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自彈自唱中即興彈唱為其重點內容,通過對其進行重點研究,更能提升演奏者的彈奏技能,并在演奏者的綜合素養提升上為其提供技巧性幫助。本文概述了不同音樂基礎的鋼琴演奏者在自彈自唱中的問題,進一步闡述了基于問題的鋼琴自彈自唱中即興彈唱的彈奏技能,總結了即興彈唱環節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鋼琴 "自彈自唱 "技巧 "即興彈奏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1-0016-05
鋼琴的自彈自唱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關鍵性內容,也是奠定學生音樂即興彈奏的基礎,這就要求從技巧上下功夫,并要求教師扎實其專業基本功。鋼琴自彈自唱是指在伴隨自己正確鋼琴彈奏的前提下,加上自然歌唱的技術技巧。它以眼為旋律基礎,讓學習者以和聲配置的入腦方式,實現對音型織體編配的預期效果,并能實現即興彈唱的密和。通過有效的方法全面推進演奏目標的實現,為提升自彈自唱與即興編配能力作出應有的努力和成效。鋼琴自彈自唱對演奏者的鋼琴演奏技巧和聲樂演唱技巧有較高的要求,同時更側重演奏者在伴奏織體、和聲連接、聲部構成等方面的綜合修養。二者在鋼琴演奏技藝中,共同構成了理論作曲知識和鋼琴演奏技巧,為每一個鋼琴演奏者所必備的技巧。
一、鋼琴演奏者在自彈自唱中的問題
(一)基礎較差的鋼琴演奏者
在鋼琴演奏者中,一方面,受鋼琴彈奏技巧不扎實、訓練強度不合宜等因素影響,導致其在自彈自唱上,對基本的彈奏、觸鍵等的指法學習上準確性不足,彈奏出的音型較單一。另一方面,受其在和聲及其曲式等理論知識上的掌握力度不扎實影響,因而在和弦基礎方面的編排尚缺乏規范化設計,因而造成在調性上,對基本的Ⅰ、Ⅳ、Ⅴ級大小調的彈奏技法不成熟,這無疑導致學習者在彈唱中左右手在旋音律彈、和聲相稱中無法達到完美的自彈自唱效果。還因為其對伴奏音型的變化掌握不夠,故無法根據歌曲形象編配出最合適的伴奏織體。這樣就可能導致其在自彈自唱中,對歌曲情緒把握辨識不明,段落間音型變化無法真正做到恰如其分,也暴露出了能力不足等問題。
(二)基礎較好的鋼琴演奏者
這一部分的鋼琴演奏者中,在彈奏技巧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對于正譜彈唱中的鋼琴部分能夠輕松駕馭,但在簡譜彈唱中,對歌曲分析、和聲編配、織體選擇及變化等各方面要求較高,有些演奏者不能把這些知識融會貫通,用于彈唱實際,加上演唱之后不能做到完整協調地表現音樂內容,因此制約了他們即興彈唱的完美結合。
基于此,在鋼琴自彈自唱技能培養中,有必要結合不同演奏者的現狀,合理規劃培訓內容和演奏技巧。學習古典鋼琴音樂作品技術技巧的同時,結合基本樂理、曲式、和聲、視唱練耳等相關知識,使學生在音樂作品分析中,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藝術形象,并能更好地理解經典作品所表達的藝術效果,并在扎實鋼琴學習基本功的同時,更貼合實際。在鋼琴學、練、用同步進行中,科學合理地掌握彈奏方法,充分展現鋼琴表演的藝術魅力。
二、基于問題的鋼琴自彈自唱中即興彈唱
(一)針對基礎較差者
1.扎實基本功
從鋼琴自彈自唱彈奏即興伴奏基本步驟出發,對歌曲體裁及其內容加以分析,明確彈奏前對其基本調式調性與風格特點的了解。在詳細了解后,再就樂曲中的曲式結構加以確定,并對其合理性加以分析,意在從彈奏的不同階段(前奏、間奏與后奏)對其音型織體進行了解,掌握必要的音階、和弦及其八度等技巧;練習動作要領上,要求對樂曲音型、彈奏指法等進行反復練習。在常用的伴奏音型節拍、不同體裁歌曲伴奏音型上合理選配。和弦乃至和聲知識上,要求與鍵盤的Ⅰ、Ⅳ、Ⅴ級及屬七和弦等基本功進行融合練習。從而培養他們的自我彈唱能力,使其在即興彈奏中,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在織體運用中,嚴格運用基本功演奏。而扎實的鋼琴演奏技術作為演奏藝術的基礎,要求在旋律基礎上,創意性實現即興伴奏,并服務唱歌需要。以旋律為基礎,通過運用作曲技術理論知識與織體來達到共同培養其自如掌握調式的效果。將二十四大小調音階、琶音及和弦連接作為琴鍵彈奏的重點,并在不同程度的移調設置中,使其長久地反復練習,真正掌握即興“彈”“唱”技巧。
