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海類專業旨在為航運業培養和輸送航海類專業人才,對于航運業的發展起著全局性和先導性作用。較于普通陸上專業,航海類專業有著其特有的學生成長特點。本文以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航海類專業為例,探究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該如何深化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要求,構建航海類專業一體化育人體系。
[關鍵詞]航海類專業;“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8.044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環節,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二十大以來,聚焦實現“三全育人”,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上一層樓,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新形勢下,高級航運人才是國家航運發展的后備軍和生力軍[1],航海類專業作為高級航運人才的搖籃,其本身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學生成長特點都具有鮮明特色。所以在深化落實“三全育人”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航海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成長特色,更好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航海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成長特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建設“航運強國”成為了強國戰略中的重要方向,培養航海高素質人才顯得至關重要。航海類專業正承擔著這個重要使命,為航運業源源不斷的輸送重要人才保障,對于航運業的發展起著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
(一)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百分之九十五的外貿貨物運輸量是由國際航運承擔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航運業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及“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充分體現了航運業對于我國的重要性。航海類專業旨在為我國培養未來可以從事船舶駕駛、海上運輸、海上救援、海事管理、船舶通信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航海專業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各類院校多實行準軍事化管理,以達到對于學生自律意識、人文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同時,在課程方面,航海類專業從船舶駕駛能力、船舶安全管理、船舶原理、國際航運法律法規、應急處置能力、英語溝通交流能力等方面開展教學,并通過為期數月的航行實習積累航行經驗,為今后學生從事港航類崗位打下扎實基礎。
所以,作為航海類院校在培養航海專業人才時需要考量航運業的鮮明特點,通過一套適用于培養高級航海專業人才的方法和制度,使學生擁有嚴明的組織性與紀律性,充分掌握航海相關技術與專業知識,幫助其在畢業后能夠投身于航運業,成為滿足航運業需求的新型航運人才。
(二)學生成長特點
航海類院校的學生作為高校中的特有群體,未來多數會選擇在海上就業,所以與其他選擇陸地上就業的學生之間在成長特點方面有著鮮明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航海類專業中貧困生比率較高。由于航海類專業就業前景較好,學費較低且畢業后工作穩定、待遇良好,深受農村生源學生的喜愛,所以航海類專業學生群體結構中貧困生的占比較大。[2]需要加強對于貧困生的關注與關懷,及時了解其家庭經濟狀況、學習生活情況,給予相關學生應有的幫助。
2.航海類專業學生需要著重培養紀律性。由于出海在外,整艘船的貨品、船只與人員安全都是由船上的十幾位船員維護,所以對于船員的實際操作能力、隨機應變能力以及組織紀律性有著較高的要求。目前船上都是實行軍事化的管理,所以高校航海類專業也會對于學生開展準軍事化管理,培養其組織紀律性,提前適應未來的船上工作生活。
3.航海類專業學生需要更多港航企業方面的就業指導。學生在進入該專業后普遍存在對于航海類專業認識不夠深入的問題,所以需要更多地給予該類學生就業指導,帶領認識和了解航運業,知曉行業發展前景與未來就業方向,做好自身的職業規劃,設定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幫助其在畢業后進入心儀的崗位工作。
綜上可以看出,航海類專業學生會更加側重于對于未來職業生涯、家庭以及生活的考慮。基于航海類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對他們開展積極的引導,以日常專業教學、準軍事化管理和航運實習為切入口,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揚帆起航,構建“三圈三全十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基于航海類院校屬性、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成長特點,以“三全育人”核心,思考學生工作如何持續深化構建“三圈三全十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攜手教官與專業教師,踐行全員育人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是大學里和學生走得最近的人。學生無論是出現思想上、學習中、生活里或是情感方面的任何問題,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求助于輔導員,而輔導員在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航海類院校普遍開展準軍事化管理,學生在校期間的更多的時間是與準軍事化管理教官以及專業教師一起度過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花費在準軍事化操練、專業課程學習、課題組項目推進以及專業相關實習上,所以教官和專業教師也是學生們在高校內除輔導員外接觸最為密切的人。
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作為專職輔導員,可以與教官、專業教師攜手,引導他們從準軍事化管理方面和專業方面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航海專業相結合,融入到平時的專業課程中,形成課程思政體系;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的接受思想理論教育,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性和積極性。深刻貫徹落實全員育人理念,真正的做到從高校教師、準軍事化管理教官到專職輔導員的全員育人。
(二)善用網絡技術,開展全過程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3]現如今處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時代,各種新媒體新技術層出不窮;同時,這些新媒體也正在悄無聲息地占據學生的課余時間。所以如何在課堂之外的時間運用學生所喜歡的方式和方法,運用這些最新的網絡技術和新媒體技術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落實到課堂內和課堂外的全過程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近期的所思所想和所關注的事物,總結特征和喜好,從他們的自身出發、喜歡的事物出發、從學習的航海專業出發、從未來的職業發展與規劃出發,潛移默化的對其進行價值引領和理想信念教育。例如,現如今的微博、朋友圈、公眾號、抖音等各平臺占據了學生相當一部分的課余時間,他們也都非常喜歡在茶余飯后去刷一刷,了解一些最新的新聞和發表一些所思所想。所以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可以引導學生提高碎片化時間進行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習與理論學習,使用這些平臺進行一些航海相關的、微團課、微黨課、理論知識學習,發表一些學習心得體會,營造出人人向學的氛圍,真正的做到對于學生進行全過程育人。
(三)著眼學科特色,促進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指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中,不僅僅要教書育人,而且要管理育人,把這兩方面的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工作部、團委等有機聯動起來,實現學生教育與學生管理的無縫銜接,形成多種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共同完成全方位育人目標。[4]在航海類高校開展全方位育人的過程中,可以著眼于航海類學科特色。高校目前的航海類專業均采用準軍事化管理模式,對于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和行為規范進行嚴格有序的管理,為培養符合國際航運業需求的有組織紀律、集體意識、團隊意識的高水平航運人才。[5]同時,航海類專業在培養計劃中均會加入特有的航行實習,是航海類專業的重要教學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航海類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運用于實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更早體驗未來職業生活,為畢業后進入航運業做好實操技能儲備。所以,在開展航海類專業學生全方位育人的過程中,可以將教育內容與準軍事化管理相結合,形成有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例如,可以在航運實習、日常準軍事化管理的過程中開展相關的紅色主題教育,增加關于海洋文化、海軍發展等主題教育,在鍛煉與培養學生自身素質的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全方位育人的落實。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航海類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可以從攜手教官與專業教師、善用網絡技術和著眼學科特色的角度,構建“三圈三全十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將“三全育人”理念落實到實處。而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更應當將理論層面的研究落實到實踐之中,堅持育人對象,突出價值引領,形成適合新形勢下航海類院校的一體化育人體系。
參考文獻:
[1]張盼龍,馬丁.準軍事化管理在航行實習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20(1):170-171.
[2]王思婷,吳成結.精準育人范式下航海類專業半軍事管理的有效路徑探索[J].珠江水運,2022(13):64-66.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黃士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502099725882607amp;wfr=spideramp;for=pc
[5]李明燦.高職航海類專業準軍事化管理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李韻涵(1997.1-),女,漢族,上海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徐雷超(1992.3-),男,漢族,河南平頂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