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種新型教育技術被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在高中的化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明確信息化教育意義,并利用信息化合理地對傳 統(tǒng)化學教學模式加以調整,從而充實化學課堂空間,提升化學課堂效益,促使學生合理學習化學知識,以此提高高中化學整體的知識水平。本文旨在探討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中化學課堂質量提高的對策,以期有效提升化學質量,達到化學課堂的效益最優(yōu)化。
關鍵詞:高中化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
化學知識教學可以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際操作 能力的新型人才,對于我國 高新技術的進步和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和價值。因此,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相關人員要重視化學這一學科的發(fā)展。在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需有效改善教學方式,需要應用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化學教學模式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化 學課堂環(huán)境,促使學生高效地完成化學的知識學習,培 養(yǎng)學生綜合掌握技能。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高中化學教 師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效果,為 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有力支撐。
一、高中化學授課中運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意義
傳統(tǒng)高中化學的教學觀念老舊,一直是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整體課堂氣氛單調,不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化學素養(yǎng)。但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融入,高中化學教師的思維方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大的轉變,課堂效果與教學質量都得以大幅提升。這種轉變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課堂教學氛圍更具刺激性。相比于以往單調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信息化的利用使得高中化學的課堂氛圍顯得更加輕松、融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高。
其二,在信息技術幫助下,大量的化學知識點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眼前,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知識感受,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也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其三,推動了化學教育方式的革新。計算機技術擁有其突出的信息技術優(yōu)點,有利于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 實施。
高中化學內容微觀且抽象,不便于學生理解和消化。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借助網(wǎng)絡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微課平臺等進行授課,以便于將抽象、微觀的知識點直接展示給學生,從而加強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消化。例如,在理論、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呈現(xiàn)問題討論的過程及實踐場景,以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又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營造課堂環(huán)境,進行實驗教學等。此外,教師還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把課程中的重難點做成微視頻,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動研究,提高其綜合水平。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困惑與問題
(一)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與新課標要求不符合
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化學教師在整體化學教育進程中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課堂教學中被知識性活動所充斥,“學生核心、化學中心”這一主體地位被弱化。而新課程則鼓勵學生獨立探索和合作,更注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積極性。現(xiàn)代教學論也指出,學生才是知識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建構的課程,才能夠使學生切實地感受知識的快樂,從而自覺構建對知識的認知結構,不斷進行學習開發(fā)。。
(二)化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和難操作性之間存在問題
化學是一個以實踐為基礎的教育課程,它以化學理論實踐為基礎,形成了反映化合物成分、結構、化學特性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概念、規(guī)律和理論體系。實踐是化學的靈性與吸引力之所在,實驗教學在化學教育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化學實踐活動不僅是教師向學生介紹教學內容,推動知識發(fā)展的重要過程,也是調動學生濃厚的化學興趣與自信心的過程,是培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最基本要求。
在化學研究中有些抽象的東西,如化學物質的三維構造和微觀粒子的運動情況等,都無法用一般的教具完整地表現(xiàn)其運動情況。另外,在生化實驗中會出現(xiàn)許多危險的生化實驗,而常規(guī)教育又很難承擔將其真正體現(xiàn)的任務。而實踐固然重要,但教師在試驗的難操作性前面也不免打退堂鼓。
(三)評分體系的單一化和學生成人發(fā)展間的沖突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以期中、期末考試成績?yōu)楹饬繉W 生學習知識的唯一標準。這種衡量方法無疑忽略了學生 的個性形成特點,無法很好地、主動地看到學生在學習 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教師也就無法很好地針對學生 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輔導。從行為主義的思想 角度看,信息的激發(fā)和強化無疑可以較為有效地推動知識的認知。同時,這種測評方法具有總結式測評的特點,忽略了對認知活動中的內在意識的測評,極易使學生向著失敗的方向發(fā)展。
三、解析高中化學授課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現(xiàn)況
教師無法跟上教學發(fā)展潮流,也是教師隊伍中出現(xiàn)的情況。許多年輕教師能夠使用比較前沿的技術進行教學,但具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老教師在課程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就不高,他們更傾向于在課堂環(huán)境中用語言或者圖像的方式進行教學。雖然化學實驗現(xiàn)象或者化學物質都是實際存在的,但這種將課堂內容教學作為主導的模式已不適合當代化學教學現(xiàn)狀,會弱化學生對化學抽象性內容的掌握。
四、信息技術提高化學教學的具體策略
眾所周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能為大眾帶來多元化的媒體沖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又能夠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利輔助。此外,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還能從某種程度上緩解高中化學教育過程中教學水平不高的壓力。
(一)通過信息技術和化學課程融合,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方法
通過信息技術和化學課程的融合,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為靈活、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引導者和協(xié)作者,學生則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化學知識呈現(xiàn)得更加形象、直觀,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知識傳授,如PowerPoint、Prezi等,展示知識點,使用動畫、視頻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為化學課程的探究和實驗提供支持,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和計算機技術,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驗探究,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化學知識。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課程內容,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探索、思考和實踐中更好地體驗化學知識的奧妙。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它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培養(yǎng)實驗技能,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為了提升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實驗,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實驗結果。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比如通過圖像、視頻、實物等多種形式來介紹實驗內容和實驗原理,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實驗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更愿意投入實驗中。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實驗的過程,如提前讓學生閱讀實驗原理和步驟,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設備等等。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有機化合物制備的實驗。在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實驗的目的和原理,讓學生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和注意事項。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包括所需的試劑、操作步驟、實驗裝置等。學生可以在小組內討論,共同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
