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戲劇表演藝術中,臺詞是主要話語形式,直接影響著演員塑造角色的效果,突出人物性格,增強戲劇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感染力,向觀眾傳達角色在此時的情感,揭示戲劇的發展走向,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創作臺詞時,要合理地運用語言表達技巧來進行角色塑造,凸顯人物性格,向觀眾傳達情感,展現完美的舞臺效果,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本文以臺詞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為研究主題,探尋戲劇臺詞的起源和主要特征及其表演的特點,從角色個性、內心視像、規定情境、感情基調等多個維度詮釋如何在戲劇表演中把握臺詞。在完善相關理論研究的同時,給臺詞表演實踐活動帶來一定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臺詞 "戲劇表演 "人物性格
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1-0156-05
戲劇本身是一種表演性的藝術活動,是一種融入了各種現代文藝手段的綜合性藝術形式。劇本、舞臺、觀眾和演員是戲劇藝術的四大要素,而臺詞則是串聯這四大要素的橋梁,可以傳遞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源于編導的創意,以及演員的表現等多方面的配合。而優秀的臺詞功底有助于演員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使劇作呈現得盡善盡美、精彩絕倫。語言是人類表達思想情感最主要的工具,隨著時間的變遷與推移,戲劇在中國已有了兩千多年的發展史,因此也有了一整套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藝術體系,而在其中,作為戲劇演出中不可分割的內容,臺詞自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相關概念闡述
(一)臺詞的起源及主要特征
臺詞是戲劇表演中角色所說的話,是劇作者用來刻畫人物、展示劇情、體現主題的主要方法。在一場戲劇中,創作者主要靠人物的語言臺詞來展現情節,使其主題的表達更加明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為立體。臺詞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同時也是一個演員用來表達自我、傳遞情感的直接手段,人物的形象與語言密不可分,形象的豐富與立體基于語言的表達,以及行為的呈現,而在語言和行為中,語言往往推動著情節的發展,并且能夠在舞臺的表演中更加直觀的表達思想,傳遞情緒。
人物的情感思想變化可以直接通過語言的變化反映出來,特別是在語句或語調的節奏中,細微變化的音量、語速,都能夠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從而使情節更加精彩。
戲劇表演中的臺詞具有詩興化和性格化兩大特征。詩性化的特征是指,在塑造角色的時候,演員會將臺詞詩化,聲情并茂地演出其想要表達的情感。戲劇和電視劇有所不同,戲劇的臺詞韻律和節奏更強。臺詞的詩性化并不是說所有的臺詞都要富有美感,而是讓臺詞具有強烈的情感性與感染力,通過優美的詞句可以感受到戲劇內在的含義與意境。
性格化的特征則是指觀眾可以通過臺詞更直觀地欣賞人物的個性,理解人物形象。表演者需要依據人物的年齡、教育經歷、出身、生活環境、工作及其歷史背景,把握人物的語言特點,由此了解人物個性的發展方向,掌握戲劇情境的變化,抓住與人物之間的關系,表演出規定情境中角色最能夠表達自己人物形象的話語。
以上兩大特征是臺詞在戲劇藝術的代表,有了臺詞技巧的輔助,戲劇化的特性才可以生動地體現出來,因此在臺詞的核心訓練中,要更深層次揣摩臺詞,達到熟練且靈活的應用境界,通過不同的語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二)戲劇表演的特點
