革新制造工藝、優化連接技術等四個方面,展望未來汽車工程輕量化技術的發展前景,以期能進一步助力汽車工程輕量化技術更新換代,促進車企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輕量化技術;結構優化;輕量化材料;汽車工程
DOI:10.12433/zgkjtz.20233604
汽車工業的發展,推動了汽車及相關配套產業的進步,我國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開展汽車輕量化技術研究,不僅能夠實現節能、減排、降耗的目的,還能大幅度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和使用經濟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進步,高強度鋼、鎂合金、鋁合金、碳纖維材料等輕量化材料的大規模應用,為汽車開展結構優化、降本增效提供了可能,各大車企都在大力發展汽車輕量化技術,以便提高自家汽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一、輕量化技術概述
(一)輕量化技術的概念
在現代汽車工業設計理念指導下,應用高強度材料強化車身剛性和安全性能,優化車身結構,盡可能地減少汽車不必要的材料,降低汽車的整備質量,提高燃油車的燃油經濟性(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降低污染和能量損耗。
目前,汽車輕量化技術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使用輕質材料,如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等;二是革新制造工藝,如采用熱沖壓成形工藝、一體化壓鑄工藝;三是進行結構優化,如有限元分析、局部強化設計;四是優化連接技術,如采取激光拼焊、鎖鉚與自鎖鉚技術等。由于汽車車身骨架及金屬件重量較重,目前對汽車的輕量化設計主要靠采用輕量化材料,從而降低整車自重。
(二)輕量化技術在汽車工程中的應用現狀
車企對汽車輕量化技術十分重視,紛紛投入資金開展研發,比如,沃爾沃的籠式車身,使用了19%的輕量化鋁合金框架減重吸能,既減輕了車輛自重,還充分保證了駕乘人員的安全。由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為了提高車輛的續航里程,一些汽車行業十分重視汽車輕量化技術,比如,比亞迪汽車的平臺輕量化和模塊化技術已經成熟。
(三)應用輕量化技術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汽車整體性能
通常,在汽車上應用的輕量化材料具有質量輕、性能好的特點,這樣會提高車輛零部件的耐磨程度和使用壽命,結合現代汽車先進的裝配工藝,能夠大幅度提升車輛的整體穩定性。
2.有助于降低汽車各類成本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新車研發、車輛制造等會耗費其大量費用,通過增強車身結構剛性,可以減少某些非關鍵材料,避免車輛生產過程中的材料浪費,從而幫助車企節約成本。對于用戶而言,車身自重更輕,所需的燃料(電量)更少,使車輛的行駛里程增加,從而使用車成本更低。
3.有助于減少生態環境污染
傳統汽車尾氣排放會對大氣造成污染,即使是現在的新能源汽車也會產生污染,只不過新能源汽車的能源結構將污染端轉移了出去。隨著市場上的汽車保有量增加,為了降低汽車行駛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可以通過使用輕量化材料和技術減輕車輛自重,降低油耗,減少車輛尾氣排放量。
二、汽車工程輕量化技術的技術路徑
(一)結構優化技術
結構優化技術就是針對汽車原來的車輛結構,利用計算機輔助工程(CAE)進行仿真設計,進一步優化拓撲結構、車身尺寸、車身形狀等,在不降低車身剛性的情況下,提高車身結構的承壓能力,保證車輛的行駛安全。
1.汽車拓撲設計優化
在汽車工程輕量化技術研究中,汽車拓撲結構設計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后續的結構設計都要在此基礎上展開,汽車企業在汽車設計時就會對其結構進行多輪優化,去除冗余的結構,對車輛空間、零部件等進行結構優化,從而得到拓撲結構的最優解。然后在此基礎上,調整車身的材料分布、結構形狀和整體外形等,經過模擬試驗后,設計出符合車輛行駛安全的車身結構。所以在車身輕量化設計上,必須在開展拓撲設計時引入特定算法,精心設計汽車結構,既要保證汽車的結構安全,又要有效降低汽車覆蓋車身之后的風阻,讓汽車發動機發揮出最大效能。比如,某汽車對控制臂進行拓撲設計優化,優化前的汽車前控制臂質量約7.5kg,拓撲設計優化后減重2kg。再如,某汽車對車輛前門進行拓撲設計優化,將鋼制車門內板換為多材料分塊式車門內板,減重比例可達22.8%。
