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文題 速遞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每一個時代都要設置一個理想,好讓年輕人瘋狂。——羅曼·羅蘭
②一代人只有把自己的現在與自己的過往對置起來,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哈布瓦赫
以上兩句話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初稿 呈現
時代與理想齊飛,奮斗與價值共舞
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 王 淼
國家向上,民族向前,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廣大青年身處時代浪潮之中,只有心懷理想,砥礪奮斗,才能不斷前進,只有在回憶過往中沉淀心智,才能顯現個人價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與擔當。理想之功,在于讓年輕人“瘋狂”。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將理想扎根于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將個人理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在砥礪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黃文秀扎根基層,把理想埋在百坭村的黃土地上,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她一心為民,只身奔赴農村基層,她踏過田間地頭,走遍泥濘山路,一步步走出了百坭村的未來藍圖,為上百戶貧困家庭點亮希望的燈盞。黃文秀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建設之中,以自身的奮斗詮釋了青年的責任與使命。“羨子年少正是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正值最好的年華,恰逢大有可為的時代,青年應心懷理想,腳踏實地,實干奮斗,雖圖南未可料,但變化有鯤鵬,心中有理想,便能在靜默中心懷堅定,便能在無聲中積蓄力量,待一朝羽翼豐滿,揚名于天地間,馳騁在乾坤之中。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未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過往之功,在于讓青年人明價值。
無論我們走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忘初心,心懷過往,才能在時代洪流中實現個人價值。黃旭華心懷過往,用一生踐行了少時志愿,三十年如一日地全心灌溉,使海上的鋼鐵蒼龍煥發共和國的榮光,蔭護華夏子孫;張桂梅心懷過往,不慕名利興教育,為身處命運凜冬的大山女孩傳遞希望與力量,讓稚嫩的新芽成為綻放的鮮花。唯有心懷過往,不忘來時路,才能明曉自己的人生價值,終會在千帆過盡后磨礪出獨屬自己的光澤。
時代的驚濤駭浪卷起一重又一重激揚的浪花,新時代青年當心懷理想,與國家同呼吸,與時代共脈搏,勇立波濤洶涌的時代潮頭,頑強拼搏,砥礪前行,在過往與現實的交匯點上實現個人價值,不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注入新鮮血液,成為新時代擔負民族復興偉大重任的棟梁之材。
秣馬揚鞭,試問何能立馬笑傲昆侖,唯心懷理想,砥礪奮斗,唯心懷過往,不忘來路,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在人生的大道上颯沓如流星,乘一點浩然之氣,快哉千里而見蓮花。
【望聞問切】
1.望其形:文章整體結構完整,大小段錯落,層次較為清晰,但第三段過長,給人一種“上身過于魁梧、下身稍顯纖細”的感覺,破壞了比例協調美。2.聞其言:語言通俗明白,但不夠簡潔凝練,個別語句重復出現,諸如“心懷過往”等表述也不夠恰切,影響了觀點的表達。3.問其癥:敘例之后的分析論證如何才能不流于空泛?如何緊扣材料而彰顯論證的力度與深度?4.切其脈:分論點單獨成段以突出自己的觀點,使文章思路較為明晰,但對材料關鍵詞扣得不夠緊,讀來感覺“脈象”較弱。
升格 展示
青春為理想而狂,價值于對置中彰
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 王 淼
曾幾何時,救民于水火的理想讓一代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拓荒保糧倉的號召讓一代知青毅然奔赴北大荒……歲月流轉,時代變遷,可青春的姿態沒變,熱血的溫度依舊。青年追逐時代理想“但問耕耘”,國家才會向前向上;芳華逝去時將今昔對置,自會發現人生價值在過往的灘涂上熠熠閃光。①
羅曼·羅蘭說:“每一個時代都要設置一個理想,好讓年輕人瘋狂。”以時代理想為方向,不負韶華勇擔當,定會一路朝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時代擘畫了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藍圖,吸引著當代青年一葦以航。看,黃文秀扎根基層,把青春種在了百坭村的黃土地上,她踏過田間地頭,走遍泥濘山路,一步步繪出了百坭村的未來藍圖。在風華正茂的年紀,投身脫貧攻堅的戰場,用一心為民的付出,點亮時代理想的火焰,用默默無聞的奮斗,影響了一個個青年。王煒煒、葛飛、郭子涵……他,他們,在脫貧攻堅的“長征路”上,為無數的貧困家庭點亮了希望的燈盞。“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正值最好的年華,恰逢可為的時代,理應跟隨國家號召,踏上新的征程。②
哈布瓦赫曾言:“一代人只有把自己的現在與自己的過往對置起來,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價值。”的確,前行路上有雨有晴,疲憊時,可將今昔對置以探明價值,在無聲的沉淀中積蓄力量。
忘不了那振聾發聵的提醒: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忘不了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執著于科技興國的理想,在驚濤駭浪中演算數據、修改設計,不問收獲,全心鉆研,伴著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試航,他深藏幾十年的價值昭然天下。忘不了“時代楷模”張桂梅,不慕名利興教育,為身處命運凜冬的大山女孩傳遞希望與力量,讓稚嫩的新芽開出明艷的鮮花。她曾說過:“我人生的價值在于改變了一代人,不管多少數量,只要他們過得比我好,我就滿足了。”是的,過往鐫刻著初心,來路蘊藏著得失。不忘鑒往觀今,才能在發展的灘涂中找尋到個人價值;追逐理想而行,終會在千帆過盡后磨礪出自己的光澤。③
揆諸當下,一些青年深陷父輩提供的物質享受而不思進取,工作學習中怕苦怕累、貪圖安逸,只求過得去,不求做得好,習慣于守住“舒適圈”的茍且,罔顧時代與國家的召喚。長此以往,終將淪為巨嬰,一事無成。
秣馬揚鞭,試問何能笑傲昆侖?不同的時代總會激揚起不同的浪花,青年一代只有與時代共脈搏,與國家同呼吸,才會在過往與現實的交匯點上發現個人價值,在人生的大道上快哉千里而見蓮花。④ ①升格后,將兩則材料的關鍵詞更鮮明地嵌入了標題,讓閱卷老師一眼便知文章中心;開篇開門見山,亮明了觀點。語言整散結合,增強了感染力。
②二、三自然段是文章主體部分的第一個論證層次,扣住第一句名言闡述了自己的思考。與升格前相比,作者采用“寫作材料提供的名句+內涵闡釋”的分論點擬寫形式,以獨立小段呈現,讓表意更加明晰,敘例、議例語言比初稿簡潔準確,理性分析中不失文采。
③四、五自然段是主體部分的第二個論證層次,扣第二句名言展開議論,與前面形成并列關系。“前行路上”“追逐理想而行”等語句暗承了上一層次語意,使整體思路順暢自然。
④原文的最后兩段語意有一些重復;升格后,先加了一段談當下一些青年的現狀,又在結尾段以設問形式強調了青年應該怎么做,回扣了開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