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教學課堂需要將理論部分與實踐操作部分相結合,但傳統的教學課堂并不能滿足實訓課程的教學需要,還會限制實訓課程的發展,無法在課堂上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甚至還會為學生的發展帶來局限。而在信息化背景的影響之下,信息化技術能夠有效創新酒店管理實訓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以及評價體系,在提高學生操作水平的同時,還可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與互聯網數據資源,全方位的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更好地鞏固專業理論知識,從而實現對實訓教學課堂的創新。
關鍵詞:中職酒店管理;實訓教學;信息化技術
伴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加快,旅游行業也在快速地發展,在此影響之下,酒店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推動,產生了大量的人才缺口,急需優質型的酒店管理人才,使得中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課程得到量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滿足行業的人才需求,填補人才市場的缺口。但人才需要通過實踐方可培養出來,而現階段大部分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過于傳統,無法將基礎理念與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培養出的人才并不能很好地適應行業需求。因此,需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對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進行創新,強化對實踐技能的培訓工作,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模擬教學,提高課堂實踐教學效果,從而滿足酒店行業人才需求,進一步發展酒店行業經濟推動社會進步。
一、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情況
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一些高星級的酒店當中,酒店管理以及服務的綜合程度與水準越來越高。如此一來,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教學不能再局限于課本教學當中,而是應該借助信息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有效地與行業需求相對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信息化技術并沒有有效地與實訓課堂相結合,尤其是許多能夠借助信息化技術完美呈現的實際操作都沒有進行真正的落實,從而導致教學與實際運用脫節,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并不符合行業企業的需求。因此,需要強化信息化技術在中職酒店管理實訓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從而對實訓教學課堂進行創新,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化背景對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影響
(一)信息化背景促進課程改革
現階段人們對酒店的標準以及期望水準越來越高,酒店也不再局限于提供單一的住宿功能,已經開始向國際化、娛樂性以及連鎖性等方面不斷地發展。因此,在中職院校中,進行酒店管理專業實訓的課程也不能局限在單一的理論知識上,而是應該以酒店實際需求為主,將實訓課程與行業需求相接軌,有效結合信息化教學的優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際實踐能力,這些都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學進行實現。首先,教師能夠通過信息化技術線上收集現階段酒店的各類信息,并且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熱點問題與經典案例的分享,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酒店管理專業的根本,從而為后續的實踐訓練奠定基礎。其次,教師還可借助視頻或是模擬訓練等各類信息化技術,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成效。最后,教師還可將班級里的學生分為不同的網絡研究小組,每個小組組成一個團隊,并通過網絡群布置不同的實踐任務,而學生們則會以網絡研究小組的模式,借助信息化技術搜尋資料,或是通過虛擬模擬來虛擬實踐任務的完成,之后再由教師或是專家學者進行點評。
(二)信息化背景使實訓教學實現資源共享
針對酒店管理專業而言,其是一門需要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的專業,在信息化技術的幫助之下,就可以使實訓課堂更加貼近生活,并有效充分利用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模擬技術在實訓課程上完成酒店康樂服務的模擬。首先,教師先讓學生觀摩酒店康樂中心的錄像,通過錄像讓學生逐漸熟悉不同服務的技能要點,同時,在觀摩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及時指出各個接待環節的注意事項,使學生能夠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理論體系,之后就可通過模擬訓練,讓學生通過線上模擬進行實際操作,進一步鞏固與吸收剛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除此之外,信息化技術還可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情境,使實訓課程的教學更加生動化。最后還可借助信息技術不斷復盤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實訓課程的教學實效。
(三)信息化技術是實訓教學的必備手段
對于酒店管理實訓課程的教師而言,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切實體會各類實踐操作,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傳統的教案教學只是將實踐操作理論化,教學過程過于枯燥乏味,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信息化技術的幫助能夠使實訓課堂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再結合信息化技術進一步提高教師對實踐操作的講解。同時,教師還可在課堂中生動形象地展示各類實訓操作,不僅能夠有效地與行業需求相接軌,還可讓實踐操作更加簡單化、直觀化,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對于酒店管理實訓課程而言,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學支撐的一種工具,同時也是教師需要全面發展的技術與能力。實訓課堂只有充分結合信息化技術,才能更加生動靈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水平。
三、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現狀
(一)課堂教學理念落后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信息化背景下我國中職院校一直在進行著教育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則是以學生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但針對實際的課堂教學而言,教學理念落后,并沒有真正地做到“由教到學”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具有較強的約束性,依舊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如此一來在進行實訓課程時,對課程的課時、實訓項目乃至實訓過程中的操作流程與標準都做了硬性的規定,限制學生在實訓課堂中的靈活發展。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無法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同時,傳統的教學理念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在部分中職學校中,由于校方或是教師本人并不重視課堂教學,在實訓課程中教學不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不僅影響到實訓課程的課時安排,還會使得學生無法深入理解中職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從而影響到課程教育教學的質量水平。
(二)教學模式陳舊
我國中職院校的教學還存在教學模式過于陳舊的問題。針對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而言,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學校教學為主,反而與企業、社會的聯系性不強,從而使得實訓教學缺乏實踐性,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在此過程中,實訓課堂上突出的問題就是實踐課時的比例安排不夠充分,在學習課程上過多地安排理論課程教學課時,從而導致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課時比例失調,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在實訓課程當中,受到場地、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影響,許多實際的操作訓練無法很好地進行,從而出現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無法有機結合,影響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另外,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堂上,主要還是使用以教師作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節奏由教師進行主導,無法保證在實訓課堂中,學生能夠吸收教學內容,并且填鴨式的傳統教學也不利于酒店管理實訓課程的發展,甚至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教學評價體系不全面
