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林 謝永輝 鄭鑫



摘要:石油地面工程項目較多,建設管理需要考慮油田發展、工業生產等活動,也應重視其安全性、綜合效益,但這也對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紹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特點,在此基礎上給出建設管理思路,并探究可行的管理途徑,就現場途徑、規劃途徑、組織統籌途徑、信息化途徑等內容分析,最后提出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可行方法,包括精細化管理、全程化管理等,旨在服務具體管理活動,提升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與效益。
關鍵詞: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辦法
油氣地面工程(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也稱石油地面工程,是油氣田開發生產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即油田的各類地面設施設備,包括管理系統、生產系統、存儲系統等,主要發揮產能建設、生產數據信息、安全生產保障、產品存儲外銷、環保監控等方面的作用。我國是石油生產、消費大國,每年生產、消費的石油分別達2億噸、7億噸。這意味著石油地面工程建設的任務繁重,有必要加強管理工作。目前,我國主要以《石油天然氣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SY4200-2007)、《油氣田地面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手冊(2017年修訂版)》等指導相關工作,效果良好。為進一步提升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效益,就可行的管理途徑分析具有一定的價值。
一、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特點
(一)投資較大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的基本特點是投資較大。油氣田工程的建設支出可分為地面工程、地下工程兩大部分,地面工程投資占比一般為30%~70%。一些大型油氣田工程的投資動輒超過10億元,地面部分的投資也往往達到3億元以上。例如,大慶油田的南七區產能工程,作為大慶油田地面工程(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投資已經達到3.79億元,客觀說明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投資較大的特點,也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和要求。
(二)建設周期較長
建設周期較長是石油地面工程項目特點之一,一方面油氣田的開采、加工和存儲等工作均需要地面項目的支持,建設內容較多,往往需要長時間、逐步施工完成。另一方面,建立在高投資基礎上的施工建設作業,也必然存在規模較大的特征,大部分石油地面工程的大投資決定了其長周期建設的特點。例如,一些大型油田建設時間往往達到3年以上,海上油田多超過5年。較長的周期增加了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難度。
(三)復雜性較高
復雜性較高是指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多樣,尤其是一些現代化油氣田,其建設要求更高、管理內容也更加復雜。以大慶油田為例,該油田地面部分的改造建設,引入集油處理等多項新技術,追求高效低耗能生產。集油處理技術改革后,建設要求也更加復雜,需要就新的處理區、管理機制、信息化設備裝配等進行分析、規劃,增加了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的整體復雜性。
二、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思路
(一)適配性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首先強調適配性,即管理應針對不同項目建設需要,同時應符合油氣田生產、存儲等環節的基本需求。一般而言,地面工程的功能包括產能建設、生產數據信息、安全生產保障、產品存儲外銷、環保監控等,產能建設是其核心目標。在管理地面工程項目時,需要以滿足油氣田規劃產能為基本要求,確定建設規模,包括油田采油、注水管網建設、各油、氣、水集中處理站建設,各類油罐、注水罐的建設等,均應嚴格遵照設計標準、規劃思路確定管理內容,保證管理質量。
(二)效益化
效益化是指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應強調綜合效益,在預算范圍內保證資金使用科學合理,也保證工程在預定工期內高質量完成,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和擾動。例如,部分油田已經投入使用,組織地面項目的改造會對周邊工作人員、工作設備產生影響,需要通過有效的規劃管理,使工程施工建設的擾動降低到較低。一些大型工程的建設,需要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方法讓管理更加深入,使其總體支出得到控制,且如期完成。
