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星男
摘 要:企業在日常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內部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工會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而工會財務管理作為工會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也關系著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率。在當前日趨復雜的形勢下,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需求,推進工會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提升工會財務干部的綜合素質,高效保障企業整體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工會會計;財務管理;工會經費
Research on Grassroots Trade Un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Strategiesunder the New Trade Union Accounting System
Cai Xingnan
(Changchun Workers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
Abstract:In the daily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nterprises,as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continues to improve,the importance of trade union work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As a core component of trade union work,trade un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role,and is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Under the current increasingly complex situation,enterprises should combine their own development needs,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rade union financial management,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rade union financial cadres,and effectively ensur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s a whole.
Key words:Trade union accounting;Financial management;Trade union funds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工會工作,科學回答了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國工會十七大報告用“八個堅持”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作了提煉、概括和闡釋,黨和國家對新時期工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工會在企業中屬于非核心部門,工會也不被企業所重視,甚至有逐漸被邊緣化的趨勢,結合其財務制度特殊等因素,導致了基層工會財務人員專業能力有所欠缺,同時在經費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2022年1月1日起,新的《工會會計制度》開始正式實施,但在正式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工會財務人員對新準則把握不足,新舊準則過渡不上,會計報表編制不規范等。在工會經費審查方面,由于審計人員業務水平有限,對工會專業知識掌握不足,在審計過程中僅僅對財務報表進行數字上的核對,未能發現工會財務管理中隱藏的深層次問題,無法有效發揮改進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企業工會要根據自身特點,積極完善內部建設,規范財務工作,針對新會計準則的落實做好銜接工作,探索提升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并加強對干部的培訓教育,努力提高其專業能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性強的工會財務管理干部隊伍,充分發揮工會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以適應新時代工會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一、加強基層工會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一) 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
自“十四五”規劃開局以來,黨的工運事業蓬勃發展,各級工會不斷設立,工會干部隊伍規模也在持續壯大,社會各界優秀人士涌入工會系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會干部隊伍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干部要加強學習、增強本領,努力走在時代前列、走在職工群眾前列。而工會業務對新進入工會的工作人員來說略顯生疏,這就決定了他們迫切需要掌握工會理論和其它相關知識,以適應新崗位的需要。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全國總工會以及各省、地市不斷有新的指導意見及規章制度出現,工會內部原有的干部也需要不斷學習,掌握新的理論。基層工會財務工作作為工會重點工作之一,保障著工會的正常運轉,也關系到工會組織能否全面地履行各項社會職能,這也對工會財務干部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企業規范管理的需要
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穩步進行,財務管理制度日趨規范,企業自身財務管理制度日趨健全,企業要想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就必須要加強企業的規范性管理,而財務管理的規范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整體的規范性水平。企業加強管理會計工作,就必須重視工會會計工作的規范性。企業工會會計工作是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基礎性環節,也是工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在政策方面,國家也相繼下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以建立新的規章體系,規范基層工會會計基礎工作。提升工會財務干部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也是企業更有效地發揮會計職能,進一步提升工會財務管理水平,適應工會組織財務改革、促使工會更好為企業發展賦能的重要動力。
