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改革、教育發展以及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和平臺。在高中階段地理教師利用“互聯網+”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開發的過程中,可以突破傳統教學限制,更好地完善地理教學。這不僅能提升教學質量,也能使學生通過高效化的學習,提升學習認知。本文主要結合微課教學模式的重要特點以及基本原則,深入研究高中地理微課教學的現狀以及未來的應對策略,從而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中地理;微課教學;教學策略
對于高中地理微課教學,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將傳統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通過整合和更新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到具體的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內容豐富多樣,而且能夠全面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應用微課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互聯網+”時代微課教學的重要特征
在“互聯網+”時代,為優化課程創新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在對教學目標等進行設定的過程中,緊密結合微課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對微視頻等相關表現形式進行深入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一)基于內容精悍短小的特征分析
在對微視頻以及地理微課模式進行展現的過程中,視頻的制作以及載體的應用主要有內容短小精悍的特點。從傳統課堂角度來看,單節課程大概為 40~45分鐘。但再微視頻以及微課內容整合后,盡管內容不長,但它可以涵蓋多種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它可以以具象的形式呈現較為復雜的知識,讓學生能輕松了解并記憶其中的核心部分,這極大地優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
(二)基于內容精致的特征分析
在對微課教學模式進行展現的過程中,教學視頻內容大多都是究極濃縮的精華,是包含多個教師、學者長期研究和教學的經驗總結。通過網絡平臺傳輸相關主題的微視頻,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迅速解決現有的問題,還能幫助學生接觸和理解其背景和發展進程。此外,視頻播放具有較廣泛的范圍性,支持多個平臺上線播放,使學習變得方便高效。
(三)基于內容優質性的特征分析
從優質資源獲取的角度看,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結合微課以及微視頻的相關內容,選擇特定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而教師在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梳理相關知識,也可以以視頻記錄等相關形式,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比如,通過案例推送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地理知識與其他知識學習的不同。整體的視頻播放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學生既可以理解知識,也可以升華自身的學習思想,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
二、“互聯網+”時代高中地理微課教學模式應用的重要價值
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大提升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水準。尤其是高中地理學科與微視頻等相關內容聯系較為密切,可以通過動態圖展現,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從具體化到抽象化,深入自身的邏輯思維。因此,根據高中地理教學要求,全面開展微課教學模式,展現積極穩定的價值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對高中地理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的過程中,將現代信息模式、傳統信息模式與微課教學模式緊密結合,可以突破傳統教學中時間、空間等相關層面的學習限制,使互聯網技術能夠在不同的地區和時間中應用。因此,在對微視頻等進行制作和應用時,要提前制作完畢,讓學生在自己空閑或其他時間進行學習和論述。通過網絡平臺的瀏覽與應用,實現移動化、碎片化學習的目標。其次,針對當前地理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對“互聯網+”微課等新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也可以合理控制微課時間,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對具體知識進行學習。在視頻資料當中,既包含文字、圖片等相關內容,也包括動態視頻影像等相關資料,內容極為豐富,可以全面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學生也可針對自身薄弱模塊,反復學習直到理解。微課對于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全面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幫助作用。
在制作和應用微課視頻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需求學習先進經驗和方法,整合多種要素和模式結構,明確地理知識學習的本質。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突破傳統的學習限制,完善主題研究,將線上、線下等相關知識深度融合,以達到知識學習的基本要求。不僅如此,這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果,增強了學生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掌握。