2.汽車外形優化設計
在汽車拓撲設計優化的基礎上,優化設計汽車外形,可以進一步提高汽車的經濟性(續航里程)。通常,汽車外形優化設計需要考慮最終成形的產品外觀是否優美,外觀漂亮的車身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同時,還要考慮汽車整體結構的受力狀態,通過應用輕量化材料,或者應用有限元法、參數形狀優化法等對車身幾何結構進行重組,減少低負荷部位的材料使用量,不僅能減輕車輛自重,還能讓汽車的車身整體均衡、協調、好看,降低行駛過程中的風阻。
3.汽車布局優化設計
汽車布局優化設計,優化汽車的整體結構或局部結構,強化汽車保留的重要結構部位,從而保證車身的剛性。所以汽車布局優化設計是要在整體框架下,優化重組部分冗余結構,強化主體框架結構,比如,在汽車上取消車架,采用承載式車身,可以有效減輕汽車自重。再如,針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可以使用前置前驅布局的汽車,減少傳動系統部件和發動機的能量損耗,降低汽車自重。
4.汽車尺寸優化設計
尺寸優化是對汽車的板厚、梁截面等尺寸優化,應用輕量化材料,使應力均勻分布,減少耗材使用量,降低汽車的整體車身重量。一般來說,使用線性彈性尺寸優化方法可以優化汽車零部件,應用數值優化算法則可以優化車身結構,保證車身的剛性、韌性和吸能性等。比如,對汽車保險杠進行薄壁化開發,傳統保險杠的壁厚約為3mm,重量約為4~5kg,使用改性PP材料后,保險桿壁厚為2.5mm乃至更薄,可以減重15%~20%,保險杠的重量將降低到3.2~4.25kg。
(二)應用輕量化材料
不管采取哪種汽車輕量化技術,都必須與輕量化材料搭配,才能達到“1+1>2”的效果。現階段,剛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等輕量化材料在汽車上應用較為廣泛,這些輕量化材料不僅能提高車輛的整體性能,還能降低汽車的生產成本。
1.高強度鋼的應用分析
國內外對高強度鋼的定義和劃分標準并不統一,但是通常將屈服強度在210~550MPa的鋼材稱為剛強度鋼,在210MPa以下的鋼材稱為軟鋼,高于550MPa的鋼材被稱為超高強度鋼。與普通鋼材相比,高強度鋼具有價格便宜、吸能性好、結構強度高等特點,將其運用到汽車的關鍵結構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汽車車身結構的強度,如底板梁、頂蓋橫梁等地方通常會使用超高強度鋼。高強度鋼還具有韌性較好的特質,容易沖壓成型,焊接和涂裝非常方便,可以利用汽車現有的生產線對其進行加工生產,不用增加額外的投資,高強度鋼通常會被用在車門板、頂蓋等地,用于提升車輛的剛性強度。
2.鋁合金的應用分析
相比剛強度鋼,鋁合金在汽車上的應用更廣泛。這是因為鋁合金的密度只有鋼的1/3,可以降低汽車的自重,而且鋁合金的吸能性是鋼的2倍,萬一發生碰撞,能夠很好地吸能,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部分豪車甚至將全鋁車身作為自身的賣點之一,如奧迪A8、捷豹XJ等。同時,鋁合金的具有彈性好、耐腐蝕等特點,車輛報廢之后可以有效回收車身,回收利用率可以保持在90%以上。雖然在汽車上使用鋁合金,可以大幅度減輕車輛自重,提升車輛安全性,但是鋁合金的價格比鋼材價格高3倍,焊接工藝復雜,一旦發生碰撞就需要整體更換,從而使得車輛的整體用車成本增加。
3.鎂合金的應用分析
鎂合金作為質量最輕的金屬材料,其密度只有鋼的2/9,具有吸能性強、減震性好、安全性高等特點。20世紀30年代,這種材料被應用到車輛上,在關鍵結構部件使用鎂合金,可以改善車輛的NVH性能。當前,德國是全球鎂合金領域的龍頭企業,汽車中常用的鎂合金零件超過100種,如變速箱殼、儀表盤等。不過,鎂合金材料并不非理想的輕量化材料。因為鎂合金的化學活性強,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燃燒或爆炸,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4.鈦合金的應用分析
