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鳳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路上的轉折階段,此時的他們不僅要面對青春期帶來的生理變化,還要面對高考,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對高中生來說意義十分重大。而“以生為本”顧名思義就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根本和中心,在該理念下開展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應該全部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全面推動學生的綜合健康發展。
一、加強學生人文關懷
基于“以生為本”理念開展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從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角度出發,全面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心理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獎勵制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進步和努力被看得見的“獎勵”所肯定,滿足學生渴望被認可的心理需求,幫助學生樹立強大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合理的措施來幫助學生形成更全面的自我認知,同時以平等的態度來面對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以足夠的鼓勵和信任,以寬容的態度來面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并予以耐心指正,引導學生向上、向善。
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班主任在班級學生心中的威信力,直接關系著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最終效果。而要想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力,除了要嚴格實施班級管理制度之外,班主任還要積極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通過為人師表的言傳身教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和行為。為此班主任還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終身學習理念,積極參加各種交流培訓活動,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學習教學管理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來拓展自己的管理思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營造良好班風學風
周圍的環境和長期所處的氛圍會對學生的思維發展、行為意識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因此,在“以生為本”理念下開展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就需要注重良好班風學風的建立,通過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來增進師生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增強班級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凝聚力,讓學生在良好班級氛圍的影響下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
四、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班級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從思維發展和行為約束兩個方面來實現,而管理制度就是幫助班主任實現班級管理目的的主要工具。因此,在“以生為本”理念下開展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圍繞學生的切實發展需求,對班級管理制度進行針對性改善,以更加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學生行為引導的準則,確保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以生為本”理念下開展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學會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等途徑,來開展更高質、高效的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