在對“互聯網 +”等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和教師都獲取到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經驗。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加強新型教育思想的滲透,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接受線上教育。不僅如此,線上教學的內容也更加新穎豐富,這能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獲取信息、自主分析問題、自主實踐應用的能力。通過互聯網,加強線上微課視頻的制作與傳播,也可以使城鄉教育資源更加優質平衡。比如,通過網絡獲取國內外先進的學術成果以及成型的學術資源,讓學生和教師可以共享資源、實現認知同頻。所以,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想要探索全新的微課教育模式,就需要各大學校積極參與、勇于分享自身的學習成果、研究成果和學習資源,通過遠程學習、遠程教育的方式,實現優質資源平衡。
最后,在課程發展之中,完善微課視頻的制作以及微課教學模式的推廣,也可以使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多樣。在對全新的信息進行獲取的過程中,推動我國教育改革逐漸向前發展,對于我國整體的教育質量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
三、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高中階段,地理知識的學習趨向于體系性、龐雜 性、復雜性。為了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專業知識,教師對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對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來看,在教育改革中積極推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雖然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微課視頻的制作,對很多教師而言都是一大難題。在這種情形之下,充分了解當前教學存在的不足,才能對癥下藥,做到藥到病除。
(一)關于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的問題分析
很多教師致力于研究全新的教學成果,創新現代教學模式。雖然對微課視頻等制作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但是仍然深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在內容、形式等相關層面沒有做出深入性的變革。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學生聽講、教師講解為主,沒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在對課程重點進行展現的過程中,雖然對微視頻進行了展現,但是并沒有將計劃內容進行濃縮。學生觀看視頻與觀看課本,并沒有什么較大區別,無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對問題啟發等相關內容進行展現的過程中,沒有利用好微課視頻以及微課教學模式的優勢,并沒有讓學生理解知識點以及重點內容。學生無法及時快速地獲得相關知識內容,也就無法發揮微課視頻的優勢,降低了教學工作開展的實效性。
(二)關于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的問題分析
在對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展現的過程中,整體課堂氛圍較為沉悶,缺乏趣味性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地理學科尤為明顯。這主要是由于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涉及很多地圖以及相關數據的轉化。很多學生認為,這一知識比較復雜,不愿意思考也不愿意主動學習,直接導致教學課堂氛圍不佳、學生畏難情緒高漲。在教師對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把控的過程中,形式化嚴重,沒有深入到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中來。比如,教學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信息反饋,及時調整視頻的方向。在對視頻資料或微課教學模式進行展現時,只是將傳統的視頻上傳到微信群等相關平臺讓學生進行預復習,但是卻沒有明確學生的問題導向, 沒有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學習。 這些都無法讓學生深入到地理知識研究中,嚴重影響其學習質量和學習水平的提升。
(三)關于知識內容體系性較為缺乏的問題分析
在對高中理知識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掌握的過程中,積極加強微課視頻的創新,也要考慮到內容的體系性、廣泛性。很多知識零散地分布于課本之中,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各項知識體系進行構建。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使用傳統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沒有掌握學習技巧。而在視頻引導下,也沒有充分了解具體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重點。在對后期復習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展現的過程中,沒有讓學生通過特定知識的記憶,了解關聯知識內容的整合要求。學生自身的思維轉換不及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四、“互聯網+”時代微課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程中的應用思路
在對上述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結合“互聯網+”時代的背景,深入探索了高中地理微課教學的問題以及微課教學的特征。從內容研究中可以看出,為了發揮微課教學優勢,在對高中地理知識進行整合的過程中,結合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學工作創新是十分重要的。
(一)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微課內容