鈦合金在汽車制造中可以用作曲軸連桿、底盤、剎車盤等部件,用以提高汽車剛性。雖然目前這種材料主要應用于賽車,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材料價格降低,在汽車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5.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分析
碳纖維復合材料融合碳纖維的穩定性或樹脂材料的耐久性,將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到汽車上,可以降低車身的重量,提高車輛的耐磨性,故而復合材料主要應用于擋泥板、遮陽板等地方。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成本高、周期長、工藝繁,導致碳纖維的總體成本居高不下,但是隨著碳纖維復合材料成本下降和制造工藝改進,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6.工程塑料的應用分析
工程塑料,如PP、PVC、PA等,彈性好,成形十分容易,吸能及緩沖效果好,而且質量非常輕,很多汽車企業將工程塑料應用于車輛中,如翼子板、內外飾件等。隨著模塊化技術和連接技術的進步,工程塑料在汽車行業將得到更多的應用,比如,采取模塊化和集成化技術,工程塑料能夠作為局部框架或嵌件,減少零件使用量,提高裝配工作效率,可以在原金屬件的基礎上減重30%以上。
(三)革新制造工藝
隨著輕量化材料和結構優化技術的應用,在汽車生產上應用熱沖壓成形、噴射成形、液壓成形等制造新工藝、新技術,進一步降低車輛自重,提升車輛的安全性。
1.熱沖壓成形工藝
熱沖壓成形工藝將熱沖壓成形用鋼加熱至奧氏體化,讓鋼材在這個溫度持續一段時間,然后快速轉移到熱沖壓模具中進行成形、淬火、修邊等。通過熱沖壓成形的鋼材,抗拉強度超過1500 MPa,將這種工藝用于生產汽車的防撞梁、加強板,可以減少焊接工序,有效增強車輛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2.噴射成形工藝
噴射成形工藝主要用在各種合金材料成形上,噴射成形既能減少制造工藝,又能提升成形材料的質量,還可以提高汽車企業的生產效率。噴射成形工藝,需要用高壓惰性氣體將合金液流霧化成細小熔滴,在高速氣流下飛行并冷卻,在尚未完全凝固前沉積成坯件。噴射成形工藝一般用于汽車發動機缸體、傳動系統零部件等制造。
3.一體化壓鑄
一體化壓鑄采用大噸位壓鑄機將多個零部件一次壓鑄成型。這種新工藝,不需要復雜的焊接(連接)工藝,將地板、縱梁等壓鑄成型,可以節約焊點(縫),降低成本費用,減輕車身重量。
(四)優化連接技術
隨著輕量化材料和技術的應用,汽車企業將各種材料緊密結合是一項重大挑戰。例如,焊點技術無法將金屬材料、合金材料、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連接起來,這就必須采用新的連接方式,保證汽車車身、框架結構等緊密相連。在汽車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用到各種連接技術,主要由熱連接技術(如MIG焊、激光焊等)和冷連接技術(包括沖鉚連接、卷邊連接等)組成,采用新的連接技術,不僅可以將各種材料緊密相連,還能減少焊點或零部件的使用量,提升汽車的整體性能。但是很多連接技術還要不斷優化,才能將各種材料結合,如塑料與金屬之間的黏連,很可能由于溫差而生產應力和應變,這就要求膠黏劑一定要能契合塑料和金屬的特性,不能因熱脹冷縮造成金屬與塑料脫落。
三、 結語
汽車工程輕量化技術不是對某項技術或材料的簡單拼接,而是綜合運用輕量化材料、優化結構布局、成形工藝、連接方法等,明確劃分車輛的各部件材料,在保證車輛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車身自重,增強車輛的操作性能,提升車輛的經濟性。在節能環保理念的支持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材料和技術的應用更為廣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參考文獻:
[1]趙顯蒙,李長青,張慶霞,等.輕量化技術和材料在汽車工程中的應用[J].機械工程師,2022(10):145-148+151.
[2]張祺.輕量化技術在汽車工程中的應用[J]. 汽車測試報告,2023(07):85-87.
[3]韓萍.汽車設計中的輕量化技術研究[J]. 專用汽車,2023(08):23-25.
[4]王子愷.新材料在汽車輕量化技術中的應用[J].汽車與新動力,2022,5(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