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志
幾年來,我通過不斷探索,在新課改教學中運用目標教學法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統一明確的要求,使學生學有目標,聽有方向,在教師的引導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自學討論中獲取知識。
一、找準新舊知識聯結點,作好鋪墊
復習鋪墊是新課學習的前奏,必須起到搭橋鋪路的作用。復習鋪墊是組織教學,運用舊知,啟發初步思維,為學習新知識作好心理準備、知識準備和智能準備的基本環節。因此,不管是口答、口算或筆算,板演或操作,都應圍繞新知識,復習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為了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新知識,復習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和數量。
二、讓學生學有目標,聽有方向,喚起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和調控作用。將教學目標告知學生,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激勵和調控作用,順利突破重點和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一般在新課引入后或課結尾時展示, 但有時為了講究實效,根據課型,我有時在課前或課堂上分步展示。
三、注重培養自主性,提高課堂檢測反饋效率
教學不但反映教師的教,而且反映學生的學。教師教得如何,歸根到底還是看學生學得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還必須注重信息反饋,特別是堂上檢測反饋,因為堂上檢測才能真正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完成五分鐘左右的檢測題,有利于培養學生做事迅速、認真和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又利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檢測題的編寫要注意圍繞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關鍵來編寫;注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才能更好地體現應用題的結構特點,避免學生對知識“生搬硬套”,使學生掌握靈活運用知識的技能。例如:教學“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時,我設計了一組檢測題,這組檢測題要求只列式,不計算,在五分鐘內完成。學生完成后立即批改訂正。這既能反饋學生對本節課教學目標的掌握情況,又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幾年來,我一直在進行目標教學法的研究,且我深有體會:目標教學法能使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理順知識脈絡,考慮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問題和練習,講課時做到有的放矢,向40分鐘要效益,要結果。這一教學法的使用能夠讓學生在自學、討論中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