(三)財務制度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會計制度等政策法規不斷更新修改,為適應新形勢下工會改革的需要,2021年4月14日,財政部發布了新的《工會會計制度》。此次準則修訂緊跟時代步伐,范圍廣泛,幅度較大,在多方面進行了修改補充,并彰顯了工會獨有特色。同時為實現新舊制度的有效銜接,2021年6月30日財政部印發了《工會新舊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先前的《工會會計制度》在實際工作中產生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無法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新制度的發布和實施,在強化工會管理制度、規范會計核算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給工會財務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對工會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基層單位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足夠的重視
工會作為企業組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系職工與單位的紐帶,但由于工會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導致了企業管理者對工會工作不是很重視,更是忽略了對于企業工會的財務管理工作。工會干部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上,對工會工作只是根據制度要求敷衍了事,存在著履職意識淡薄,工作缺乏主動性的問題。這也直接導致了工會財務管理工作得不到相應的重視,造成工會財務管理體系混亂,在工會經費管理、財務核算等方面規范性不夠,沒有形成獨立的收支體系,工會經費甚至用來企業的日常經營,在工會經費的使用和監督方面有所欠缺,嚴重影響了工會工作質量。
(二)財務干部專業能力不足
由于工會財務制度較為特殊,與《企業會計準則》相比差距較大,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基礎工作薄弱,工會財務干部平時接觸的業務都以企業發展為主導,真正了解工會會計制度的人少之又少,這就導致了工會財務干部很難準確把握工會財務相關規章制度,對工會相關規定缺乏系統的學習和掌握。會計業務處理不符合規定的現象時有發生,如原始憑證填制不夠規范,所填制的內容用途不清楚、金額不準確,大額發票不附明細表,會計資料歸檔缺乏完整性等。同時由于企業內部對人員崗位的需求變化,工會干部頻繁更換,來不及適應工會業務便調換工作崗位,財務人員很少有時間學習新知識,了解工會財務工作的特殊要求等,綜合素質也很難提高。在面對新的《工會會計準則》時,不能及時準確吸收政策動向,超出標準或者在標準之外使用工會經費的情況依然存在。
(三)工會財務組織不健全
由于企業對工會工作不夠重視等原因,導致了工會組織的設立流于形式,工會主席、副主席等一般為兼職人員,工會干部經常身兼數職,專職財務干部配備略顯不足,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企業會計部門中的人員兼任,這就直接導致了工會財務組織不健全,會計工作不夠規范。根據會計準則和企業管理的內部控制相關要求,企業需要系統地分析、梳理業務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職務,對相關會計崗位進行分離,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相關的會計人員也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的落實,在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等業務上不能互相分離。在工會經費的使用管理上,多數企業未能對其進行合理區分,而是將工會經費作為企業經營資金的一部分,沒有對工會經費的使用進行獨立的管理,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單獨開設賬戶進行核算,數據統計存在一定缺陷,極大地損害了工會財務工作的規范性,拉低了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
(四)工會經費審查質量較弱
現階段工會對于經費的審查中,主要還是以傳統的查錯糾弊為主,沒有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層次挖掘,未起到改進內部控制體系、防范風險的作用。同時由于經審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有限,關于工會經費審查的相關專業知識掌握不足,在審查過程中只對工會相關業務產生支出的會計憑證進行核對,僅限于核查賬目上的數字準確性、完整性,過多的集中在數字上的錯誤,沒有對其使用過程進行監督,在基層工會的經費使用是否合理合規、適用范圍是否合理、經費使用的效率等問題上關注點不夠。尤其未對資金在申請交付過程中履行的相關手續進行合規性檢查,無法確保企業工會在經費使用的過程中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也無法保證票據的完善管理。由此導致了經費審查工作浮于表面,監督流于形式,審計查質量較低,難以反應企業工會在經費收支中存在的問題,未能有效發揮審計監督的職能。
(五)預算管理薄弱
工會經費預算是工會財務管理的核心環節,也是工會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保障,但企業工會在經費預算管理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預算管理指導性難以充分發揮,未能將工會工作的整體思路和部署予以反映。由于企業工會財務人員的兼職問題,在編制工會經費預算時,方式方法還是參照企業的會計制度,造成經費預算質量過低。同時在預算的流程審批上把關不嚴,沒有充分地去了解工會當下面臨的問題和日后工作重點,導致了在后續的經費使用中經常入不敷出,出現預算超支的情況。
三、對策
(一)加強思想政治建設
各級領導和工會干部要從思想上提高企業對工會工作的認識,工會干部的思想高度對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深刻意識到工會對于企業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認識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要嚴肅對待工會財務工作。而工會財務管理是工會工作必要保障,在工會開展各項活動中發揮著提供資金的支持作用。
加強基層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促進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是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夯實工會經濟基礎,提升工會整體實力的重要舉措。做好基礎會計核算是做好工會財務各項工作的基點,工會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它是工會內部管理的中樞。