戲劇是視覺與聽覺的綜合文化藝術,在舞臺上主要靠表演者的話語和動作來展現,直觀地呈現給觀眾。戲劇表演在其產生過程的同時也同步著觀者的欣賞過程,往往演出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觀眾欣賞的結束。戲劇,充分地融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等多方面的特點,取各家所長,從而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并由此產生了自身鮮明的審美特色。戲劇的藝術魅力就在于它有著強大的感染力,用臺詞作為傳遞的手段,向人們傳遞著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呈現出一個具有藝術渲染力的世界,因此,戲劇作為綜合文化藝術,其中的臺詞是架構人物與情節的橋梁,可以對審美效應進行解剖,在呈現優秀作品的同時,也能夠提升戲劇藝術的價值,戲劇藝術是一種多維度的,具有不同的藝術價值的視聽文化,有著非常直觀的感染力,而這種強烈的感染力來源于戲劇臺詞的魅力,這種直接傳遞的手段,可以清晰直接地在舞臺上表達自己的情緒,向觀眾傳遞自己的情感。作為一場表演中最核心的部分,其所形成的審美效應是很值得去分析探討的,其能夠使戲劇舞臺表演中的臺詞發揮起最大的作用,以此來提升戲劇的藝術表演魅力。
二、臺詞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臺詞是傳達情感的重要手段
基于戲劇演出的特點,可以讓表演者直接和觀眾面對面互動,而人物的心理情感特點以及劇作的主題思想,有很大程度上都是要求表演者通過臺詞的表現方式來傳遞。換言之,戲劇臺詞是演員向觀眾傳達感情的最主要途徑。出色的戲劇臺詞表演,往往能夠很精準地將臺詞中蘊涵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而沒有情感的臺詞,講得再絢麗,也會變得干癟。戲劇表演的動人之處在于整個戲劇表演中臺詞情感的表達。唯有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情感被表達后,臺詞才能更加生動、感人,能夠在觀眾眼前完美地表達戲劇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臺詞是獲得藝術美感的重要方式
聲和情,是臺詞藝術的兩大重點,解決好聲和情的結合問題,就算不運用過多的文學修辭,也能夠達到更加感人生動的藝術效果,讓臺詞產生更強大的藝術感染力。聲,是指臺詞的手法與形式,所有生動感人的內容都依托在聲之上。臺詞的抑揚頓挫與觀眾融入場景的程度緊密相關,精彩的臺詞形成的對話才能渲染出精彩的氛圍。豐富的情感和得體的表達是一名優秀的戲劇演員必須具備的條件,臺詞的準確表達離不開演員豐富的情感經驗。無論是開懷大笑的情節還是悲傷痛哭的情節,角色臺詞的表達仍要保持清晰,要讓觀眾看得懂、聽得清。演員需通過自身的控場能力進行表演,展現出舞臺的凄美感,在更深層次上滿足觀眾對戲劇的期待。
(三)臺詞是凸顯角色性格的必然途徑
角色的臺詞都是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并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去設計的,通常是按照劇本中的人物設定來制定它們具有個人特色的臺詞,然后通過臺詞來展現人物,凸顯人物的身份地位,相輔相成。
臺詞具備鮮明的性格化特征,這也是臺詞基本特點的體現。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他們的言談方式也會帶著比較強烈的個人特征,比如,經歷過人生挫折的人與幽默風趣的人的談話方式就明顯不同,而年齡段不同的人之間的談話特征也差別很大。演員需通過對話的語氣、語音、聲調等種種細節的掌握,來進一步探究角色背后的思想個性,從而了解他們各自的說話特征,最后突出整個角色的思想個性。所謂優秀的臺詞表現,也就是要求作為演員的人們在飾演各種人物時,表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而表演者也應該克服自己的局限,盡一切可能改掉他們用慣了的語氣、聲調等,同時他們也要以自己的思想個性與表演手法去刻畫角色的思想個性特征,通過臺詞中的腔調、語氣、語音等的呈現來了解人物真實的性格。
三、把握戲劇表演中的臺詞
(一)揣摩戲劇角色個性
戲劇表演中,臺詞幾乎是傳遞人物感情變化的唯一途徑。為了確保演員可以更好地詮釋角色,呈現出最完美的戲劇舞臺,這就必須要去分析戲劇中的人物,了解他們各自的人物性格,這就需要演員徹底地研讀臺詞,去深刻理解臺詞文本,包括角色的性格、形成性格的原因、為人處世的態度等,這些信息都可以在臺詞中反映出來。
要弄清楚人物的性格,這就需要演員在臺詞的基礎上感知人物的思想,走進人物的情感世界,而要想觸摸到人物的靈魂,抓住人物的核心,就得在深入了解人物的基礎上,找到最合適此人物的語言表達形式,并且在揣摩人物時,需要演員先尊重劇本,按照劇本里的內容去塑造和體現人物。必不可少的一點就是要設身處地,將自己代入其中,去完整地感受人物的一切,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同時,代入自己的情感,使人物的角色呈現得富有生命力,用臺詞說話,來為觀眾塑造一個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
