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隨著我國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逐漸向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變,教育行業也越來越重視信息科技教學。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就是一門培養小學生信息基礎能力的學科,為提高小學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本文中,筆者對主題式教學在小學信息科技課程中的應用對策進行了分析。
一、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設定教學主題
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在實施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原則,確保教學的流暢性和規范性,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小學生情況的了解,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主題。例如在學習泰山版信息科技課程《勾畫校內新景色》的內容時,信息教師了解到現階段小學生對于信息科技知識都十分感興趣,家里也配備了電腦,學生們對于信息科技知識具有很強的學習興趣。這時,根據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運用電腦畫圖工具制作簡單的圖形,這些圖形可以是任何形狀。有的學生比較喜歡人物,有的學生比較喜歡動物,有的學生比較喜歡植物,學生可以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融入到圖畫中。在繪畫過程中,學生們了解畫圖工具的各項功能,并且逐漸熟練使用圖畫工具,實現素養和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在學生們充分了解各項畫圖功能后,教師給學生們引入相關練習,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調查,了解校園內的風景。例如在臨近國慶節的階段,校園中都在歡度國慶,這時讓學生們將歡度國慶和畫圖教學的結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創作出符合國慶主題的校園畫。可見,主題式教學不僅能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二、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布置相關教學任務
進行小學信息科技教學內容設計時,信息教師要根據信息教學內容設計科學的方案,并且給小學生布置貼合教學內容的教學任務。還是以《勾畫校內新景色》的內容為例,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為小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教學任務,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確定具體勾畫主題以及各個學生具體要負責的板塊。以三人小組為例,需要一名學生進行畫圖素材的收集,像校園內容包含的事物、風景、建筑、色彩以及校園中關于國慶的內容等,這些都需要這名學生仔細觀察,并且將信息傳遞給圖畫設計人;另一名學生則需要根據這些圖畫素材、內容,設計出一幅符合三人想法的圖畫內容,創作過程中還需要與小組成員不斷溝通交流;最后一名學生需要負責對圖畫內容進行展示,將小組創作想法、理念以及完成方式分享給其他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構建主題練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當小學生們完成相應的主題教學任務后,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開展圖畫創作,這樣不僅能提升小學生的信息科技水平,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們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還是以《勾畫校內新景色》的內容為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創作時,可以讓學生們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例如小新比較喜歡乒乓球,小王喜歡籃球,小雨喜歡跳繩,他們可以將這些內容一一融入到圖畫創作中。這種主題練習任務不僅能幫助小學生們強化和鞏固自身的信息科技能力,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小學生更加喜歡信息科技課程。
綜上所述,主題式教學和信息科技課程的結合給學生營造良好、和諧、自主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學習信息知識,對提升小學生對信息科技的興趣有著重要的幫助。本文中,筆者通過對“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設定教學主題”“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布置相關教學任務”“構建主題練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相關對策進行分析,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