2.創新學習方法
自彈自唱中,必須嚴格基本功考核標準要求,以循序漸進的方法,對Ⅰ、Ⅳ、Ⅴ、Ⅰ和聲功能進行編排,合理樂曲曲目選擇,并能真實地表現表演者的情緒乃至意境,能有感情地自彈自唱歌曲內容。
在教材中不同歌曲體裁表現上,分門別類地對抒情性、舞蹈性、頌歌性歌曲乃至少兒歌曲等不同類別進行綜合分類,對諸如《我們走在大路上》《長城謠》《舉杯祝福》《歌唱祖國》《歌聲與微笑》等典型曲目進行自彈自唱,有必要結合示范性的彈唱教程,讓演奏者能學以致用,循序漸進地熟練掌握演奏技巧。
(二)針對基礎較好者
這部分演奏者在自彈自唱中往往有了一定的基礎,但伴奏手法更豐富,對風格和表演效果更注重。因而為提升他們的即興彈奏能力,要求針對他們對所學知識加以融合,并從更深層次加以深化。
1.掌握技法
在和聲手法基礎上,為實現即興伴奏的色彩交替化效果,通過副屬和弦、大小調和弦式的降六級、降三級等均可實現。在伴奏環節,綜合運用選擇、搭配、變化與承接等多種方法,以實現對各種音型的有序展開。在民族調式歌曲的體例變化之中,結合教材,對不同調式特點詳加歸納與講解;適量布置練習教參,使學生對相關技法進行借鑒。
這就要求學習者掌握和聲學、分析作品方法、作曲方法等音樂基礎。夯實和聲基礎,來提升即興伴奏的音響效果和表現力。在學習前,在作品分析能力實踐中,完善對歌曲體裁形式、調式、曲式、內容等作品整體分析能力,并從細節上對作品的完整性加以分析。如在自彈自唱中,通過對和聲恰當選擇,對織體、伴奏音型進行有效選擇,再就作品進行細化分析,以在不同樂曲對策調式中,以演唱來表達歌曲要傳達的內容,并在明朗的節奏之中,使得彈奏的速度和風格與曲目更契合。再就相關作品的結構、和聲效果乃至作品內容風格等的統一中,以柔美的曲調,使得演奏出的音樂作品在內容上與之更契合。
鍵盤彈奏能力中,要實現對即興伴奏的有效挖掘,要求在教授課程知識環節,同步把握鋼琴技巧,在實際的學習中,通過深度把握對鋼琴基礎知識的學習,從而在有規律的作品探索中,使得伴奏音型更符合作品表達規律,也更能恰如其分地表達鋼琴的性能,也更能使鋼琴的性能及其音樂伴奏的音型和特點獨具表現力,才能達到最佳的自彈自唱效果。
2.嚴謹、規范、豐滿層次
創造性地培養他們的思維和演奏能力,借助練習鋼琴作品,如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鋼琴流暢練習曲》等作品,學習其和聲的應用和織體的編配,使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技巧把握上得到進一步提高。以和聲、音型為例,在音型織體、段落對比和風格上凸顯明顯的優勢。
在音樂的起承轉合中,要合理進行不同演奏階段的彈奏設計,只有這樣在即興伴奏中,才能烘托出濃郁的氣氛,也更能在歌曲伴奏、技巧、和聲手法、伴奏音型、演奏風格之中,使得即興伴奏更形象、更生動,也更能出色地演奏作品。
在能力培養上,注重以創造性思維來提升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和水平;并扎實其對鋼琴名曲的即興伴奏技巧。音型方面,要盡可能呈現豐滿多彩的效果,并對音型織體的類型、段落間的彈奏風格等進行對比。只有生動形象地為歌曲進行伴奏,才能達到預期烘托情緒的效果。伴奏任務應是在鋼琴的即興伴奏培訓中,系統全面的指導和日復一日的練習中才能完成。
3.以音樂素養實現即興彈奏
鋼琴的自彈自唱,是一門融合了多種音樂理論、鋼琴演奏技能的藝術。要掌握“彈”“唱”結合的演奏技巧,需以和聲理論為基礎,以敏銳的聽力清晰地辨認音響,并在音樂賞析環節,以較高的復調水平分析作品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即興彈奏中,鍛煉的重點應該圍繞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能力進行,要在鋼琴學習和不斷演練中,提升其即興伴奏、自我彈唱的水平。
三、即興彈唱思考和建議
(一)以和聲為靈魂骨架
恰當地選用和聲,可直接影響整首旋律的處理效果。為在即興演唱中達到較佳的處理效果,需以和諧性和流暢性的主旋律,將正三和弦調、織體等作為轉換環節的關鍵,以達到較佳的處理效果。
