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昊
摘 要:在我國農業體系中,玉米種植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實現玉米的高產栽培,不僅能夠提升基層農戶的經濟效益,促進當地農業的穩定發展,還對農業技術的進步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工作予以高度重視,應當構建完善的推廣體系,加大宣傳力度,并且利用示范田的方式改善推廣效果,還應當重視人才,提升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有效保證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工作質量,使基層農戶都能夠掌握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诖耍疚纳钊敕治鲇衩赘弋a栽培技術推廣措施,旨在為推動玉米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帶來參考依據。
關鍵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策略;品種選擇
1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分析
1.1品種選擇
玉米的品種繁多,每個玉米品種都有不同的種植環境要求,需要結合貴州當地的土壤、水分、光照、氣候等條件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玉米的品種不僅包括普通玉米,還包括晚熟玉米、中熟玉米以及早熟玉米。在貴州地區,通常選擇優良品種進行玉米栽培。以貴州地區為例,適宜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有新中玉801,具有大穗、高產、抗倒伏能力強等特征,適宜在貴州地區海拔2000m以下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區進行種植,平均每667m2的產量為627.5kg,Q玉7號每667m2的產量為642.9kg,適宜在海拔1500m以下中上等肥力的土壤進行種植,三千1號適宜在貴州銅仁地區海拔1100m以下和遵義市中上等肥力土壤進行種植。
1.2土壤選擇
土壤對玉米的良好生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栽培玉米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土壤環境進行綜合的考量。適用于種植玉米的土壤需要保證一定的水分,并且土壤肥力要高,土壤質地要疏松,并且有一定的土層深度。此外,適合玉米種植的土壤應遠離污染較大的區域,要避免垃圾場所、建筑用地、工業園區、市區等附近,否則不利于玉米作物的良好生長。對于那些前茬種植過馬鈴薯、大豆、小麥的土地,最適合用作玉米的種植與栽培。這種類型的土壤中蘊含著豐富的有機物,能夠給玉米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并且能夠幫助玉米抵御病蟲害的侵擾。
1.3種子前處理
在玉米栽培種植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玉米的種子進行一定的前處理。對種子進行浸泡、日曬半晾,充分發揮種子的性能。在前處理的過程中,適當的晾曬能夠促進幼苗的生長,促進種子的良好發芽。能夠幫助玉米吸收大量的水分,有效提高出苗率以及幼苗的成活率。對種子進行充分的浸泡能夠對種子發芽帶來促進的作用,并且減少發芽時間。
1.4地塊選擇
在對玉米種子進行有效的處理之后,需要對地塊進行選擇。在播種的前期階段,需要開展地塊處理工作。需要對地質比較硬的地塊進行松軟休整,以提高玉米種子的發芽率。針對那些干旱缺水的地塊,需要首先進行灑水操作,使土壤變得水分充足,或者等待降雨后再進行處理,有利于玉米種子的播種。對地塊進行翻耕有利于玉米種子的播種。針對那些有高大樹木的地塊,需要對其光照情況進行綜合的考量,應當將多余的樹枝進行清除,為玉米的良好生長創造有利的條件,保證地塊的向陽性與光照性。
1.5種植密度控制
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對玉米的種植密度進行有效的控制[1]。良好的種植密度能夠有效保證玉米的產量與品質。如果玉米在種植過程中密度過大,那么就會導致相互之間爭奪養分,不利于玉米的生長。密度過小也會對玉米的產量帶來不利影響。不同品種的玉米對于密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應首先對地塊進行測量,選擇合理的密度,使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能夠茁壯成長,有效的授粉能夠提高玉米的品質與產量。對于玉米的種植方式,應當采用寬窄行起壟栽培法,有效控制玉米的密度。
1.6施肥管理
在玉米生長、拔節的過程中,施肥管理非常重要,是提高玉米產量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玉米需要做好施肥管理,為其提供充足的養分,改善玉米的健康度,提高玉米的抗倒伏性。在授粉的過程中,應當進行肥料的追加,這能夠促進玉米的結果,也能夠提高果實的飽滿度。一般情況下,需要在降水過后對玉米進行施肥,這樣能夠讓肥水滲透到土壤之中,幫助玉米更好地獲取營養成分。并且需要結合不同的地塊來施用肥料,不同的玉米品種,其所需的肥料也有所不同。所以應當科學地進行施肥,選擇合適的肥料。對肥料的使用量要進行嚴格把控,避免肥料過少或過多,這兩種施肥方式都不利于玉米的良好生長。
1.7病蟲害防治
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也應當對病蟲害防治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視,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的產量。防治病蟲害需要應用良好的抗病蟲害玉米品種,這種品種本身就會對病蟲害產生很強的抵抗力,自身不容易滋生病蟲害。并且應當引入科學專業化的病蟲害防治機制,改善防治工作。應用針對性的化學藥劑,針對不同的病蟲害應用不同的農藥。
2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存在問題
