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擁軍
摘要:隨著社發發展的變化,先進技術在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需要更多高素質人才來推動先進技術的持續進步。顯而易見,教育是培育高素質人才的最重要渠道,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理念與模式也一直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改革與創新之中。新高考背景下,在人才的培育上,要結合學科特征與學生實際,以及社會發展趨勢來轉變教學方法,突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 高中物理?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前言:物理學科的特殊性,以及新高考政策下對于教學的現實要求決定了在物理教學中要從理念上、模式上、路徑上不斷轉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在切實掌握物理知識轉化與應用的同時,實現創新思維的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簡單介紹,以供參考。
一、注重課程設計,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更好發展,在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下,學生更好發展的前提顯然是具備更強的綜合能力。而核心素養是衡量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物理學科的學科特征決定了在教育的方法與路徑上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以此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課程設計上,首先要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1]通過結合教學分析,包括對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一)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分析,學習路徑分析等;(二)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包括對不同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基本情況,比如知識的掌握度,對學科的興趣等;(三)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包括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學時間安排,課程計劃安排等等。只有做好教學分析,課程設計才更有針對性,在設計的過程中才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比如,當前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普遍會應用微課形式來豐富教學形式,啟發學生的思維。那么,在微課的設計上,為了更好體現針對性,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將微課分為應用于預習階段,教學階段,以及課后鞏固階段。始終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課程設計才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打造趣味實驗課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理論與實踐融合的重要手段。[2]很顯然,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及行為習慣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就意味著教師要積極轉變物理實驗的教學方法,使得實驗的方式更貼近當前學生的思維與行為特征,打造趣味課堂,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實驗氛圍,讓高中生不再對實驗存在畏難心理。比如,為了消除學生對物理的陌生感,物理教師要結合當下學生的思維與行為特征,對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革,比如,利用趣味物理實驗,以實驗問題為切入點,驅動學生的內核動力。通過實驗的示范與問題的提出,來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的變化過程,認識其本質。教師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構建起物理的基本框架和知識系統。在實驗完成之后,還要引導學生對記錄進行復盤,結合記錄對實驗的過程進行回顧,比如實驗的材料、步驟、結果等,既起到了查漏補缺的作用,同時通過復盤與回顧相當于對實驗的內容與過程進行再一次回顧與總結,能夠有效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對實驗記錄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在下次開展類似的實驗時,學生就可以結合記錄進行獨立操作。
三、結合學生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進入高中階段之后,由于個體在學習態度、方法、目標等各方面的差異性,會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習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差距并非是不可縮小的。為了體現教育的公平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就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施分層教學。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前提下,深入研究造成差距的原因所在,并結合具體的原因采取分層教學,個性化輔導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縮小差距。從而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實現共同進步。分層教學也有利于發揮學生的長處,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學習的信心,在信心支持下不斷提升,夯實學生的核心素養。[3]
結束語:綜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對于教學方法、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就需要結合學生實際,從課程設計、實施、總結評價等方面不斷改革,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教學實施的出發點。此外,還要從情感上給予學生關注與激勵。總之,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方法與路徑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劉華.構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普通高中課程、教學考試評價一體化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6):18-22.
[2]張銘芳,周先進.新高考改革試驗區高中生選科“棄物理”現象審視及其化解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02):9-11.
[3]夏向榮.核心素養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課程體系設想[J].物理教學,2017,39(1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