(三)全面化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需要全面開展,安全管理、造價管理、質量管理、工期管理等,均應一體納入管理范圍之內,使工程項目的各個方面得到關注,順利完工。在大中型油氣田建設、改造過程中,地面工程項目建設全面管理尤為重要,如大慶油田、玉門油田、東營油田近年來的改造工程均具有此特點。確定管理權責、內容、方式、標準,形成統一化的管理機制,另以必要的監督作為輔助,確保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有序開展、高質量完工。
三、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途徑
(一)現場途徑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基本途徑為現場途徑,即通過現場管理的方式保證各項目、各環節的建設質量。以壓力容器為例,壓力容器可用于存儲石油化工產品,是石油地面工程的常見建設項目。在實際工作中,首先確定壓力容器的規格、材質、建設區域,并據此出具施工組織技術、施工單位案,明確其入場方式、存放區域,以及作業標準。進入建設階段后,要做好現場檢查,確定入場材料、設備符合施工單位案和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再準予入場。因壓力容器面臨石油及其他產品、原料腐蝕風險,在檢查過程中應確保材料質量合格,具有耐腐蝕的特性,檢查無異常后再組織安裝。石油地面工程項目中壓力容器的安裝流程如圖1所示。
確定容器合格后組織施工。施工人員在地面區域標注位置,嚴格控制偏差,檢查設備腳螺栓等是否異常,更換不合格或損壞部分。放置墊鐵以提升設備安裝質量和牢固性,并做好與地腳螺栓的連接,為后續灌漿加固、焊接加固做好準備。油田地面部分使用的壓力容器多樣,較大的容器應使用兩組以上墊鐵,且保證其質量合格、厚度達標,不會在承重過程中出現不可控形變。吊裝主要使用大型設備提供支持,如起重機,通常不必使用起重機。利用地面管理提供基準線位置,完成找平、設備安放,最后根據預設的方案標準驗收。其他現場管理工作也應遵循此工作思路,以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需要確定工作標準,有序開展管理。
(二)規劃途徑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內容復雜,難度較高,在現場管理之外,還應提供妥善的工作計劃、規劃方案,作為工作依據,這一類工作可統一納入規劃途徑范圍。以稠油火驅技術(圖2)為例,該項技術提升了油氣田作業效率,但地面部分需要建設的內容較多。
稠油火驅技術下,但地面部分建設內容包括空氣輸配和調控系統、采出液統計系統、集輸系統、監測系統、出氣管理系統、溫度調控監測系統、地面管理中心等。在建設過程中,應以施工單位案、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技術方案和標準。在此過程中,規劃工作主要發揮兩個方面作用:一方面,合理確定施工區域。要求按照現場空間配置情況,確定不同系統的建設區域,以及材料臨時存放區、設備存放區、運輸中轉區等。上述工作需要現場管理人員、規劃人員共同參與,并將完成的規劃方案交由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也應組織監督,保證規劃方案得到執行。另一方面,做出人員方面的規劃,因稠油火驅技術系統建設復雜性偏高,在常規規劃技術設備的同時,還需要做好人員方面的調整,按需求聘用具有資質和能力的人員,參與地面部分建設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包括稠油火驅技術地面部分建設內容在內,所有規劃均應符合施工需求、現場特點,存在變更需求時,應逐層反映給管理者,在合理、必要的情況下,做規劃和建設調整。
(三)組織統籌途徑
從管理監督、不同組織同步工作的角度出發,尋求提升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質量的途徑。石油地面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往往不屬于同一系統,組織統籌工作主要發揮協調方面的作用,使上述三個整體可以共同參與項目建設管理,發揮不同作用,保證石油地面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和效益。
建設單位項目立項,并通過投標等合適的方式,尋求與施工單位的合作,施工單位按照要求完成項目建設及具體管理活動,尤其是現場管理、質量管理。監理單位則作為第三方,接受建設單位的委托,在管理施工過程,了解進度、質量及管理工作開展態勢,確保所有工作符合規定要求。組織工作強調對三個主體人員的組織,使其各自明確權責邊界,并確定工作的具體內容和方法。統籌則強調機制建設,使三個主體工作人員按照固定、合理的模式統一開展工作,且互不干擾(監督發現異常情況除外)。
如上文所述,稠油火驅技術地面部分建設由施工單位給出項目建設單位案、要求,施工單位根據要求施工(也可以由施工單位提出方案或修改方案)。在此過程中,建設單位不參與施工具體工作,并委托監理單位施工檢查,監理單位對施工材料、工序、質量、工期等要素監督,發現輸配管道材料不合格、建設質量不達標問題后,應立即指出,并要求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干預,以快速解決問題,保證稠油火驅技術地面系統工作能力,避免安全隱患和工程反復建設帶來的延伸問題。
(四)信息化途徑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內容復雜,為進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效益和質量,還應在管理途徑方面尋求突破,采用信息化方式作為新途徑,提升管理效率。