2.1管理體系不完善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短期之內很難顯現出良好的成果。完善玉米高產栽培推廣管理體系,這對于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能夠發揮關鍵的引導作用。管理體系不完善會對貴州當地的玉米農業推廣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不利于玉米的產量與品質。另外,有一些基層農戶缺乏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認知,沒有充分了解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重要意義。因此,往往依據自己的主觀判斷進行農業種植,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推廣體系的約束,導致基層農戶沒有認識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重要性,這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2.2推廣區域性強
玉米種植存在地區失衡的現象,不利于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在實際進行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有些技術工作者僅在特定的區域開展推廣工作,而沒有將推廣工作落實到貴州偏遠的地區。偏遠地區基層農戶交通不便,信息也比較閉塞,因此很難接觸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這種新型農業種植技術。此外,環境的變化也不利于栽培技術的推廣,這導致現階段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只能在一部分區域取得良好的種植效果,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推廣水平仍然較為滯后,導致當地的玉米農業栽培發展失衡。
2.3對病蟲害認識不足
由于氣候條件與土壤的不同,因此不同地區玉米的病蟲害也有所差異。比如粗縮病、絲黑穗病在不同區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生理特征也有所差異。地老虎、粘蟲等蟲害是玉米植株生長過程中較為常見的蟲害。在同一個區域,隨著玉米生長時間的不同,所遭遇的蟲害也存在差異。因此,對于玉米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較為復雜?;鶎愚r戶缺乏對當地氣候條件以及土壤肥力的調查與了解,也沒有得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方面的培訓,對玉米種植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很難對玉米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不利于玉米的良好生長。這會影響玉米的品質與產量,進而影響當地農戶的經濟收益。
2.4對新品種了解不足
在開展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系統性地選擇高產的玉米品種,應當對貴州當地的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玉米的耐抗性、病蟲害抵抗力等諸多因素進行深度考量。通過對極具代表性的主流品種進行分析比較,挑選出最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在玉米高產栽培工作的實際推廣過程中,很多基層工作者仍然缺乏對新品種的系統化認識,從而導致沒有落實針對性的推廣工作,所選出的玉米品種很難實現真正的高產優質,也不適用于當地的各方面因素和環境條件。因此,影響了玉米的產量,很難達到預期的高產優質效果,也影響了經濟效益,導致當地基層農戶缺乏種植的積極性,這極大地阻礙了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
3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有效措施
3.1構建完善的推廣體系
在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推廣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農技推廣部門需要與當地的政府機關進行合作,獲得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構建高產示范機制,建設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示范試點,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例如,在推廣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對當地的地勢、土壤條件進行深入的分析,科學合理地選擇符合當地玉米種植模式的地膜種類,例如,可以采取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微模、低壓高密度聚乙烯、超規模高壓低密度聚乙烯普通地膜。想要充分提升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推廣,推廣工作者需要對當地的種植環境進行深度的考察,統計土壤信息以及土地覆蓋率,選出符合當地特色的地膜種類,從而運用合適的地膜來覆蓋玉米,提高玉米的有效性,促進玉米的良好生長。
另外,應當積極獲取當地政府的資助,向區域中的全體農戶開展玉米高產栽培的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使當地基層種植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相關技術工作者需要從旁認真地指導,使每一個農戶都掌握高產栽培技術。在建設完善的推廣體系的同時,需要與實際調研的信息進行充分融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針對性。對于高產示范田的建設需要高度重視,進行信息考察、地塊調查,構建田間檔案,這對后續的玉米種植指導工作能夠奠定堅實的基礎。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需要合理地分配技術人員,派遣骨干人員深入到種植活動中,對農戶的實際種植情況進行考察,并且對其進行指導。
目前貴州地區很多鄉鎮逐步認識到了高產栽培技術的重要性,并且有部分農戶也取得了良好的種植成果,他們愿意大膽地試用新品種的農作物,愿意積極配合開展高產栽培技術的培訓工作?;鶎愚r戶在完善的推廣體系當中能夠深入了解害蟲防治、田間管理等相關的知識與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當地農戶的玉米種植水平,提高玉米的產量與品質,改善經濟效益。
3.2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經濟效益
