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治黨寬松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形成和發展,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盵1]黨內政治生態問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歷程中提出的一個新的時代課題,開辟了馬克思主義關于黨自身建設的新領域。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連通器,對農村地區政治生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凈化農村基層黨內政治生態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民主集中制
[中圖分類號]D2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2.001
一、農村基層黨內政治生態存在的問題
(一)民主集中制遭受踐踏
著力推進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效能建設,發揮民主集中制的獨特制度優勢是新時代凈化農村基層黨內政治生態的關鍵路徑。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內部的個人專斷傾向,是制約民主集中制貫徹落實的首要問題。由于農村基層黨組織距離上級黨委距離較遠,部分地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一把手往往將基層黨組織視作自身“領地”,將書記與委員的關系扭曲成為上下級關系,嚴重踐踏了黨組織的政治權威。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部分地區的領導干部采取更加隱晦的手段來掩蓋自身專斷行為,將民主決策演化成“一把手”的一錘定音,將黨的集體領導制度演化為維護“一把手”權威的工具,破壞了黨內民主氛圍,造成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態的污染,不利于民主集中制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貫徹落實。
(二)黨員干部黨性修養不足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勉勵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1]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黨員的黨性修養,是保證我們黨無產階級屬性和凈化我們黨政治生態的必然要求。當前,部分地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存在黨員干部黨性修養不足的現象。首先是功利意識的存在,部分地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干部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使基層黨組織內部關系復雜化與利益化,污染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生態。其次是“老好人”思想,在中國傳統中庸思想的影響下,部分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干部往往抱有一種“老好人”心態,盲目與大多數或與“一把手”保持一致,秉持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傾向,在客觀上加劇了“一把手”的個人專斷傾向,不利于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態的凈化。
(三)“四風”問題突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上率下,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盵2]在當前的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四風”問題是影響黨組織建設成效的重要原因。形式主義是“四風”問題之首,在基層工作中,部分領導干部為應付上級督導檢查,在重大問題上采取“一刀切”的措施來規避責任追究,引發了人民群眾的質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外部考驗的日漸尖銳,資產階級所提倡的個人自由、發揚個性等價值觀傳入中國,部分地區基層黨組織領導干部,無法抵御糖衣炮彈的侵蝕,其自身的信仰產生扭曲,成為了享樂主義的附庸。個人利益與政治生態的交叉導致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態的極度惡化,“四風”問題的存在,使群眾喪失了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信任,惡化了農村地區的政治生態,影響了黨的自身建設水平。
二、農村基層黨內政治生態污染的危害
(一)侵蝕黨內政治文化
良好的黨內政治文化,是一個政黨興旺發達的精神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內的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3]當前農村地區的部分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將個人利益引入到政治文化之中,侵蝕了我們黨內的政治文化。首先是由政治生態惡化所導致的“圈子文化”“山頭主義”,權錢交易等違法行為被包庇,嚴重妨礙了黨內政治文化的自我革新。其次是黨員干部思想觀念的扭曲,忠誠干凈擔當的價值觀被摒棄,依附思想和權力交換思想大行其道。
(二)影響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的發揮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1]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滲透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指明了根本遵循。當前,部分地區的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發揮不強,對黨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理解不充分,對中央關于農業農村相關文件認識傳達不到位,隨著城鎮化程度的逐漸提升,人員流動逐漸加快,在青壯年大多進城務工的情況下,農村兩委主要由老黨員組成,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在工作理念上和工作方式上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三、農村基層黨內政治生態污染的原因
(一)民主監督的缺失
民主監督的缺失,往往是農村地區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態惡化的直接原因。由于農村基層組織具有分散性和眾多性等特點,上級監督往往不能全面覆蓋,其影響效力往往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當前,造成農村地區民主監督缺失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兩委”的糾纏不清和村民民主意識淡薄,廣大其參與政治的自覺性和政治參與能力較低,缺少對政治事務了解和監督的熱情,加之村內事務的不及時、不全面公開,使得民主監督很難推行下去。
(二)民主選舉存在制度漏洞
選舉權是農民群眾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方式,由于當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其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阻礙了民主選舉的正常進行。首先是選舉人產生中上級指派所占比重較大,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對權力的來源產生錯誤的認識,在工作中往往將上級領導的意志放在第一位,忽略農民的現實需求。其次是宗族勢力的影響,宗族勢力在農村地區的長期存在,嚴重影響了民主選舉的科學性與民主性。在民主選舉的過程中,宗族勢力會有意識的推薦本宗族內部人員參選,在背后強大宗族勢力的支持下,這些候選人很容易贏得選舉成為村干部,這些通過宗族勢力選舉獲勝的干部在日后的工作中,會優先維護本宗族勢力,惡化了農村地區的政治生態,阻礙了農村地區黨的建設進程,逐漸將農村地區的基層黨組織剝離于黨的組織體系之外。
(三)傳統文化對政治生態的挑戰
千百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內容,儒家的等級觀念、忠君愛國等思想對國民的性格與心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仍然充分滲透在人們的意識與行為之中。儒家思想對領導干部最突出的影響就是“官本位”思想,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將人民所賦予的權力作為維護自身政治地位的工具,在組織內部大搞“家長制”“專斷制”作風,不注重聽取組織內以及其他群眾的意見,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在處理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時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忽略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
四、農村基層黨內政治生態污染問題治理路徑
(一)推行村務公開,健全民主監督制度
對民主監督制度的健全,一是建立村務公開制度,村民委員會應該至少每六個月公布一次事關本村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具體村務公開的內容應該由本村的村民代表大會決定自覺接受村民的監督。二是建立定期報告制度,村委會成員定期向村民會議匯報工作,村委會定期向村務監督委員會做匯報。三是建立完善基層民主評議制度?;鶎拥拿裰髟u議制度是人民參與基層民主監督的重要渠道,農村地區的民主評議主要依靠村務監督委員會來進行,村務監督委員會要進行定期的民主評議活動,從多個方面對基層黨組織以及工作人員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及時向村民進行公示,強化對農村地區基層黨組織的監督力度。
(二)加強理想信念與黨性教育
對黨員的理想信念與黨性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充分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保證我們黨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保障,在新時代,加強對農村地區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與黨性教育是凈化農村地區政治生態的現實需要。當前基層工作錯綜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和精髓的掌握,是凈化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態的力量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遵循。要確保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貫徹到每一位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頭腦之中,確保每一位黨員干部在思想與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將黨的大政方針扎實推進落實到基層。
(三)加強農村地區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
歷史和實踐證明,我們在革命與建設過程中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完成的。道路問題是一個國家發展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問題。對于農村基層黨組織來說,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政治大方向的正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堅持黨的領導,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樹立堅定地“四個意識”,用黨的先進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充分補充精神之鈣。黨員干部要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堅守我們黨的意識形態陣地不受侵蝕。其次就是在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正確地貫徹落實到農村地區,在實踐中自覺做到“兩個維護”,提升自身的政策理解力和政策推行力。最后,要充分認識和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樹立群眾對黨的領導的正確認識,提升人民對黨組織的信任,將農民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鞏固好黨在農村地區的執政基礎。
農村基層政治生態建設是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當前,由于農村基層黨組織自身的特殊屬性,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基層政治生態建設還面臨不少困境。因此必須將鄉村全面振興作為目標,將解決實際難題作為突破口,凝聚多元主體力量,不斷推進農村基層政治生態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3]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