要切實從思想上加深對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的認識,從而推動財務會計管理的各項工作的逐步規范,使工會干部自覺履行工作職責,確保基層工會財務工作高效穩步進行,提升企業工會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
(二)強化工會財務干部培訓
工會財務干部的綜合素質關系著工會的整體工作質量,企業要注重對工會財務人員的培訓,擴大財務人員知識面,并定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跟蹤反饋,提升工會干部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操守,學習貫徹《工會法》、《工會會計制度》等相關法律法規。新的《工會會計制度》充分體現了工會業務特點,在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核算等方面都做了大幅調整,更加符合工會財務工作要求。財務干部要深入學習新的政策要求,努力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做好新舊制度銜接工作,發揮出自身的作用與價值。
同時,在工會經審工作中,要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經審隊伍。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工會經審人員開展業務技能培訓,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對經審工作進行分析,強化培訓效果。要定期組織各級工會交流在近期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心得,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不斷充實業務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此外,還要強化職業道德,注重責任意識的培養,各級工會干部要嚴守會計職業道德底線,保持財務工作的獨立性,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堅決杜絕違反財經紀律的情況出現。要積極學習工會法、會計法等法律知識,提高職業修養,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工會干部隊伍,為推動工會財務管理健康良性發展提供重要動力。
(三)健全工會組織機構
企業應根據規定建立完善的工會組織機構體系,進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對工會經費獨立建立賬戶,將資金的使用歸結到工會財務部門進行單獨核算,避免與企業經營活動相混淆。在工會財務干部的設置上要完善各崗位人員配備,會計與出納分別負責賬務處理和現金支出,并不得由一人兼任,確保財務初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會計賬薄的登記等工作符合業務規定,進一步降低風險,優化財務管理流程。同時要加強對兼職財務人員的管理,盡量設置專門的財務干部,減少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在進行崗位輪換時,要結合自身情況的人員特點,明確各自職責,做好工作交接和銜接工作,確保人員的綜合素質符合崗位要求,以滿足當下企業工會的發展需求。
(四)加強經費審計監督
企業工會要統籌經費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經費審查的監督管理作用。同時努力做好創新工作,加大審計監督力度,要將經費審查貫穿到企業經濟活動的整個流程,并滲透工會的各項日常業務中,不僅對幫扶慰問、福利發放等常規活動的資金使用進行監督,還要對審批程序、采購等重點業務進行嚴格監管,對企業工會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偏,確保工會經費的合規性,以適應形勢的需要,實現企業工會對經濟活動監督的全部覆蓋。同時還要充分發揮經審監督的風險防范職能,結合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對經費的使用效率進行綜合評估,及時發現自身的潛在隱患,并根據反饋結果進一步優化企業運行機制,并評價現行的內控制度是否符合當下需求,對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改完善,規避傳統審計工作只對會計報表進行查錯糾弊的問題,有效防范資金的不合規使用,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預判。
(五)提高預算管理質量
工會經費預算管理是工會財務管理的核心環節,關系著企業整體的管理質量,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環節之一。提高工會預算管理工作的質量,對于推動工會整體健康平穩運轉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工會要認真完善預算編制程序,結合企業總體經營目標,優化預算流程,統籌協調各部門資源,合理安排資金,實現收支平衡,使得預算結果更為合理。同時還要加強預算編制上的管理,企業年初由于經營方面事項較多,經常忽略工會預算的編制工作,工會經費預算編制還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情況,企業應當充分重視工會預算的作用,進行全面的部署,及時編制預算方案,并對重要項目進行仔細核對,以保證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此外,企業還應在年末對本年預算執行的效率進行分析與評價,對結果提出針對性的意見,評估內控制度建設實效,有效地制止不規范行為,防范重大問題的發生,確保資金的正確使用,提升工會預算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莎.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工會干部教育培訓整體水平[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2):81-82.
[2]楊玉穩.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問題實踐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19):39-40.
[3]趙煜.立足“四個保障”做好新時代工會經審工作[J].中國工會財會,2020(9):11-12.
[4]江景.淺析新《工會會計制度》實施對基層工會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工會財會,2022(1):18-20.
[5]桂俊煜.《工會會計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基于《政府會計制度》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8(13):15-18.
(責任編輯 張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