在開展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工作的過程中,推廣部門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使當地基層農戶在種植實踐的過程中能夠直觀地看到所提升的經濟效益,這樣能夠提高當地基層農戶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接受度,有利于新技術的推廣。宣傳工作者需要根據目前的玉米市場價格進行科學的計算與分析,在應用高產栽培技術過程中,每667m2玉米能夠保持在300~480kg的產量,每667m2能夠收獲636~1165元的經濟效益。除去每667m2300元的成本,農民能夠獲得336~865元的經濟效益。技術宣傳人員可以讓當地基層農戶直觀地看到高產栽培技術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這樣能夠使當地基層農戶在思想認識上開始重視新的栽培技術。
宣傳部門可以應用豐富多樣化的宣傳形式。比如,可以邀請相關專家為當地農村群眾開展專題知識講座,使當地農民在聽取講座的過程中深入了解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有效地提高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力度,為農民了解高產栽培技術提供有效的途徑。另外,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部門應當對移動互聯網進行充分的應用。可以借助多媒體平臺,將有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文案或短視頻推送給當地的農民,有效提高當地基層農戶對于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了解與認識,這樣才能夠充分提高基層種植人員應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積極性。相關技術工作者在開展高產玉米栽培技術宣傳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宣傳要素,主要包括病蟲害防治、品種選擇、田地管理、種植密度、播種方法等,以有效促進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
3.3建立示范田,改善推廣效果
有些農技推廣人員采取入戶宣傳的方式對基層農戶進行推廣,這樣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推廣效果,容易讓當地的居民產生反感的情緒,并且很難讓農民直觀地了解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重要價值。因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需要與當地政府進行密切的聯系與合作,共同建立示范田,并且將各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方式與效果展示在示范田當中,使當地的群眾能夠直觀地看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所帶來的良好效益。這樣的方式能夠加強基層種植人員對于新興農業技術的接受度,這對于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此外,在農民初步了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之后,相關技術工作者需要對農民進行詳細的講解,使農民系統化地掌握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領,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農民積極學習的熱情,使農民主動地參與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過程中來。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在示范田中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使農民親身體會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優勢。農民在種植過程中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時,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及時地糾正其錯誤,解決他們的困難,使農民能夠科學有效地開展玉米高產種植工作,從而提高農戶的玉米產量與經濟效益。
3.4提升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
農業技術部門需要對提升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予以高度重視[2]。人員的素質影響著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工作效果,所以應當在人員培訓與聘用方面進行充分優化,有效改善人員的專業素養,構建高水平、高素質的農業技術推廣團隊。在人員任用的過程中,農業技術部門需要應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對相關工作者的責任意識與專業素養進行有效的考量。在開展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不能隨意地在其他崗位上進行人員抽調。農業技術部門還應當適當提高薪資待遇,這樣能夠留住那些素質高、經驗豐富的人才,并且需要給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環境,多關心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避免人員的流失。另外,針對那些在崗工作的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人員,農業技術部門應當加強培訓工作,使人員能夠進行不斷的學習與提高,掌握更為豐富的新型農業技術,并且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推廣給廣大基層農業種植戶,有效促進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海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要點研究[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3,35(01):87-91.
[2]王磊.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分析[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3,35(0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