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娜
摘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我國的醫療事業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滿足基層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想要更好地發揮作用,不斷促進標準化建設十分有必要。標準化建設指的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按照國家和政府制定的標準進行,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運行效率,使其不斷滿足基層居民的醫療需求,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本文論述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的含義,分析了標準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更好地進行標準化建設提出了三點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對策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概述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是指鄉鎮衛生院以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它們是最貼近群眾的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的醫療水平,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不斷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制定一系列標準和規范。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硬件方面的建設主要包括用房及設備,這是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基礎。如果用房與設備得不到保障,或不按標準落實,就會影響醫療的準確性,影響患者的滿意度。軟件方面的建設主要是指人員配備及技術水平,不斷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對人員配備及技術水平的提升上都要按照規定執行。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人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傳統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醫療需求,主要是由于服務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不足。如果按照標準化建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服務能力,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硬件設施有待加強
硬件設施建設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首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硬件設施上,與大城市三甲醫療機構的硬件設施存在很大差距,具體可以從兩方面分析:第一,基層醫療機構中,一些基礎的醫療設施、設備不夠充足,一旦就醫患者較多,就無法提供較好的醫療衛生服務,甚至無法提供服務。第二,基層醫療機構的硬件設施較為落后。醫療設施、設備必須要保證質量,否則極其容易出現誤診的現象。一些鄉村的基層醫療機構,甚至連基本的醫療器械都不具備,更不用說現代化的醫療設備。隨著時代的發展,基層醫療機構也需要先進、高質量的硬件設施作為基礎保障。
此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藥品配備上也并不完善,藥品種類較少,不利于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經濟落后,藥品匱乏,無法為當地群眾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
(二)服務體系有待完善
服務體系是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提升服務能力的過程中制定的一系列制度,這是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關鍵。目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于條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難以留住高技術人才,一些醫術精湛、專業精進的人才,往往會選擇市級大醫院,從而更好地發揮才能。專業型人才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服務體系的不完善,整體的醫療服務水平也很難得到提升。服務體系越不完善,就越難留住高技術醫療人才,服務能力和水平也就無法得到提升,從而陷入惡性循環。其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乏行之有效的責任制度,醫療人員權責不明,無法很好地完善服務體系。最后,一些醫務人員的責任心不強,職業道德不高,無法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也不利于服務體系的完善。
(三)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管理水平低下是影響標準化建設的重要因素。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管理的科學化十分有必要,否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性情況,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無法有效處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沒有明確的醫療程序。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需要掛號,也沒有診治記錄,只是在最后開藥時列出一份藥品清單,這種方式非常不負責任。一旦在醫療過程中出現問題,對于醫生來說,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情況,對于患者來說,也沒有有效的病例記載維護自身的權益。其次,領導對基層醫護人員的管理不足。如果領導的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就無法對基層醫護人員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也不能實施有效的管理,影響整個醫療機構的運營效率。最后,監督也是影響管理水平至關重要的因素。一些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完善的監督制度,或監督制度執行力不足,流于表面,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不能真正對醫護人員加以規范,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
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優化對策
(一)完善硬件設施
首先要不斷完善硬件設施,先要保證數量上的提升。對于基礎的硬件設施、設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多采購,確保當患者增加時也能滿足需求,不影響治療。同時,不斷提升硬件設施的質量和水平。隨著時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要與時俱進,提升硬件設施的現代化水平,積極引進高端醫療設備,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在完善硬件設施的過程中,也要加大財政投入。對此,政府應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尤其要加大對鄉村地區的投入,逐步改善醫療設施、設備不足導致農村居民大量涌入城市就醫的局面。
(二)健全服務體系
健全服務體系,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水平和能力。在健全服務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積極引進專業化的醫療人才,并不斷加強對醫療人員的培訓,進而提升整個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其次,規范工作機制,確保工作機制更加科學、有效。要明確規定醫療工作中的各個步驟,并要對每個診療步驟進行詳細記錄,以為后續發生問題時提供佐證。最后,提高醫療人員的責任心,使其更好地為人們提供醫療服務。
(三)提升管理水平
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方案的落實、管理中的監督等各方面。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是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制定合理、準確的管理制度,必須要考慮到基層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管理方案的落實主要是指制度的執行過程,應聘請專業的人員執行。同時,要從大局出發,把控基層醫療機構的整體情況,關注各環節中的細節,在執行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問題。此外,還要做好管理監督工作,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會導致問題無法被及時發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監督不僅要落實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各個部門,還要落實到個人,真正實現監督的全面化。尤其是在藥品采購方面,更要做好嚴格的監督,保證藥品質量。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績效考核制度、培訓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等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內容。在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著力于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并確保公平性。在培訓制度的落實過程中,要根據人員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真正提升人員的素養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斷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對于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通過完善硬件設施、健全服務體系和提升管理質量三方面,不斷推進標準化建設,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基本醫療需求,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馮俊劍,陳凱,劉智勇,籍文雪,王珺,楊穎.我國鄉鎮衛生院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6(02):108-110+132.
[2]馮丹,曹德森,周丹,田鷗.醫院標準建設及標準化管理的探索[J].中國醫院. 2014(08):4-6.
[3]鐘新秋,景琳,楊練,丁富軍,熊穎.分析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現狀,提高標準化建設水平[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3(06):407-409.
[4]張寶平,劉建瑛,何中臣,唐貴忠.我國鄉鎮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醫學與哲學(A). 2013(04):59-61+72.
[5]王茂,沈紹武,常凱,毛樹松.我國中藥標準化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 2013(03):52-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