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方 張立勇
“讓學”是教師安排自主學習的課堂行為,學生圍繞導學材料進行主動性的學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感悟。
一、適時讓學,提升自主能力
教師在導入后要留有一段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讓他們通過案例的學習、問題的探討、小組的討論,能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如在學習《數軸》一課內容時,學生通過自學數軸的三要素是原點、單位長度、正方向。畫出數軸,并在數軸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2、-1.5、0、-0.6、1.5、-3.5。學生借助溫度計的觀察,探索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初步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教師要設計由易到難的問題,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去嘗試解決問題,能激發他們的自主潛能,促進他們的主動探究。
二、關注生本,發展交流能力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讓學生聚焦課堂,通過自主閱讀、動手實踐、思考質疑等方式促進學生的主動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分享信息、交流感受、碰撞思維,能形成有深度的理解。如在學習《豐富的圖形世界》一課內容時,教師呈現建筑物的圖片,讓學生從中抽象出幾何體,并說說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學生通過觀察棱柱的圖形,讓學生了解頂點、棱、側棱底面、側面等方面的概念,了解六棱柱有幾個底面、幾個側面、幾個頂點,并能說出棱柱有什么特點。學生通過交流知道棱柱的底面是相同的多邊形,側面均為長方形,側棱的長都相等。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表達、思考,能提升他們的協作意識與交流能力,能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三、培養自主,挖掘學習潛能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力,促進他們對概念的掌握、規律的探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每個學生的思維潛能是巨大的,教師要通過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幫助他們克服審題障礙,讓他們保持自主學習的信心,獲得自覺的體驗,形成主動的學習意識。
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一課內容時,通過分析點的坐標特征,歸納出:點M(x,y)在第一象限,特征為M(+,+);點M(x,y)在第二象限,特征為M(-,+);點M(x,y)在第三象限,特征為M(-,-);點M(x,y)在第四象限,特征為M(+,-)。點M在x軸正半軸上,特征為M(+,0);點M在x軸負半軸上,特征為M(-,0);點M在y軸正半軸上,特征為M(0,+);點M在y軸負半軸上,特征為M(0,-)。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融入“讓學引思”的教學主張,激發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與合作交流,讓學生變得會學善思,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