信息化管理關注新技術的應用,其核心優勢在于保證管理的實時性,使大型工程各個環節均可處于遠程管理、信息化管理范圍之內,從而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覆蓋效應。例如,地面工程,其施工過程周期較長,且帶有很明顯的重復性特點,勘測、規劃油田周圍的建設區域,并組織基坑開挖、混凝土灌注等活動,為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提供基礎支持。在此過程中,要求管理人員每日巡視各項目現場,但過大的工作范圍難以保證巡視管理實時兼顧所有區域,可利用遠程管理替代。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信息化管理,如圖3所示。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的不同現場,均以信息采集設備實時采集信息,并以獨立實時通信的方式,將各現場的信息提供給遠程管理處,信息傳輸應基本保持同步,借助不同信道避免其相互干擾。遠程管理處根據實時信息進行判斷,由工作人員了解現場建設情況,如果實時信息存在異常(如人員不規范操作、在油田內使用明火等),由遠程管理處發出警報、及時處理。如果實時信息無異常,則不做處理,繼續收集石油地面工程項目不同現場信息,完成一輪信息化管理。除現場管理工作外,信息存儲、加工,遠程通信等石油地面工程項目輔助性工作,也均可借助信息化方式開展,提高管理效率。
四、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可行方法
(一)精細化管理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的內容較多、周期較長,應在方法上強調精細化管理,根據不同建設項目特點,確定具體工作模式、建立穩定的管理機制,使管理工作精細、深入。例如,地面油氣田存在二氧化碳含量較高的特點,在地面工程建設時,需要針對不同油井進行細化管理。在精細化管理思路下,對不同的油井標號,獨立建設分析設備、采集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以分別了解油井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以便組織開采和其他設施的建設。精細化管理也能應用到其他環節中。
(二)大數據管理
大數據技術可以提升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質量,也可以覆蓋工程各類項目。在規劃階段,可利用大數據技術確定建設單位案、輔助有關技術的選擇和決策,也有助于評估工期,利用大數據了解同類工程特點,確定管理重難點和安全隱患,提升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在施工階段,大數據有助于管理信息化,匯總一些常見、多見的問題,以便在管理工作中提前做好準備。此外,大數據還可以服務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設質量管理,借助既有資料、海量分析,分析工程不同部分的建設質量,如建筑沉降、不均勻沉降等,使項目建設質量得到充分保證。
(三)全程化管理
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應做到全程化,從立項到完成,全周期均應組織管理工作。按照上文所述規劃途徑、組織統籌途徑,在建設工作開始前,確定管理工作的參與者,明確其管理權力、責任和工作方式、標準,持續到項目結束、驗收完成。全程化管理的價值在于提升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覆蓋效應,使所有有必要接受管理的環節均納入管理范圍內,從而實現管理質量和總體效益提升。
(四)重點環節管理
不同石油地面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各有不同,管理工作也需要結合各類項目的實際情況開展。這要求項目建設管理明確工作重點,在重點環節、重點項目、重點區域投入足夠的資源,避免管理過于泛化、重點不明的情況。比如,信息化管理牽涉到所有現場,在地基施工階段,應將支護管理作為重點,了解基坑建設支護情況。如果油田區域存在丘陵、山地、河流,應關注各施工現場是否做好了邊坡支護、是否有效保證人員安全等。
五、結論
綜上所述,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具有投資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復雜性較高的特點,管理工作的優化十分必要。在此過程中,應重視適配性、效益化和全面化,具體途徑包括現場途徑、規劃途徑、組織統籌途徑、信息化途徑等,可行的方法牽涉精細化管理、大數據管理、全程化、重點環節管理等,不同途徑和不同方法的聯用,可以有效覆蓋石油地面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全周期,進而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和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曹雨薇.關于新形勢下油田地面工程建設規劃的思路探討[J].石化技術,2023,30(03):4-6.
[2]劉佳.標準化注水站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策略[J].全面腐蝕控制,2022,36(07):66-67.
[3]那欽.油田地面工程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2,42(13):65-67.
[4]陳二濤.油田地面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J].全面腐蝕控制,2022,36(05):51-53.
[5]饒明久,李相坤,馮佳,等.探析強化油田地面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措施[J].石化技術,2022,29(0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