例如《簡愛》中的一段經典臺詞,“你為什么跟我講這些!她跟你與我無關!你以為我貧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我也會的,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會使你難于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于離開你!上帝沒有這樣!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站在上帝面前!”不論是在小說版還是戲劇版中,簡·愛的這段經典臺詞總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這是一段平民女性擲地有聲的偉大宣言。簡·愛要求的并不是簡單的愛,而是人格的尊嚴,她需要平等的對待。在發現自己愛上了羅切斯特后,簡·愛勇于追求自己的愛情。在階級決定一切的社會,簡·愛的勇氣是值得敬佩的。由此看出,臺詞可以讓角色更加形象化,是對角色進行更充分的表達,促使演員更加精準的把握角色個性,提升表演的效果。
因此在《簡愛》的戲劇舞臺表現時,演員們必須把握各個人物性格與人物的心理特征,并加入原作者夏洛蒂的現實生活經驗,來展示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發展情況。作品中所描述愛情的家庭寄宿日常生活與夏洛蒂本身的實際經驗高度一致,因此這樣來源于家庭日常生活真實寫照的愛情便要求導演必須在舞臺表演中強調真實感。在將簡·愛的愛情感和世界觀表達出來的同時,又利用臺詞的功用,將貴婦人和闊小姐之間的等級偏見呈現在觀眾面前,兩相結合的表現,將簡·愛的內心渴望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二)建立內心視像
演員的內心視像是臺詞的基礎,具備豐富的內心視像可以使表演更加動情感人。內心視像作為演員自身大腦思維的產物,貫穿演員的整個思維過程,尤其是在演員說到臺詞的時候,會在頭腦中想象出自己言語中的內容,仿佛這些場景就在演員的眼前,只有自己信服,才能令觀眾真切地感受到戲劇內涵。
演員在舞臺上是相互聯系的,因此在自己產生內心視像的同時,可以關聯到周圍的演員,臺詞中的一切都不是片面的,而是真實地將話語中有關的一切,盡自己最大可能讓對方也感知話語中的一切。而當演員在表演的時候,不僅僅要在視覺上構建,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真實且清晰的感知的基礎上去抒發人物的情感。例如,戲劇《第二個春天》中有這樣一段表演,劉之茵在拉著小提琴的同時,向坐在一旁的馮濤講述曾經作為自己革命道路的引路人的事跡時,旁邊在藤椅上坐著的馮濤一動不動地專注地聽著,然而觀眾卻能在馮濤的眼中,看到那不平靜的世界。通過他的眼神向觀眾傳遞出洶涌的深情和懷念,這種情感的表達,無限放大在觀眾的面前,更是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完整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感知到演員的情感,體會到演員的情緒,這就是演員在舞臺上內心視像的建立所營造的藝術觀賞魅力。
(三)明確從屬關系
要想清晰地表達出臺詞,將人物的臺詞演繹好,必須先徹底分析好角色的處境,明確時間、地點、背景、社會環境以及角色所處的社會關系,這些都需要在臺詞中去體現,更要揣摩說話的語氣和態度,然后才能將臺詞說得更加貼切角色的性格特征。
規定的情境限制著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語言,決定著演員表演時的說話態度和方式,能否將臺詞準確地表達出來,需要看演員對于規定情境的理解程度。由于地點、背景和人物所處環境的不確定,時間的發展、矛盾沖突的不斷發展和人物性格、人物的思想情感也會不斷地變化,人物之間的關系也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微妙的變化。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在給定的情況下,任何變化都會影響角色的創作,以及角色臺詞的表現。例如:在《風雨秦淮》中,當黃靜嫻知道自己愛慕的表哥在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時,演員在表演這個情節時如果對黃靜嫻與其表哥的深厚感情不了解,則演不出她在遭受巨大打擊后的狀態,以及黃靜嫻又見到大表哥時的喜出望外與傷心欲絕的矛盾的心理。
戲劇中的規定情境,是創作者在生活中提煉并總結而來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演員需要利用自己的想象與聯想,再現生活中的情境。從某種意義上說,戲劇臺詞的情景確認必須顯示演員“思接千載”和“視通萬里”的能力,以及“登山則情滿于山”的本領。不僅如此,演員還需要去設身處地地體會,將劇本中所描述的一切展現給觀眾,這就需要其將這一切當做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在現場的演繹過程中達到自己的角色認同感。
(四)確立臺詞感情基調定位
