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經濟壓力下,大學生就業壓力陡然增加。過度的壓力不僅會導致學生產生學業倦怠,而且會給情緒和睡眠帶來不良影響。本研究將深入探討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對情緒和睡眠的影響,以期為他們提供更加精準的就業心理指導。研究對象為泉州某高職院校的622名專科生,采用王才康2002年改編的情緒智力量表、陳宇紅的就業壓力量表和匹茲堡睡眠質量調查表,以探究他們在就業壓力、情緒和睡眠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研究回收有效問卷數量達到96.4%,共計600份。在調查的600名專科生中,有85.6%的人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82%的人則擔心自己的工作無法滿足家人的期望,畢業班學生的就業壓力與他們的睡眠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33)。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壓力;情緒;睡眠;干預策略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0.038
引言
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大學生的工作壓力以及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他們的睡眠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1]。經過深入探究,我們發現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與情緒智力水平、睡眠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因素,我們建立了一個中介模型,以便更加全面地研究就業壓力。
一、研究方法
(一)參與者選取
以泉州某高職院校的專科生為調查對象,從大學一年級至三年級,共600人參加問卷調查。
(二)數據收集
2022年6月2日至30日,我們對大三學生進行調查,這項活動在他們即將畢業之際舉行,我們的輔導員在集會上向所有班級發放問卷,并且在受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的指導下,讓學生們認真填寫,最后將問卷當場歸還。
(三)數據分析
1.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專業、年級等。
2.就業壓力:采用陳宇紅(2009)編制的大學生就業壓力量表,其α系數高達0.95,共包含26個項目,由5個分量表組成,包括職業素質評價、就業競爭環境、專業供求矛盾等方面。通過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從“1”(沒有)到“5”(最大),被試者的問卷得分越高,就業壓力也就越大。
3.情緒智力:1998年,學者Schutte創建了一份情緒智力量表,王才康在2002年對其進行了重新修訂,α值達到0.95,信度良好。該量表由33道題組成,涵蓋了四大領域:感知、掌握自身情緒、掌握他人情緒以及運用情緒。采用5級評分法,被試者的問卷得分越高,他們的情感智力水平就越高 [2]。
4.睡眠質量:通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我們可以準確地評估被試的睡眠質量。該量表綜合考慮了7個因素,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持續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使用的催眠劑以及睡眠功能障礙,以確保被試者能夠獲得最佳的睡眠體驗。根據0~3分的標準,將每一項分別劃分為優秀、良好、較差和極差四級,最終將這四級的分數總和作為PSQI的總分(0~22分)。評估睡眠的標準為:達到4分即可被認為是良好的;5~7被分成“中等”;≥8為“較差”;≥8為“較差”。
二、結果與討論
(一)描述研究結果
1.就業壓力:根據研究結果,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處于2.87-3.30的水平,說明大學生整體就業壓力較大。其中就業心理預期的影響是最小的,而專業供需矛盾是導致大學生產生工作壓力的主要原因。
2.情緒智力:研究發現,大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在3.42-3.72之間,超過中數3,說明大學生整體情緒智力水平處于中上水平,其中調節他人情緒和運用情緒方面得分較高。
3.睡眠質量: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大學生的睡眠平均水平介于2.42-3.32之間,表明他們的睡眠處于中等水平,其中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得分最高。
4.就業壓力、情緒智力、睡眠狀況在不同維度下的差異:
①年級差異。研究發現,從大一到大三,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其情緒智力水平表現出了顯著的差異(plt;0.001)。PSQI成績在3個年級中表現出色,其中大二的表現最佳,大三的表現則相對較差。研究發現,大一和大二學生的睡眠質量基本相似,大三的學生睡眠質量較好。
②性別差異。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男性與女性在就業壓力的總體水平以及各個子維度的表現明顯不同,其中,女性的就業心理壓力遠高于男性。研究發現,相比之下,男性在感知情緒、調節他人情緒以及掌握自身情緒方面的表現遜色一些,在掌握情緒的能力方面,則優勢明顯,但差異并不明顯。經過兩獨立樣本秩和檢驗,我們發現男女學生的睡眠質量總分及其各個維度的差異并不顯著(Z=2.247,P=0.252)。
③專業差異。研究發現,在就業壓力方面,文科學生和理科學生之間的得分差異顯著,顯而易見,文科生的就業壓力遠大于理科生。此外研究發現,文科學生與理科學生在情緒智力總分、感知能力方面的表現存在明顯的差距,其中,理科學生的表現優于文科學生,特別是在調控自我情緒、調控他人情緒以及運用情緒方面。
5.大學生就業壓力、情緒智力與睡眠的關系研究:
①大學生就業壓力與情緒智力的關系研究。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壓力與他們的情感和智力水平呈顯著的負相關。
②大學生情緒智力與睡眠的關系研究。研究發現,盡管大學生的入睡時間和睡眠時長對他們的情緒和智力沒有明顯影響,但是他們的情緒和智力水平和睡眠質量水平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負相關性 [3]。
③大學生就業壓力與睡眠的關系研究。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壓力和睡眠質量之間呈現出明顯的正向關系。