在實際的演奏技法上,基于音樂素材的和聲理論和實踐環節,通過恰當選擇和弦,并在和弦彈唱乃至連接中,深度把握音響變化中的自我彈唱效果。而即興伴奏練習中要以其優美的旋律,來整體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并在不同情緒乃至調式的內涵性把握中,總體了解旋律??傮w布局和聲,并深度理解旋律,并在演奏的初始環節,高潮部分、結束部分中合理進行和聲布置。而在具體的和弦安排上,還正確處理了不同音調間的主次關系,并在主和弦的調式中,達到穩定性、和諧性的鍛煉效果。
(二)以作品分析能力為前提
作品分析能力的培養,是鋼琴自彈自唱環節的設計關鍵,也是提升設計整體效果的關鍵之一。培養學生的作品分析能力,能在整體把握旋律結構和風格基礎上,深度把握和協同與曲式結構相關知識、旋律曲式規律等相關部分的融合。
在作品演繹前,了解當時作曲家所處的生活環境,政治背景及創作背景。結合當時社會現狀、深層次了解作品所想體現的音樂內涵特征。了解作曲家在一生當中的經歷及創作作品的背景、創作原因,作者如何將個人情感融入到作品當中,讓人感觸。還要求演奏人員多渠道搜集作曲家的相關資料及作品相關資料,對作曲家的生平概述及作品等有全面的認知,如此,才能充分地表達出作品的原意。分析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并在不同樂章之中,分析曲式結構,對音樂作品的節奏、調性、節拍等要素進行宏觀和微觀的調控。技術方面,從音色,彈奏力度、作品節奏、旋律風格等細節上加以把握,最終使作品結構符合自彈自唱要求。
以兒童歌曲的鋼琴自彈自唱為例,通過在合唱旋律之中尋求相對復雜的句式結構,進而在引起少年兒童聽覺興趣上,以“彈唱”結合式手法,以強有力的作品分析能力,最終在整個框架體系上實現精準定位。
(三)以復調手法為運用關鍵
為進一步提升伴奏音樂的藝術表現力,常根據不同旋律的體裁特點、歌唱對象等,來達到對作品的有效處理效果,更能在作品的藝術性和旋律之中,使其表現更突出,在展現鋼琴“彈”的個性中,襯托出藝術旋律的光彩,使得其內心情感更為細膩。采用復調伴奏織體可以提升樂曲的表現力,這就使演奏者在演唱魅力及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上,能夠表達出更濃郁的情感,鋼琴演奏和自然歌唱更準確,藝術形式的表達更徹底。即興伴奏在自我彈唱中的有效運用,需要順應當下鋼琴曲的合理要求加以演奏,這樣才能在自然、輕松、放松的狀態之下,實現自我彈唱中即興伴奏的有效運用。對于彈唱者而言,扎實其作曲理論基礎,讓其以堅實的和聲基礎,進一步提升其演奏水平。而在不同風格和旋律內容的理解上,讓鋼琴演奏者扎實彈奏技巧,并規范學習基本功,從而以即興伴奏細膩的表現手法,合理運用伴奏織體及和聲,最終達到提高即興伴奏水平的效果。
(四)以和聲伴奏織體為協調關鍵
在彈奏《歡樂進行曲》時,可以運用不同的風格進行演奏,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扎實柱式和弦的知識基礎,還能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很好地達到出和弦的流動性效果,而如何擇取和弦或流動的分解和弦型則是這一練習的關鍵。其中長音旋律中,應以填空處理為宜:或將旋律加花;伴奏音型及和弦運用應該作為樂曲處理的關鍵。高潮部分的風格塑造上,使用震音、琶音等作為反向的八度、音階、半音階的處理關鍵;再配合動感較強的變化和弦、色彩和弦等強化緊張度,以起到烘托氣氛的效果。
在和聲上實際運用的材料,不只是少數普通和弦與自然七和弦,還應該加入一些更容易運用的簡單和弦。運用增加次要素材以達到豐富音樂語言的效果,并在不同的音、倚音等和弦伴奏中,整合新舊和弦的半音變化,從而創造出一種自然和諧、輕松愉快的音樂環境。在鋼琴即興伴奏織體的運用方法中,我們主要以波浪式織體變化形式為例,只彈奏上行部分,變化為半波浪織體,在4/4拍中應用較多;有時當一個小節需要配兩個和弦時也要應用半波浪形式,如前一半配I級(C)后一半配V級(G)時。變化為開放形式,把C、E、G按照順序彈奏出來,再繼續往上彈奏;或在彈完C音后,跳過E音,直接彈G音,再繼續往上彈奏。