現階段在中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教學課堂當中,教學評價體系還存在不全面的問題。例如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指標不清晰,教學質量評價實施力度不徹底,尚未形成完善全面的教學評價體系,從而限制了實訓教學的發展。
這些問題在實訓課程中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在評價功能方面中,現階段的實訓課程過于注重對教學內容進度以及教學課程完成度的評價,并且主要以教師的教學內容效率為根本,進一步進行評價的鑒定與功能的甄別。同時還將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教師日常考核的重要依據,使得此類的教學評價體系忽略了學生與教學質量之間的直接聯系,從而出現在實訓課堂中不再關注學生對知識接受情況,也無法通過教學評價體系反映出教學的專業性以及實際的教學效果。其次,在現階段,教學評價體系的方法上也存在缺陷,課堂教學的評價只使用了量化式的評價標準,并未進行描述性的評價,因此無法深入分析,只能通過評價體系得出一個分數或等級,并不能對后續的教學工作帶來有效的調整,難以促進實訓課程效果的提高。
四、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教學的創新對策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訓教學能夠深入改革,彌補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部分,進一步將信息化技術與實訓教學相結合,從而不斷提高實訓課堂的教學效果。學生深入學習與感受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根本,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進一步促進酒店管理實訓教學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將提出三點可行的實訓教學課堂創新對策。
(一)對課堂教學理念的創新
結合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對課堂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首先,教師可以在網絡上通過瀏覽與學習其他院校開展的實訓教學活動,從而參考其先進的課堂教學理念,在貫徹以學生作為課堂根本的教學理念的同時,還可進一步利用微課堂、慕課、共享課堂等多種線上教學渠道,學習到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各類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實際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其次,教師還可通過線上瀏覽業內專家學者所提出的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改實訓課程的教學模式,從而將實訓實踐與以學生作為根本的理念有效結合,再根據實訓課堂的教學特點,對傳統填鴨式、被動式的教學進行創新,提高學生在實訓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強化實訓課堂的實踐教學效果。
例如,在實訓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微課,并讓學生以小組的模式參與模擬訓練獲得實踐,而教師可以通過模擬訓練的過程,掌握學生的實際操作問題,使得課堂上能夠形成師生雙向反饋的教學理念,有效改善實訓課堂教學單向性的不足之處。
(二)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教學模式方面,信息化技術可以將實訓場景搬進課堂,使得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感知專業課程。例如,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實訓教學情境,針對酒店中餐具的擺放以及禮儀情境,深入地展示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認知專業理論,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還可在課后開展自主訓練,讓學生借助線上模擬軟件,自主地進行課后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信息化技術還可實現多次播放教學過程,如利用微課堂將實訓的操作進行錄制,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就可參照講解視頻,根據自身的能力程度,完成實訓任務,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
(三)對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
通過信息化技術進一步完善實訓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需要從多方面進行。首先,基于中職院校而言,需要使用信息化技術構建起針對教師使用的教學評價平臺。在此教學評價平臺當中,能夠有效兼顧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等功能,同時還會凸顯出需要提高的部分,從而使教師與學生能夠明確地知道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中職院校可以將監督機制與教學評價體系相結合,從而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成效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進行監督,并收集實際的表現情況,從而為構成評價體系提供大量的數據信息,從而使評價體系所得出的結論具有更加的客觀性,在學校構建信息化評價平臺時,還應開放教師與學生的反饋功能,全體師生可以在平臺上進行有效的互動與溝通,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提高教學的主動性。其次,中職院校在建立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還需讓課程教師參與進來,結合課程教師的實踐性經驗,進一步提高教學評價體系的客觀性、全面性與多元性,優化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
基于此,教師也應該成為評價體系的參與者,可以借助微信或問卷之星等線上調查工具,進一步獲取學生的真實反饋,從而不斷完善評價體系的數據來源,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全面。除此之外,有效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評價平臺,在運作過程中變得更加便捷有效且操作簡單。同時,還可通過定量與定性的分析,進一步輔助實訓課程的開展,讓教師能夠充分地了解到課堂教學的步驟及學生的掌握情況,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強化教學實踐水平。
五、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是應該與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相結合,促進課堂的創新。對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而言,實訓課程教學也應結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將信息化技術與課程教學相融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對實際實踐能力的學習與掌握,從而促進學生能夠全方位發展。教師應進一步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實現專業理念知識與實踐的相結合,提高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保證實訓課程的教學成果,培養出大批量的實踐型人才,滿足酒店行業的人才需求,促進酒店行業發展。
作者單位:楊懷青 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李斌.探討信息化技術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農機,2021(11):68-70.
[2]孟俞彤.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酒店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創新[J].旅游縱覽,2021(17):32-34.
[3]蘭艷.信息化時代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實現策略研究[J].科技視界,2021(19):78-80.
[4]錢小琴.信息化背景下酒店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創新研究[J].投資與合作,2021(02):161-162.
[5]張文斐.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 2021(07):174-175.
[6]萬小慧.信息化技術與中職學校專業教學的整合研究——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106.
[7]唐為眾.基于微課的中職酒店管理教學設計探究[J].當代旅游,2020,18(11):36-37.
[8]孫亮.信息化教學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