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紅麗 劉磊
摘要: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內審工作與內控工作是重點。內控與內審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企業的整體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內控與內審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內控能夠為內審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內審也能為內控提供有效的助力。內控工作與內審工作之間不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想要實現穩定且可持續的發展,就要重視內控與內審工作的開展,正確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出內控與內審的作用,通過協調內控與內審工作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企業;內審;內控;關系;措施
DOI:10.12433/zgkjtz.20232113
目前的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企業想要得到發展就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企業在提高自身競爭力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借助有效的管理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內審與內控工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效開展內審與內控工作,能夠提高競爭力。企業所開展的內控工作經營活動與經營行為規范進行合理的管控,確保各項經濟業務順利開展,提高整體經營質量。而內審工作主要是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內審與內控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內審對內控能夠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企業只有明確內審與內控之間的聯系,才能發揮出內審與內控的作用。
一、當代企業內審與內控概述
(一)企業內部審計
對于企業來說,內部審計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具有監督管理的職能。在對企業風險控制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從內容方面來看,有效的內部審計工作方法,能夠掌握企業的經營運行狀況,分析經營活動中潛在的風險,并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化解經營風險。另外,內審工作起到風險預防作用,通過規范經營活動行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降低經營風險。
從企業內審的特征來看,企業內部審計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內審工作宗旨是通過審計工作全面地反映經營活動狀況,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既提高經營效率,又提高經營管理質量。另外,內審計工作具有明顯的獨立性,企業在對其他部門審計時,需要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全面分析,掌握各部門之間的聯系。但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不能受其他部門的干擾,才能客觀地對經營活動評價和審核,充分發揮出審計工作的監督效能。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在管理中具有監督作用,同時具備風險控制的作用。通過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對各項經營活動開展審查,規范企業員工行為,及時發現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對各項危險因素開展分析,規避企業的各項風險,促進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
(二)企業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控、各項工作流程管控、財務管理管控。內部控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招聘、培訓、績效評估、激勵和福利等方面。通過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和職位要求,合理安排人員配置,提供員工培訓和發展機會,激勵員工積極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確保各級管理者和員工按照規章制度履行職責,實現工作有序進行,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內部控制對工作流程的管控主要包括制定規范的工作程序和標準操作流程,確保工作按照既定的要求和流程進行。通過明確工作職責、流程上的審批和監督機制,可以減少工作錯誤和失誤,提高工作效率。內部控制對財務管理的影響至關重要。它包括預算控制、資金管理、成本控制、審計和內部財務報告等方面的控制。通過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合理利用資金資源,提高企業的效益。這有助于防止資金濫用和損失,并提供可靠的財務數據支持決策,保證經營活動的合規性和穩健性。
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組織結構,促進各項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確保員工依規章制度進行工作。同時,通過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和財務數據的分析,內部控制能夠全程管控各項經營活動,為企業高效發展提供保障。
二、當代企業內審與內控的關系
(一)內審能夠完善內控體系
內部控制主要包括財務控制、風險控制以及內部管理控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需要依靠內控體系,具備良好的內控環境,同時依靠強有力的內部監督,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和質量。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在實施內部審計工作時要依照相關規章制度和要求對各項經營活動進行審查,通過審計所具備的監督作用,有效提高對內部控制的監督效果,有助于企業發現內控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對內部控制體系優化調整,避免企業內控工作出現失誤,強化內控體系,提高內控的質量和效能。
(二)內審能夠提高內控效率
企業的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內審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不僅為內部控制工作帶來便利,還能為管理工作提供幫助。企業在開展內控工作時,如果內控體系與實際企業經營情況不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內控制度的作用,同時限制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另外,如果內控人員的行為不夠規范,缺乏工作積極性,就會對工作效率造成影響,不僅會提高人力成本,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甚至會限制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而且優化內審工作能夠規范企業員工行為,確保內控工作滿足制度的需求,使內控更加貼合實際,為提高工作的時效性助力。
(三)內審能夠強化內控風險控制
在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中,風險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內容,也是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目標。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審查和評估,能夠全面了解企業面臨的內部風險和潛在威脅。精準預估風險的概率和可能影響,并為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據。此外,通過內部審計能夠發現和糾正內部控制缺陷和漏洞,保證內部控制體系的健全性。內審有助于提高風險防范能力,防止潛在風險發展成實際風險,從而保障各項經營活動穩定運行。內部審計可以對企業內部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發現制度不合理或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通過內審工作的推動和監督,企業能夠加強對內部制度的落實,確保規章制度的有效運行,減少內部風險的發生。通過對各項業務的審核和監測,內審可以及時掌握企業的風險狀況,并提供有關風險控制的建議和意見。這有助于企業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降低不良風險的影響,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內部審計能夠有效控制企業的內部風險,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精準對企業的內部風險進行預估,降低風險發生概率,提高企業風險防范的效率。企業一定要重視對風險的評估,跟蹤各項經營活動,嚴格審核各項業務的運行狀況,及時掌握并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態,確保通過內審工作為內控工作提供參考,推動內部制度的落實,避免因制度的不合理使企業面臨風險。
