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本文通過網絡文藝評論的價值引導,幫助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道德觀,做好中國新時代網絡文藝評論引導工作,就要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原則、堅持網上群眾路線原則。
[關鍵詞]網絡文藝評論;價值引導;原則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2.003
新時代,是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互聯網是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念的傳播陣地,是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和主要陣地。網絡文藝評論以互聯網為媒介載體,以依托互聯網進行制作和傳播的文藝作品為對象的文藝評論,承擔著在網絡文藝領域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任務,[1]網絡文藝評論應在評論實踐中把好方向盤,把社會效益、社會價值放在首位,發揮網絡文藝評論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健康繁榮發展。[2]
一、網絡文藝評論的概念及內涵
網絡文藝評論是網絡評論的一種,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網絡文藝評論是指網民在互聯網中對依托互聯網制作和傳播的文藝作品進行評價。廣義的網絡文藝評論是指網民在網絡媒介中對關于文藝作品、文藝事件、文藝現象等與文藝有關的內容所發表的具有觀點和意見的言論。具體而言:一是以互聯網為前提。無論是依托互聯網技術制作的網絡文藝作品的評論,還是對傳統的文藝作品在網絡空間中的傳播與評論,都是以互聯網為前提。但網絡文藝評論所產生的影響往往是超越互聯網的,它對人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等產生影響后,就會脫離網絡,融入廣大網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活動中。二是以網絡平臺為媒介。網絡文藝評論以多樣的形式方式將評論內容呈現在網絡平臺上,無論是依托網絡制作的文藝作品,還是傳統文藝作品,一旦上了互聯網,必然要在一定的網絡平臺中。如微博平臺出現,網絡文藝評論以短文的方式表達和呈現;微信平臺出現,則以圖文并用的方式表達和呈現;抖音平臺出現,網絡文藝評論以短視頻的方式表達和呈現。三是以文藝作品、文藝現象等與文藝有關的內容作為評論對象。依據評論對象不同分為網絡新聞評論、網絡法律評論、網絡體育評論、網絡文藝評論等,網絡新聞評論以與新聞有關的內容為評論對象,網絡法律評論以與法律有關的內容作為評論對象。而網絡文藝評論的評論對象是與文藝有關的內容。四是以具有一定觀點和意見的言論為內容。網絡文藝評論重在“評”和“論”。在《現代漢語大辭典》中“評論”一詞的釋義包含了:一是批評、評論;二是批評、議論的文章;三是一種新聞體裁。[3]“批評”和“評論”,就是對贊成什么、反對什么的判斷、分析和表達。網絡文藝評論是在網絡中圍繞與文藝有關的一定的作品、事件、問題或者現象等所發表的具有一定的觀點性、意見性,或者是批判性的言論。
二、網絡文藝評論價值引導的重要性
網絡文藝評論作為精神產品,屬于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網絡文藝評論價值引導得好對社會存在起著推動和促進的作用,引導得不好會阻礙社會存在的發展和進步。要高度重視網絡文藝評論的價值引導作用,發揮網絡文藝評論凝聚民心、聚合力量、鼓舞斗志的作用。
(一)凝共識聚民心匯合力
凝聚共識、凝聚民心、匯聚力量是網絡文藝評論的重要任務和光榮使命。網絡文藝評論在凝共識聚民心匯合力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新時代以來,我國網絡文藝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凝共識聚民心匯合力的價值引導作用發揮的最為明顯。如為了鼓舞抗疫斗志,堅定抗疫信心,全國各地涌現出了一批批優秀文藝作品助力疫情防控,廣大網絡文藝評論者用美妙的歌聲致敬抗疫英雄、用精美的畫作贊美抗疫英雄、用動人的詩文講述感人的抗疫故事,在網絡文藝評論中謳歌祖國、贊揚英雄、歌頌每一位在抗擊疫情中積極奉獻的平凡而偉大的基層工作者和普通人民群眾。通過網絡文藝評論凝共識聚民心匯合力,使更多人看到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引導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中。
(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網絡文藝評論是傳播思想文化、引領正確價值導向的重要渠道。通過網絡文藝評論宣傳好中華傳統美德,宣傳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廣大網民向上向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引領力。如《感動中國》《榜樣》等精神品牌欄目,通過宣傳平凡而偉大的人物的模范事跡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再如2021年1月6日,大連海洋大學十多名學生志愿者冒雪逆風爬坡推車送防疫物資的視頻、照片等上了網以后,引起網民高度關注、紛紛評論、熱烈議論。1月7日微博話題#央視追蹤高校師生冒雪送防疫物資背后故事#閱讀量達兩千萬,廣大網友紛紛發表評論,有網友表示疫情面前展現的就是全國人民在一起風雨同舟,也有網友表示他們用樸實的語言詮釋了中國抗擊疫情成功的原因。
(三)傳播中國文化中國精神
網絡文藝評論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弘揚中國精神的使命。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文明,使我們中華民族在孕育崇高價值追求的同時,也具備了彌足珍貴的精神品格,中國文化、中國精神是時代的精華和精髓,為網絡文藝評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和“養料”。同時,網絡文藝評論豐富了傳播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形式和途徑。網絡文藝評論工作者將中國文化、中國精神融入網絡文藝評論中,用中國話語傳播好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如長征精神、抗戰精神、抗疫精神、雷鋒精神等。利用網絡文藝評論傳承好、宣傳好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引導廣大網民感悟中國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加深網民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
三、新時代網絡文藝評論的價值引導原則
網絡文藝評論是從一定價值立場、價值理想出發,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對文藝作品的意義進行挖掘、闡釋和衡量的價值判斷活動。[4]
