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念容
話題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的寬泛要求,使有的學生“天馬行空”,有的學生“無從下手”。因此,要寫好話題作文,在理解話題的基礎上還要樹立“見微知著”“化大為小”“發微探幽”“辯證分析”等觀念,才能找到寫作的突破口,寫出有見地的好文章。
作為開放的話題作文,其對立意的要求是“立意自定”,這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寫作個性和聯想、想象的空間。
話題作文特點是所給材料少而精,需要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材料大意,挖掘材料寓意、哲理意,升華材料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同時,學會辯證分析,聯想想象,類比推理,找出各個要素之間的辯證關系。之后再組織材料,議論說理。對話題所作的直觀形象的解說,是幫助學生認識話題,激發新思維,提煉新論點的關鍵。怎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提煉出新論點,組織材料論證呢?下面從四個方面的材料分析入手,談談話題作文的立意方法。
材料一:八哥笑蟬,只會唱自己的歌,不會學人話。蟬笑八哥,學會人話,忘了自己的歌。聯系現實生活,我們應該學習或者采取哪種觀點呢?
用見微知著的方法分析:蟬只會唱自己的歌,引申到堅持自己的主見,引申到走自己的路。選材上聯系到建國初期,我國堅持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打破了帝國主義的封鎖,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氣,創造了衛星上天,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的奇跡。證明了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唱好了自己的歌。
八哥會說人話,引申到善于學習模仿別人。聯系到我國改革開放,經濟搞活政策。特別是農民有了自己的責任田,解放了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不但解決了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而且使人民迅速地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也可以選其他材料,從八哥的角度,聯想到善于模仿別人,同時創新發明。從蟬的角度,堅守自己的崗位,立足本職工作,創立自己的特色。
材料二:人生之路不是平坦的,而是充滿坎坷的。我們成長的途中不會一帆風順,而是處處有挫折。我們應該放開眼光,選擇好自己的道路。
用化大為小的方法分析:“什么可以構成挫折?”“怎樣對待挫折?”“挫折會給我帶來什么影響?”……然后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來寫文章,達到“化大為小”的目的。
化大為小,就是作者通過對話題的整體思考,從寬泛的話題中演繹成一個小角度,從一人一事、片言只語落筆,聯想生發,深入發掘,大題小做,以細小的局部顯示宏大的整體,透過平凡的現象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質,在敘事寫景中透視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如,學習上會遇到挫折,生活中會遇到挫折。把挫折當成學習上、生活中的營養品,看做是人生成長中的不可或缺的物質。挫折是學習上的訓練場,有障礙,就要想辦法、蓄積力量越過去。挫折是生活中的必修課,在這個課堂里拼搏、學習,增長智慧才干,掌握戰勝挫折的本領。
材料三:屋檐上的水滴,不斷地滴下來,居然把地上的石板鑿穿。我們受到怎樣的啟發?
用發微探幽的方法分析,水滴鑿穿巖石板,原因有:水滴雖然小,但是不妄自菲?。凰文繕藢R唬冀K朝著一個方向滴;水滴能夠持之以恒地滴下去。由此,聯想到生活中不能輕視自己,要發揮自己的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樹立遠大的目標,執著地前行,不管前進的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始終不改變自己的志向,就一定會走向成功。走向成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必須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學習和生活中,必須用科學的水滴,鑿穿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材料四:歐陽修說,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學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學《易》矣。從先人的話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說說你認為正確的做法。
用辯證分析的方法可以看出,眼光要放長遠,從大局出發,抓主要兼次要。如果總是走一步看一步,是永遠不會有大作為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怎么做事了。所以,人要有遠大的志向,才能獲得成功。
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非常寬泛,如果僅把話題當作一個僵死的概念,籠而統之去寫文章,勢必出現內容空泛、文意散漫的現象。所以,要善于在一個寬泛的范圍內,“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而不能面面俱到。只有給自己選擇一個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的好舞臺,才能在作文的有限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寫話題作文可以運用逆向思維,反彈琵琶。但是,如果運用逆向思維對話題進行否定,那就大錯特錯了。如:話題作文“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有的學生開篇就說:“我堅決反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边@樣,把話題作文看成了做簡單的數學題,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
總之,寫話題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針見血”?;\統而缺乏具體內容,那就只會大而化之,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針見血”就是把自己的獨到見解,做到合理挖掘,正確地闡釋出科學的道理或者規律性的認識,讓人耳目一新,或者引人入勝地認識事理,看透本質,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所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