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組織小學生開展語文學科知識探究,掌握豐富的語文學習技能,建立合作學習精神,有助于新一代的小學生早日成為自主學習者。
關鍵詞:小組? 合作? 語文? 高效? 課堂
前言: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中主動思考,積極互動,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態度。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是本文研究的關鍵。
一、科學組建小組,促進小組合作學習
組建科學合理的小組,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彰顯其高效性。
首先,教師要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構建語文課堂中的學習小組。所謂組內異質,就是為了讓不同學習水平、不同興趣愛好和不同學習特長的學生,在一個小組內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全力以赴,互通有無。組間同質,重在打造公平公正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促進各小組能夠開展平等的競爭活動。這樣的小組構建方式,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競爭環境,促進全體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
其次,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化特征進行分組。每一位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語文學科學習成績、個人性格特點、協調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受歡迎程度都不盡相同。在分組時,考慮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4~6人的小組。小組內需要有組長、矯正員、監督員等不同的角色。教師要從學生的差異化特點和小組內的成員角色入手,安排能夠勝任每一個角色的同學組成一組。使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個人職責意識,認真為小組學習質量的提高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分組時,一定要堅持引導和鼓勵的教學態度,肯定學生的付出,表揚學生的進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擁有積極的學習體驗。只有這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長期落實。
二、關注師生互動,促進師生深入探討
語文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積極與學生交流,融入學生的討論,能夠靈活課堂氛圍,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當小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討論方向有所偏差之時,教師可以融入學生的討論,幫助學生規范討論的方向,明確解決困難的方式,突破合作學習的瓶頸。合理的引導和有效的點撥,能夠啟發小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快速轉變自己的思考思路,用更加合適和高效的方式深入探討學習問題。教師也要通過師生互動,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盡可能發散和延伸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入手深入討論,從而訓練思維,提高語文學科學習能力,促進文本教學目標的高效實現。更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交流,用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反思,給予學生肯定,讓學生在未來的每一次合作學習活動中都能夠自我監督,發揮自己的優勢,補足自己的短板。像在講解《漢江臨泛》這首唐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唐詩所營造的情境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交流。有的小組因為一個字的發音問題開展了小組討論,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拿出字典查一查,快速解決小問題,將更多的合作學習時間放在關鍵問題上,提高其合作學習效率。
三、開展多元評價,寬容接受學生問題
點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教師都是班級教學活動的領導型人物,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未來的學習方法。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知學生的差異,接受學生的不足,寬容對待學生當前所出現的問題,及時做出積極正向的評價,讓學生能夠帶著健康的情緒融入到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
在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組織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小組內部相互點評。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是十分熟悉對方的,也了解各自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組內成員的互評,有助于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功能。有的小學生會說自己的小組學習氛圍很好,能力強的同學總是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還有的小組成員說,這次的合作學習任務分配不公平,導致部分同學的任務較多,難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影響了小組的合作學習進度。當小組成員進行組內互評時,有的小學生因為他人的肯定而高興,有的小學生則因為自己拖了小組后腿的表現感到慚愧。推動學生在小組內互評的過程中學會反思,學會總結,有助于學生未來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致力于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在和諧、開放的氛圍中思考學習內容,掌握學科知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正確認知自己的學習行為,建立積極的學習心態,與同伴一起消除學習困難,在語文課堂中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 劉航. 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探析[J]. 學周刊,2022,19(19):139-141.
[2] 呂玉紅. 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 學周刊,2021(3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