(五)以簡譜和多聽音樂強化鍛煉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反正,我們能夠在網絡上免費下載到很多簡譜,這里我們可以選擇使用IPAD直接截圖即可。為尋找到更好的簡譜,還可以推薦學生去書店買。日常不練習鋼琴時,可以多聽鋼琴曲。自彈自唱的鋼琴彈奏藝術中,不僅要從手上下功夫,還應增加演奏者的理解力,訓練他們耳朵的敏銳程度。日常在自彈自唱中,注意多聽著名演奏家演奏的鋼琴曲,并且在練習時多注意聽彈奏力度間跳音和連句的細微差。持久有計劃地練琴中,保持手指不生疏,選擇好的鋼琴教材,或自己選取樂曲彈奏,多登臺表演,鍛煉自身的心理素質。針對一些流行歌曲的即興編配上,要求從彈奏技術上下功夫。其中在左手的和弦分解、右手的柱式和弦中,掌握一些最基礎的東西。
(六)以有效的彈唱方法來兼顧左右手
左手嫻熟為基礎,最好能熟練地進行盲彈,彈琴時眼不看手,只看歌譜,同時兼顧左右手的演奏。唱好歌以豐富演唱的效果。左右手達到即調、節奏、速度三同步。左手伴奏調與右手同步上,以右手旋律C調和左手伴奏相匹配。左手伴奏節奏與右手同步上,右手3拍,左手伴奏3拍。左手伴奏速度與右手同步損傷,右手80/s,左手亦然。
初始化練習階段,先將單手慢練作為關鍵,對單個旋律進行熟悉、背誦并逐一分解。而后在后續的曲調練習中,平心靜氣地緩慢鍛煉并日積月累,逐步對每一個音符進行充分的了解。而后在自彈自唱中,將即興伴奏的能力和鍛煉環節存在的錯音及其節奏進行改正。鍛煉環節切勿操之過急,也要避免急于求成。
而后,在單手慢練中,準確弄清指法、音符、節奏強弱變化,之后可將節奏提速,以在左右手的速度節奏中,綜合提升左右手的控制能力,并在不同的節奏類型中,對不同的音符及其休止符進行整體彈奏,最終在清楚樂曲節奏后,準確把握曲子的味道,并避免在彈奏節奏上出現偏差。
(七)以經驗借鑒為契機
鋼琴自彈自唱的能力,是在扎實的專業技能和理論基礎之上,通過演奏者自身的個人素養來即興呈現,該表演既包括對鋼琴聲樂知識的豐富理解,同時也蘊含了一定的個人情感和人文精神。雙手需要彈奏出很多層次和聲部,因為雙手的工作相當于樂隊效果,雙手會把電貝司、電鋼琴、電吉他、副旋律都彈出來,需要做到一心多用。在自彈自唱能力構成與藝術魅力上,涉及了學習自彈自唱需要哪些音樂單項能力和綜合能力及學習自彈自唱能感受到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在自彈自唱能力培養方法與途徑上,主要從歌唱與伴奏良好融合、提高自彈自唱整體技能的角度。鋼琴自彈自唱中即興伴奏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在正確鋼琴演奏的前提背景下,讓學習者實現自然的彈唱。而即興伴奏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自彈自唱,而是在正確的鋼琴演奏乃至自然歌唱基礎上,實現正確彈奏歌曲,合理斷奏和跳音,更在不同音調的強度變化中,清晰表達音色變化,把握即興彈奏內在的直接體現。
總之,鋼琴自彈自唱是以彈奏和自然歌唱為一體的技能,能集中反映學生在音樂專業上的整體素養和水平,并在音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真正將鋼琴的演奏和聲樂的演唱完美地結合起來,并能整體提升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也能促進其創造力進一步發展,提升其綜合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郭潔.音樂教育核心技能“即興編配自彈自唱”技巧解析與教學訓練[J].嶺南音樂,2021(06):32-35.
[2]萬綱.論鋼琴自彈自唱藝術表現與實踐能力的結合[J].青春歲月,2021(19):78-79.
[3]羅娟娟.淺談鋼琴自彈自唱中即興彈唱的彈奏技能[J].名家名作,2019(08):72.
[4]劉琬琬.淺談鋼琴自彈自唱中彈唱的[J].現代交際,2018(17):209-210.
[5]陳薇.“一帶一路”文化認同框架下的鋼琴彈唱合作藝術研究[J].北方音樂,2018(13):219-220.
[6]梁璐.淺談鋼琴自彈自唱中即興彈唱的彈奏技能[J].北方音樂,2017(09):215.
[7]蔣詩瑤.自彈自唱的特點性質及其能力培養過程探究[D].天津:天津音樂學院,2016年.
[8]毛羈龍.鋼琴自彈自唱中彈奏與演唱的彈奏技能[J].兒童音樂,2013(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