三、當代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有效開展措施
(一)促進內審與內控的協同發展
企業想要有效地推動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首先就要優化二者之間的關系,促進二者協同發展。企業要正確認識內控與內審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出內審在內控體系建設與內控風險防范工作中的作用。同時,經營管理者要提高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工作質量,加深對二者之間的掌握與分析,將二者有效融合實現協同發展,才能全面提高效率。此外,管理者在此基礎上強化預算編制,高質量的預算編制也是促進內審與內控結合的關鍵,所以企業要重視內部資金管理、采購管理以及項目管理等,落實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確保預算編制的效率,充分發揮出預算管理的效能,為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工作的結合提供助力。
(二)加強企業內控制度的建設
企業想要有效開展內控與內審工作,就要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企業在內控制度建設時也會對內部審計工作形成影響,不僅能夠有效對預估經營風險,還能夠對風險作出分析,有效對經營風險防范和化解,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打下基礎。所以,企業要積極構建完善且高效的內控制度,充分發揮出內審與內控工作的價值。此外,企業創建信息系統,加大信息系統的投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內控體系,從而促進內控信息化建設質量,以此提高內控工作效率。企業的優化內控制度時,可以根據內審提供的信息數據以及其的實際經營發展狀況,優化企業內控流程與環境,提升內審與內控的工作質量。
(三)構建企業獨立的審計部門
企業想要優化內審與內控工作,要重視對審計部門的建設,滿足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確保企業內審工作的職能能夠得到發揮。因此,建立內審部門時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職責,確保審計部門在組織結構上獨立于其他部門,直接向高層管理層或董事會報告。明確審計部門的職責范圍,包括評估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合規性等方面,并為其提供相關權力和資源支持。制定審計程序和方法,確保內審工作的一致性和規范性,包括制定審計計劃、審計流程、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等,以便審計部門能夠按照統一標準進行工作,并向管理層和董事會匯報審計結果。此外,企業要賦予管理者相應的權限,確保審計部門擁有獨立的決策權和自主控制權,能夠自主選擇審計對象、確定審計范圍和頻次,并獨立評估風險和問題。同時,獲得訪問所有與審計有關的信息和記錄的權限,確保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全面評估。除此之外,企業要為審計部門提供適當的人力、財力和技術資源,以支持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包括擁有先進的審計工具和技術,以及與其他部門協作的必要資源。通過以上措施,企業建立獨立的審計部門,確保內審工作的獨立性、有效性和合規性,為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四)提升內審質量,發揮內審作用
企業在實施內部審計工作時,也要完善內審制度,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同時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遵循審計規定,結合企業實際發展狀況,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內審制度,確保內審制度具備合理性。制定明確的內審政策、程序和標準,確保內審工作有章可循。制度應包括內審的范圍、目標、職責、權限等內容,以及內審和內控之間的銜接。采用先進的內審方法,例如數據挖掘、模型分析等,以發現潛在的風險和問題。與其他部門密切合作,確保內審工作的有效開展。加強管理層和員工溝通,增加內審的可見性和影響力。同時,與外部審計機構和監管機構保持合作與交流,以獲取更多專業支持和指導。建立適當的內審監督和評估機制,跟蹤內審工作的執行情況和成果,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確保持續發揮作用。通過以上措施,企業可以提升內審的質量與效果,發揮在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強化企業人才素質
企業要實現高效發展,保障人才隊伍質量是關鍵。因此,強化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這也是提高企業整體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一定要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提高人才的專業素養能力。這就要求企業既要構建優秀的人才培養體系,又要建立內部激勵機制。企業在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時,要以培養企業職工道德素養為基礎,提高專業能力,可以聘請專業教師或企業高管對員工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或實踐技能的培訓,也可以派遣相關人員到其他院校或企業考察學習,在不斷地交流中提高工作經驗,確保專業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培訓人才過程中,要完善內部激勵機制,通過激勵機制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性,細化內控與內審工作職責,定期開展考核工作,以此增強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內控與內審工作在企業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內控與內審之間存在著重要的聯系,內審工作促進內控體系的完善,能夠優化內控環境,能夠提高內控效率,對風險控制也能夠發揮促進作用。所以,企業要重視內審與內控工作,明確內審與內控之間的關系,不斷完善內控制度,提高審計質量,強化人員素養,從而提高內審、內控的工作質量,確保工作能夠充分地發揮自身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尹偉紅.企業內審與內控之間的關系探究[J].中外企業家,2022(07):31-33.
[2]王超.現代企業內審與內控間關系探討[J].納稅,2020
(02):199,201.
[3]張佳.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之間的關系分析[J].商場現代化,2022(10):137-139.
[4]佟玲.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之間的關系分析[J].中外企業家,2022(08):70-72.
[5]方曉波.淺談當代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如何有效開展[J].商情,2021(32):153,188.
[6]汪卓武.基于民營企業內控建設的內審工作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2(2):172-174.
[7]錢潔.中小型企業內審內控建設策略探究[J].中國市場,2022(35):155-157.
[8]舒沐棋.強化內部審計工作完善企業內控監督體系[J].現代經濟信息,2022,37(30):122-124.
[9]王雨陽.論內控審計與報表審計有效組合[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21(2):177.
[10]謝麗麗.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之間的關系分析[J].大眾投資指南,2021(0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