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新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貿易市場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相關貿易的開展也更加順暢。但是,貿易風險頻發、企業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等問題阻礙了我國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是當前海外貿易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對企業的發展戰略落實及發展造成了消極影響。因此,企業需要充分明確解決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重要意義,通過科學政策落實及風險防范規劃,保障企業穩步發展。本文通過對當前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現狀的分析,提出了科學的應對策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企業;海外知識產權
“一帶一路”倡議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促進了國際市場結構的優化。“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國相關行業在國內市場和國際貿易中不斷完善自身貿易模式、優化貿易結構,有效提升產業水平,為國際貿易發展及社會經濟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也越來越普遍,對企業的國際貿易造成了消極影響,阻礙著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穩步發展。企業應根據“一帶一路”倡議明確解決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必要性,提出風險解決策略,保障相關產業與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一帶一路”倡議概述
“一帶一路”倡議是保障沿線國家穩步發展、提升國際發展水平的科學發展策略及發展模式。通過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及規劃,優化國際貿易模式。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府規劃的推動下,經濟發展水平和能力逐步完善。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可進一步提升企業、產業、行業的發展水平,同時,我國也可以協助沿線國家開展現代化建設,為其提供先進的技術和資源,保障相關地區貿易水平的提升。在提升國際貿易水平的同時,還能推動我國的勞務輸出,提高資源和勞動力的輸出比例,促進新興技術的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對于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及我國經濟進步都有重要意義,對于形成平穩、規范的國際貿易環境有突出貢獻。同時,也能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發展機遇,對我國出口行業及生產制造行業的發展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由于貿易量及貿易活動的增加,相關貿易風險也不斷出現,對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消極影響。因此,需要充分明確風險問題及其成因,通過科學的風險防范及維權手段,保障我國企業的發展權益,促進產業、行業的穩步發展。
二、“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及風險成因
在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維權能力不足、國際貿易市場發展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企業需要充分明確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及其成因,科學的解決,以實現策略的落實。
(一)“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
1.知識產權的概念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一)作品;(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商標;(四)地理標志;(五)商業秘密;(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七)植物新品種;(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知識產權風險問題會催生不正當競爭模式。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形成了嚴重的阻礙,需要通過科學的維權策略及風險防范制度建設,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風險防范能力,保障企業發展戰略的落實,促進國際貿易及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
2.“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知識產權風險率過高
“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國際貿易及活動的開展更加密集,而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差異,導致對知識產權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同,提升了企業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發生概率。企業知識產權風險率過高,會對貿易活動的開展造成消極影響,阻礙區域經濟建設及國際市場優化,還會導致債務危機、金融局勢的變動,對國際貿易市場產生影響。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解決是保障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企業需要通過科學的方案落實,提升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解決能力。
(二)“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的風險成因
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中,很多存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的問題。法律法規是保障企業知識產權的關鍵因素,對一個國家社會經濟及國際貿易的發展非常重要,是提升國際貿易水平、促進國際貿易市場優化的關鍵。不完善的法律法規建設導致內部存在違法違規競爭的現象,對市場結構及發展模式造成消極影響。同時,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還會導致投機取巧的現象,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可輕易謀取利益,損害正常貿易參與者的權益。法律法規建設會對國際貿易信任產生沖擊,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阻礙。
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是導致企業知識產權風險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沒有科學規范的法律法規保障,我國企業的維權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實。因此,在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法律法規的建設及完善是保障貿易安全的關鍵。
2.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維權能力不足
我國部分企業維權能力不足,也是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難以有效解決的主要原因。沒有完善的維權手段及足夠的維權能力,就無法在知識產權風險問題中充分保障自身權益。部分企業沒有根據當前國際市場的發展形勢制定完善的知識產權維權體系及風險防范制度,導致企業風險防范能力與維權能力不足。
3.國際貿易市場發展體系不完善
國際貿易市場發展體系及發展模式的不完善,也是導致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頻發的原因。雖然相關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有效發展,但市場尚不規范,導致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與國際市場發展體系的現狀有著緊密聯系,企業需要加強對國際市場形勢的了解,通過科學發展策略的落實以及防范制度的建設,保障企業的穩步發展。
部分企業在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處理過程中沒有經驗,也不具備相關能力。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充分明確風險防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三、“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策略
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工作可以通過強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企業維權能力、深化國際知識產權合作、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及構建境外風險預警機制、增強企業防范知識產權風險的能力等方式開展。企業需要充分明確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嚴重性,通過科學的防范策略規劃及落實,保障企業的利益和長遠發展。
(一)強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企業維權能力
通過強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企業的維權能力,可有效解決風險問題。首先,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要加強文化氛圍建設,通過科學的文化氛圍提升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其次,企業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維權能力。人才是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主要地位的關鍵力量,優秀的人才隊伍可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水平和維權能力。通過科學的人才隊伍建設,使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充分發揮人才大國的優勢,有效防范海外知識產權風險。
(二)深化國際知識產權合作,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
通過深化國際知識產權合作,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可有效規范國際市場發展體系,促進國際市場貿易模式的優化,進而推動我國企業權益保障的穩步落實。首先,企業要構建完善的國際知識產權合作規劃,與國際企業建立穩固的合作體系,提升自身知識產權的安全性保障。其次,企業要開展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及風險防范能力。需要利用大數據及信息技術,對知識產權進行歸納整理,利用信息平臺完善知識產權管理,促進企業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最后,企業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保障信息化平臺可隨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從而促進風險防范模式的升級。
(三)構建境外風險預警機制,增強企業防范知識產權風險的能力
通過構建境外風險預警機制,可有效防范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首先,企業需要明確自身知識產權類型與防范需求,通過科學的預警機制規劃,保障預警機制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其次,企業要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及監管隊伍,完善知識產權維權工作,提升預警機制在維權過程中的作用。再次,企業在預警機制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及時調整,保障預警機制的先進性與規范性。最后,企業需要通過科學的部門結構優化及崗位設置,促進風險預警機制應用的有效落實。
四、結束語
“一帶一路”倡議是當前區域經濟建設的重要影響因素。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嚴重阻礙了部分企業的發展,對企業經營權益造成了損失。在企業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防范過程中,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維權能力不足、國際貿易市場發展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導致企業無法有效地開展管理工作,對企業發展戰略的落實造成了消極影響。企業要充分明確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強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提高維權能力、深化國際知識產權合作、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構建境外風險預警機制、增強企業防范知識產權風險的能力等方式,提升自身的防范能力,保障企業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魏雅麗.美國應對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和糾紛政策舉措及對我國的啟示[J].商業經濟,2021(11):149-151.
[2]楊雨佳. 我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分析及應對[D].武漢理工大學,2020(09):61.
[3]鄧文.“一帶一路”創新下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戰略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9,36(05):52-56.
[4]蔡麗輝,潘杰敏.“一帶一路”倡議下廊坊市企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9(14):181-182.
[5]王蓮峰,牛東芳.中國企業參建“一帶一路”知識產權戰略研究[J].中國國情國力,2017(07):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