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波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多,其管理工作關系到退休人員、事業單位和國家三方利益。因此,我們要重視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國家和政府打破了原有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管理模式,將退休人員納入社會化管理。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社會主義和諧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提高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減輕事業單位的負擔并維系社會的穩定。而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為此,本文將分析問題產生的成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使其更好地為退休人員、事業單位和國家服務。
關鍵詞: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
原有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管理模式由原單位負責,但由于事業單位的性質和管理能力不一樣,且退休人員數量龐大,管理任務艱巨,管理服務質量不高。有的事業單位無法進行退休人員的有效管理,有的事業單位雖然為退休人員提供了管理服務,但管理質量較低,效率也不高,使其無法正常享受退休后的生活。國家實施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可提高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質量,提升其滿意度。
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概述
退休人員是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因符合年齡條件或喪失勞動力而離開工作崗位的勞動者。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是指人員退休后,養老金由社保部門通過金融機構發放,其他事務交由社區或街道管理。具體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不再由原來的工作單位發放,而由社保部門統一發放,另一方面是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由社區或街道等負責,其中包括退休人員的生存狀況、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接收管理退休人員的檔案、組織開展退休人員的健身休閑活動等。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管理原來一直由工作單位負責,自2014年10月開始,國家啟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退休人員逐漸實施社會化管理。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后,可減輕其原工作單位的負擔。之前,原單位還要成立專門的部門,由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不僅耗費財力、物力,還會由于沒有專業的管理制度和體系,服務不到位。而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為單位減輕了負擔,使其可以更好地投入發展。
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有利于保護退休人員自身的利益。以往,一些單位會出現拖欠、遲發養老金的現象,實施社會化管理后,養老金由社保部門統一發放,這樣既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又可以對退休人員實行統一的管理和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節約社會資源。
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還處于發展階段,其中存在很多問題。
社會化管理服務主要依靠社區和街道,且退休人員的數量每年遞增,對接社區或街道的服務量逐年加大,而社區和社區之間的服務質量也存在差異,因此,退休人員在服務和待遇上也會有差異。加之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數量較多,管理工作比較復雜,社區和街道的管理服務沒有形成專業化,致使管理服務不到位。例如,有的退休人員無人過問,管理工作僅停留在發放退休金上,沒有對其退休后的活動予以重視。社區和街道中有的工作人員工作能力不高,工作積極性較低,難免出現消極、懈怠的情緒,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得不到有效開展。
社會化管理中,還存在退休人員補貼發放不規范的問題。除了社保經辦機構統一發放的退休金外,退休人員還有各種補貼,如高齡補貼、地方性補貼等,這些補貼由當地財政撥款。但是,有的地方政府沒有規范發放,補貼不能及時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同時,對于制裁類似冒領退休金等的行為,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導致這一問題仍時有發生。
此外,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方式單一,打通民政、衛生、社保等部門的信息網絡及搭建完善的城鄉一體化、線上線下聯動的服務平臺還需加快。而且,目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較多,健身、休閑活動的場所有限,有些地方只有一個縣政府開辦的老干部活動中心。
(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問題的成因
國家雖然實施了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實施細則,但地方政府缺乏相關配套政策,使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缺少支持,社區和街道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沒有按章行事。
目前,一些社區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落后,沒有從根本上了解退休人員的需求,不能從實際情況出發解決問題,使社會化服務管理工作不能深入人心。
同時,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還缺少資金支持,致使退休人員的生活比較單一,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無法滿足退休人員的實際需求,不能實現管理服務的多樣化。
三、完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對策
(一)完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
為了使社會化管理全面實施,國家要完善管理服務體系。如此,工作人員才可以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政府在完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時,要細化管理流程,抓住管理的要點和原則,不能流于形式。制定管理服務體系的目的是使社會化管理更好地為退休人員服務。因此,要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對社會化管理服務進行宣傳,使人們了解社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實施社會化管理的必要性。
完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要遵循“以人為本”,貫穿“以人為本”,并落實“以人為本”,同時要加強監督。
(二)完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途徑
在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平臺的作用,社區平臺要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給退休員工帶來更好的服務。
在進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時可以依托社區平臺,并加大對平臺的投入,建立健全退管服務的辦公條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提高服務質量。退休人員年紀偏大,完善管理服務途徑可以為其省時省力,并為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比如,可以在社區或街道配備專管員,發放聯系卡,做到“小事通電話、大事上門看”的良好溝通氛圍,積極掌握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發放、待遇調整、資格認證的核查工作,了解退休人員的增加、減少等情況。
同時,健全、完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衛生醫療服務工作,積極開展免費的健康體檢活動,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完善退休人員健康檔案,做好后續跟蹤服務工作,給廣大退休人員傳授身體健康方面的知識。
目前,退休人員已經從過去的吃飽飯、穿暖衣的簡單需求、上升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層面,這就需要為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可以在社區或街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退休人員的精神世界,提升他們的幸福感。退休人員也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充分了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更好地理解社會化管理服務政策和體系。
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化技術飛速發展,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提高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目前,我國的信息平臺尚不完善,有待于進一步開發,要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為退休人員提供專業化服務。
(三)完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支持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應根據退休人員的數量,配備充足的管理服務人員,同時,這些人員還要有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且一定要有耐心,定期對其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工作技能。
同時,要給社區或街道的管理服務工作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充足的預算可以使社會化管理服務更好的開展。社區或街道在為退休人員開展各項活動時,需要活動場所,政府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從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的實際出發,完善管理服務,可以使退休人員的管理更好地過渡到社會化管理,滿足退休人員的需求,為退休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實現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要提高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政策,完善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保證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穩步運行。退休員工的管理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在這項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和處理,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凌宗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研究[J].財經界,2020(27):239-240.
[2]張正斌.探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全面納入社區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管理文摘,2020(06):191-192.
[3]刁玉文.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探究[J].科技智囊,2020(03):45-48.
[4]俞林.淺議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7):58-61.
[5]周亞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探析[J].管理觀察,2019(30):64-65.
[6]王秋霖.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9(1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