(一)網絡文藝評論要堅持黨性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黨性原則不僅要講,而且要理直氣壯講,不能躲躲閃閃、扭扭捏捏。[5]黨性原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網絡文藝評論應當堅持的根本原則。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始終堅持和不斷加強黨的領導,使黨對網絡文藝評論的領導更堅強、更有力。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只有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絕對領導,才能讓網絡文藝評論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復雜網絡環境中,確保社會主義方向不偏移、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強調的黨性,包含著人民性的深刻內涵。我們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黨,她沒有獨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但我們黨既代表人民的眼前利益,也代表人民的長遠利益;既代表人民的局部利益,也代表人民的全局利益?!盵6]在網絡文藝評論中,應當把握好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關系。網絡文藝評論價值引導是為黨負責和為人民負責的統一。網絡文藝評論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其根本宗旨是堅持人民立場,通過對健康積極向上向善的網絡文藝作品、現象等所發表的評論來宣傳和弘揚對人民有益觀點和內容等,敢于且善于對低俗、庸俗、媚俗等不健康的網絡文藝作品、現象等提出批評和反對,為人民維護和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二)網絡文藝評論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原則
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會危害黨和人民事業,是黨和人民之禍。要凝聚民心、匯聚力量,離不開正確輿論導向原則。所以,必須將正確輿論導向原則貫穿于網絡文藝評論始終。只有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原則,才能使網絡文藝評論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和發展,才能使網絡文藝評論價值引導作用發揮出來。尤其是廣大網絡文藝評論工作者務必在風譎云詭的歷史進程中、瞬息萬變的網絡中保持政治定力,以正確的網絡文藝評論啟發人、引導人、凝聚人。正確輿論導向原則是網絡文藝評論必須堅持的價值取向。正確輿論導向必須重視政治站位,始終堅持把正確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政治方向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事關網絡文藝評論的發展。我們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根本的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7]網絡文藝評論要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使網絡文藝評論發揮好正確價值導向作用。網絡文藝評論不是簡單的對國內外與文藝有關的作品、問題、現象等表達的意見和建議,而是通過評論傳播和表達一定的立場態度和價值觀念等。只有確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標準,才能幫助網民找準方向,精準識別對錯、區別美丑、鑒別善惡、辨別是非、分析利弊。
(三)網絡文藝評論要堅持網上群眾路線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盵8]黨始終高度重視人民意見,人民上了網,成為了網民,民意也就上了網。所以,要認真聆聽和挖掘網民意見。網絡文藝評論要找準人民利益需求,讓網絡文藝評論更懂民之所想所思,知民之所憂所喜,解民之所惑所疑。網絡文藝評論要堅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用網民聽得懂得話語、文風發表評論,用深入淺出易知易懂的道理、觀點引導網民。網絡文藝評論工作者要重視網民意見,使網絡文藝評論更符合網民的愿望。網絡文藝評論源于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更要團結人民。習近平總書記說,同心圓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9]網絡文藝評論要從網民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團結網民貫穿于網絡文藝評論工作始終,團結廣大網民一起做好網絡文藝評論的價值引導,在網絡評論價值引導過程中更好的團結群眾。
四、結語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征程展現新作為。網絡文藝評論應始終堅持黨性原則、正確輿論導向原則、網上群眾路線原則,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作和傳播有美感、有情懷、有溫度的優秀網絡文藝評論,不斷促進網絡文藝評論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俊池.新時代網絡文藝評論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2(4):74-79.
[2]王德勝,李雷.新時代文藝評論要進一步完善價值引導作用[EB/OL].中國文藝評論網,2022-5-13.https://www.zgwypl.com/content/details97_58579.html
[3]阮智富,等.現代漢語大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51.
[4]都布.不斷提升新時代文藝評論供給能力和水平[N].中國藝術報,2023-1-13(3).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承制,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419.
[6]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3.
[7]解放軍報社.從政治上把握正確輿論導[EB/OL].人民網,2018-9-10.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910/c40531-30283474.html
[8]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9]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