在對高中教學內容進行深化的過程中,需要改善教學方法的單一性。而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就是極其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它不僅拓展了學生學習視野,還扭轉了人們認為微課只能通過視頻形式表現重難點知識這一片面認知。事實上,通過微課的精準制作,聯系各項教學環節,可以使學生更為深刻地領會地理知識與自我生活之間的重要關聯。首先,可以對經典視頻進行二次創作,以強化理解和記憶。比如,在對《植物的一生》這一作品進行展現時,可以記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每一個過程。通過特寫,展現唯美震撼的質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視頻配音,達到良好的效果,使學 生在觀察整個生長過程的同時聯系地理學習實際,進一 步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其次,可以通過節目引入的方式,讓學生對科學研究類的內容進行有效了解。比如,對《原 來如此》《是真的嗎》等相關節目進行引入,使學生可以在觀看節目內容的過程中,學習到專業的知識。最后,可以結合生活素材,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熱點緊密結合,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比如,在對太陽高度變化等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下學校旗桿不同時間段影子的長短有什么變化。結合太陽所處方位的不同,對影子長度變化原因進行深入分析,這樣既可以普及專業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在參與微課內容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二)強化課堂趣味性,完善課程知識框架
在對微課教學內容進行引入和推廣的過程中,積極展現微課教學趣味性特征,加強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根據當前知識框架的構建需求,引導學生逐步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這樣可以在打開全新學習思路的同時,使學生既可以做知識的提取者,也可以做知識的制作者。比如,在對人口增長以及人口問題等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了解當前人口增長的模式以及人口問題的具體原因,可以在對重點知識講解之前,在PPT當中播放不同國家婚姻方式等相關視頻。讓學生自主探究,想一想為什么不同國家的婚姻觀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愛爾蘭這個國家,晚婚現象極為普遍。在圖片當中,可以展示愛爾蘭這個國家人口增長、人口數量、經濟情況等具體數據,讓學生了解初婚年齡大小對于整個國家人口增長的重要影響。之后,可以結合印度無法推行計劃生育等相關資料,對人口增長、人口數量等具體情況進行介紹。讓學生充分考慮婚姻觀念不同于人口問題、人口增長之間的重要聯系。這樣在科學互動的過程中,既可以豐富整體的課堂氛圍,也可以讓學生結合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人口增長數據,了解不同事物之間的重要聯系,正確看待任何問題,提升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三)優化知識總結,完善微課教學體系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先進技術進行高中地理教學創新,構建現代教學體系,是當下教育急需完成的任務。對此,在對各項工作內容進行安排的過程中,利用網絡載體,不斷完善知識搜索,讓學生有意識地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要從體系化角度出發,了解知識學習的基本要求,從而使學生受到一定程度的啟發。例如,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構建科學的知識框架,圍繞主題脈絡,系統化地對相關學習任務進行有效落實。
比如,在對洋流等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很多學 生認為洋流這一知識非常抽象。這時,就可以制作微視 頻,全面展示洋流運動的具體規律以及其對于全球氣候 的影響,將其以體系化邏輯思維導圖的形式形成專業的 框架,讓學生有效地記憶具體的知識。這樣,學生可以從宏觀角度掌握全球洋流共有哪幾種不同的類型,也能從局部角度明白局部運動對人類產生的具體影響,可以讓學生將洋流知識由小及大、由淺入深地逐漸消化。又比如,在對地球圈層、地表環境等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時,也可以結合微視頻等相關資料,以縱向圖示的形式對地表環境內容進行整理分析。讓學生從中心主題入手,把握整體的學習要求。從而在構建知識框架的過程中,讓學生高效地復習總結,以此推動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全面深化。總而言之,就是在地理教學中,大家應該積極探索優秀的教學手段,如微視頻、體系化邏輯思維導圖等,以構建更高效嚴謹的地理學習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促進其發展和成長。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了解教育領域發生的變化,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優化教育創新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對具體的課程內容進行推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了解互聯網時代地理微課教學模式探索的不足,從思想、內容、形式等相關角度出發,深入把握微視頻在地理課程深入探究中的基本思路,從而在構建現代信息教學輔助模式的同時,推動地理課程的高效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汪鵬 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
參" 考" 文" 獻
[1]鄧家磊.“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微課應用現狀研究[J].學苑教育,2022(23):52-53,56.
[2]江艷.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微課應用策略研究[C]//.中小幼教師新時期第二屆“教育教學與創新研究”論壇論文集(一),2022:93-95.
[3]武繁.“互聯網+”時代高中地理微課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2,24(08):218-220.
[4]田源,郭寶慶.“互聯網+”時代高中地理微課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7):84-85.
[5]姜士丹.“互聯網+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教育,2021(Z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