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穎
數學知識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還不夠成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對數學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并且要采用合適的方式,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基于此,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創設生活化情境這一教學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一、結合游戲形式設置生活化情境
小學教師若想將生活情境教學法有效應用到數學課堂之中,并將其實際效用充分發揮出來,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形式,將其與生活情境進行有機結合,在這一基礎上,設置出生活化的游戲場景,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效果。以蘇教版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認識人民幣”這一數學知識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游戲,結合生活實際,在教室內模擬超市購物場景,設置售貨員、收銀員、顧客等多個角色,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在“購物收銀”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好相應的指導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民幣,并能夠對人民幣進行合理使用,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其能夠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
二、利用信息技術設置生活化情境
現階段,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該技術也被應用到教育領域之中,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因此,在教學時,若想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更快的理解掌握數學知識,也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并結合具體的教學環境,利用多媒體設置相應的生活情境,以此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之中,進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位置與方向”的數學知識時可以結合校園布局,在多媒體上呈現整體平面圖,將校園內不同位置標注清晰,并且要明確方向,為學生設置“指路”任務,確定起始點,讓學生探究不同的路徑,同時還要描述校園內不同場所的具體方位及所在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對其學習質量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作用。
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有利于改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需要對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及特點,創設出具有實踐性的生活化情境,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