演員在展現人物的時候,需要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展現臺詞,并將臺詞的行動呈現出來,這是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的創造與轉化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于情感的定位,情感的作用一直以來都是表演理論里被著重強調的關鍵性因素。演員在臺上不能過于直白地展現自己的情感,需要用到角色的行為來展現,因為人的行動其實是較為單一的,無法同時表現兩種行為,然而情緒卻可以支配語言表達的行為。由此,好的臺詞需演員準確奠定情感的基調。
戲劇是一個小世界,而在這個小世界里所規定的情境里,包含著復雜的情感,這種復雜的情感是人物立體形象的內涵。因此,不能簡單地表面分析,而是要深入其中,細致地去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細膩地處理好其中所帶有的多重情緒。通常在戲劇中,并不會將人物的沖突直觀地呈現在表面上,而是潛在地存在于人物之間,而要想將這種潛在的沖突呈現出來,就需要在情感的遞進中去體現。不動聲色卻顯而易見。
例如在話劇《雷雨》中周樸園與魯侍萍的對話。
魯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無錫周公館梅媽的女兒,她叫侍萍。
周樸園:(抬起頭來)你姓什么?
……
周樸園(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魯侍萍:我是從前伺候過老爺的下人。
周樸園:哦,侍萍!(低聲)是你?
魯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
(周樸園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
周樸園(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周樸園(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這段臺詞中,周樸園有三處行動描寫,“抬起頭來”“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魯媽”,這兩處行動簡單卻很好地體現出周樸園的情感變化,這個行動起到一個很好的提示作用,本來是低著頭毫不關心、無所謂的談話,然而這一抬頭,就直接地展現了周樸園內心的警惕與不敢置信,然后“徐徐立起”,這可以體現出他并不希望見到故人。看照片則體現出他內心的情感變化,故人相見,其行為卻體現出一種無情,而在每個行動之后的臺詞中更是反映出了這種情感的變質,也讓觀眾一眼看出他的虛偽、冷漠和現實。在未見到魯侍萍以前,他還是一個懷念舊情的真性情中人,但當周魯兩人相認時,周樸園便撕開了虛偽的面紗,顯示出了冷酷偽善的本性。當表演者根據自己的行動、表情等把臺詞講出來的時候,周樸園的人物形象也就活靈活現地刻畫起來了。
四、結語
臺詞是演員展示人物的最佳手段,也是戲劇表演的基礎形式。臺詞直接影響著演員塑造角色的效果,也影響著一部戲劇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感染力。科學地運用臺詞表達技巧,可以達到突出角色性格、傳達情感、獲得藝術美感的目標,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臺詞作為表演中最基礎的一部分,是表演者在舞臺上塑造人物的基礎,在直觀上刻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因此,好的臺詞可以更好地體現人物,呈現出最佳的舞臺效果。本文旨在研究臺詞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通過分析臺詞在舞臺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及對于臺詞的正確把握,來為戲劇中的臺詞表演的具體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劉麗梅,張洪源.論吟誦在戲劇臺詞訓練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21(36):34-35.
[2]宋曉蕓.臺詞基本功的訓練方法探討[J].藝術評鑒,2021(16):165-167.
[3]侯榮珂.戲劇表演中臺詞的節奏與情感表達策略探討[J].今古文創,2021(33):93-94.
[4]丁禮寧.臺詞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分析[J].戲劇之家,2021(24):24-25.
[5]年艷.對于戲劇表演中臺詞的重要性的探討[J].文化產業,2021(1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