④大學生就業壓力、情緒智力與睡眠的回歸分析。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就業壓力和睡眠質量呈正相關,即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人們的睡眠質量也會相應改善。研究表明,隨著大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的提升,他們的睡眠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改善,而且這種改善是顯著的。
⑤中介作用模型構建。經過深入研究,我們發現三個變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關系,并且這些因素都能夠提供有效的預測信息。因此,我們對情緒智力在就業壓力與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模型進行分析。
經過擬合分析,我們發現就業壓力會對情緒智力產生負面影響(β=-0.05,plt;0.002),對情緒智力也產生負面影響(β=-0.18,plt;0.002)。相反,就業壓力會對睡眠質量產生正面影響(β=0.26,plt;0.002),這表明情緒智力水平在就業壓力對睡眠質量的影響中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二)解釋研究結果
1.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總體狀況分析
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平均水平高達3.04,這表明他們正面臨著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尤其是在專業供需矛盾方面。這可能是因為疫情的發展形勢仍然不明朗,就業形勢依然很嚴峻,大學生面臨的壓力相對較大,校招崗位減少、薪資降低,大量留學生回國就業,進一步加劇競爭。
2.大學生情緒智力的總體狀況分析
研究發現:大學生情緒智力平均值為3.60,大學生總體上表現出較高的情緒智力水平,這可能是因為大學生的生活閱歷得到提升,相應的情緒情感體驗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但是各維度得分有很大差異,例如在調控他人情緒的能力方面得分較高,感知情緒的能力方面得分較低。
3.大學生睡眠的總體狀況分析
經過最近的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的睡眠質量總體上較理想水平提升了2.84分,這一成績顯著優于其他人,屬于良好的中等偏上水準。隨著當前的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受到極大的沖擊,進而導致他們的睡眠水平顯著下降。研究表明,不同年齡段的人在睡眠時間、睡眠障礙以及日間活動障礙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尤其是在大一、大二的學生中,他們的睡眠時間明顯減少,睡眠障礙(如早醒、易醒、噩夢、起夜等)變得越來越嚴重;而大三學生的睡眠時間相對充裕,很可能是由于他們課程大部分已經完成,學業壓力減小。
三、干預策略評估
經過精心篩選,從600名專科生中,根據自愿原則,從中挑選出60名情緒智力表現不佳的學生參與此次實驗。在實驗中,我們對實驗組學生進行了干預,對照組學生則沒有。
本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旨在幫助參與者提高情緒管理能力,成為自己的情緒領袖。我們將舉辦六個主題的活動,包括:打破僵局、分享心聲、掌握情緒、感激遇見您、釋放壓力以及展望未來。經過研究,我們發現,在進行團體心理干預之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大學生的情緒智力得分和睡眠質量得分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這兩組的數據是相似的。詳細資料見表3-1。
表3-1實驗組與對照組情緒智力與睡眠質量前測差異
經過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實驗組與未接受任何干預的對照組大學生在情緒智力和睡眠質量方面的表現存在顯著差異。具體信息見表3-2。
表3-2實驗組與對照組情緒智力與睡眠質量后測差異
經過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大學生的情緒狀態得到了顯著改善,睡眠質量也得到了提高,這一結果證明了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有效性。
四、結語
經過本次研究,泉州某高職院校的622名專科生接受了《大學生就業壓力問卷》《情緒智力量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的調查,以探討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情緒智力水平及睡眠質量之間的關聯性,并基于此,建立了一個以情緒智力為核心的模型。最后,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的干預,有效地改善了這些因素,從而得出以下結論:一是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其影響因素從高到低依次是:缺乏有效的職業指導、專業供需矛盾、職業能力的評估、就業市場的競爭、自身的認知和定位以及對未來的就業預期。二是,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加,他們的情緒和智力水平也會下降,這種關系呈顯著的負相關;當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水平較高時,他們的睡眠質量也會較差,這種相關性是顯而易見的。三是情緒智力在就業壓力與睡眠質量之間存在著部分中介作用。四是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可以顯著改善大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以及睡眠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曉萍,趙郝銳.民族院校大學生情緒智力的特點[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6(6):170-174.
[2]盧家楣,陳念劬,等.中國當代大學生情緒智力現狀調查研究[J].心理科學,2016,39(6):1302-1309.
[3]王倩.師范學院大學生情緒智力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1):148+150.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項目名稱:“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職學生睡眠質量干預系統的分析與研究”(項目編號:JAT201331)
作者簡介:
鄭景娥(1981.9-),女,漢族,福建惠安人,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鄭金熾,(1981.10-),男,漢族,福建德化人,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精神衛生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