在實驗操作中,教師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設備,完成有機化合物的制備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學實驗的原理和步驟,增強他們的實驗技能和科學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實驗的實際過程,提高實驗的操作技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獲得更好的實驗結果。
此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比如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虛擬實驗室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案例和實驗技能培訓,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學習和掌握實驗技能,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有一個,學生能夠利用自己和電腦的實時互動,創(chuàng)設化學實驗的環(huán)境。采用這一方法,就能夠建立起學生參加化學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并且在這一實踐中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正是這種內在積極性的調動,才能夠很有效地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利用信息化技術形成了完善的師生、生生互動體系
在常規(guī)的化學課堂上,因為課堂時間限制,教師和學生之間不能夠進行足夠的、盡可能多的互動。而互動性是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中提出的有效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借助互動,能夠有效地克服知識上的沖突,構建出自己的認知結構。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則為這種互動的進行創(chuàng)造了機會。教師能夠不受時間的約束,克服常規(guī)課堂上互動不夠的情況。同時,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化學課程各個角度的研究整合平臺,這也為教師、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這不但能夠進一步研究課程,同時促進高級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教師、學生在互動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往往能夠點亮自身思考的星火,進而實現(xiàn)了自身對知識點的主動建立,提升自身感知能力。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逐漸融入,這種互動也越來越方便,能夠達到與教師、學生之間對知識點的高效互動、溝通。也能夠通過和常規(guī)課堂教學交互相互彌補,而這樣相得益彰的補充既能夠培育學生群體的合作能力,也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情商。
(四)基于信息技術建立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基于信息技術建立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策略之一。通過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工具,可以使得化學教學更加科學、生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以下是具體的實施策略:
①利用虛擬實驗平臺進行實驗教學: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虛擬實驗平臺,如虛擬化學實驗室等,進行實驗教學。通過虛擬實驗,學生可以進行實驗操作和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從而更好地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技能。
②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知識傳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如PowerPoint、Prezi等,展示知識點,使用動畫、視頻等方式,使得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形象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在幻燈片上插入可交互式的分子模擬程序,使學生能夠觀察分子的三維結構,并深入了解不同類型的鍵如何影響分子的化學性質。這種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抽象的化學概念轉化為視覺化和動態(tài)化的形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③利用互動課堂進行互動式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在線課堂工具,如Zoom、Teams等,進行互動式教學。學生可以在線發(fā)言、提問、討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和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五)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良好教學氛圍
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采用積極的教育手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化學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探索和嘗試,打造一個科學現(xiàn)代化的化學教學課堂環(huán)境,為學生的學習之路開辟更廣闊的道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游戲、討論、實驗等,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比如在學習化學的元素周期表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個互動游戲來幫助學生記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名稱和位置。游戲的規(guī)則是:教師會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空的元素周期表,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元素知識,填寫正確的元素符號和名稱,并將它們放入正確的位置。學生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比賽,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競爭性。通過這樣的游戲,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鞏固元素周期表的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除了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外,教師還可以采用一些積極的教育手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講解案例分析、教學視頻等方式,這些手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例如鼓勵學生提問、討論和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并且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有效融合強調的是信息技術跟化學授課內容都滿足和諧統(tǒng)一,不在乎運用信息技術的時長以及幅度。這兩者進行融合是立足于教學效果上面的匯總,在高中化學授課當中運用信息技術并不是為了圖方便,也不是為了使用而使用,而是為了教學更優(yōu)化,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克服傳統(tǒng)化學教育中出現(xiàn)的某些困難和問題。
只要化學教師敢于運用信息技術,并且緊緊結合現(xiàn)代教學理論的發(fā)展趨勢,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化學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中心實行合理的教學,那么就必定能大幅度提高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王勝 甘肅省臨洮中學
參" 考" 文" 獻
[1] 陳燦瓊.高中化學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有效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21(02):163-164.
[2] 楊文杰.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芻議[J].成才之路,2022(25):93-96.
[3] 李霞.高中化學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初探[J]. 高考,2020(07):70.
[4] 歐武榮.芻議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 2021(04):168-169.
[5] 魏春梅.新課改下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讀與寫,2021,18(34):232-233.
[6] 岳徐鑫,秦紅兵.合理利用媒體手段著力構建和諧課堂——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0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