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很多農業院校都紛紛開展研究,探索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但是大部分屬于宏觀研究,且研究內容仍停留在理論層面。鑒于此,該文通過剖析課程思政的內涵,聚焦新工科背景下的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特點,探討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并探討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路徑。
關鍵詞:新工科;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9-018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study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the n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onference's important speech spirit, many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o carry out research,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into course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But most of the research belongs to the macro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still remains in the theoretical lev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major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explor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major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The paper deeply analyzes existing problems, the path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major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nsportation majo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tablish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面向鄉村振興的交通運輸專業政產學研用協同育人研究與實踐”(2021SJGLX088);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面向鄉村振興的交通運輸專業學位點協同育人機制探索與實踐”(2021SJGLX163Y);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面向多周期配送的生鮮農產品半開放式車輛路徑優化研究”(2021GGJS032);2022年河南農業大學課程思政示范課“汽車運用工程”(無編號);2021年度河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OBE理念的《汽車運用工程》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無編號);2022年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交通優化與仿真”(NDYJSGC2022-20)
第一作者簡介:王恒(1985-),男,漢族,河南開封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農產品物流技術與系統工程。
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擔負著為行業企業培養交通運輸專業人才的責任,培養的專業人才應具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務實的工作態度。在課程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勞動教育,引入交通行業的企業文化,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形成校本特色的課程思政育人標準。雖然在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中課程思政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與預期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文章整體性、系統性地對農業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以及新工科背景下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踐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觀念,它是一種以構建全程、全員、全課程育人模式為目標,使各種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相互促進,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課程思政的主要形式,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門課程之中,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 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 實施課程思政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必然要求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交通運輸類人才為國家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運輸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因此,對交通運輸類人才在校期間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學習思政課程的同時,還要重視將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中,使得專業課和思政課同向同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尤其是作為一名交通運輸專業人才要具有鋪路石精神,激發學生為黨、為人民、為國家的交通運輸事業努力奮斗的積極性和職業精神,從而高質量完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
(二)" 實施課程思政是形成協同育人的必然要求
長期以來,各類院校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實踐中的缺失。而作為機電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也不例外,我們一直非常注重對學生交通運輸專業知識的培養和交通運輸技術技能的訓練,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精神的教育。而且,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只有思政課程是遠遠不夠的,當知識爆炸、多元思想交鋒時,思政課程的目標實現客觀上需要一種融通各類資源的合目的性、合規律性的育人機制。只有將課程思政有效融入專業課程,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成長規律,在提供思政供給過程中才可以更好地發揮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協同育人效應,構建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師生思想政治文化的精神共同體。
(三)" 實施課程思政是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
課程思政的本質是為了實現立德樹人,很多農業院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不良現象,思政教育被嚴重邊緣化。河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作為一所交通特色鮮明的農業院校,一直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培養大量的交通專業人才,也一直秉承以促進學生就業發展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培養學生掌握交通運輸的專業技能,但卻輕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如果只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思想上不能做到嚴格要求自己,不具備道德情懷和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那么這樣的人才也不會成為合格的交通運輸人才,也必將無法滿足國家交通事業的發展和建設需要。隨著我國高新科技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變革也會逐漸引起交通運輸行業的巨大變化,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對人才的培養也必然需要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適時地發生轉變,由單純地培養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向重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綜合型人才轉變。將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與高校對學生“立德樹人”的要求緊密結合,借助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來切實完成我國農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職業精神教育等一系列目標。
三" 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 農業院校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不高
農業院校的教育以培養高科技、應用型人才為主,所以有些農業院校沒有足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更沒有注重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造成了一些農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滯后。近年來,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課程思政工作,但由于時間不長,并未引起各專業和教師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著對課程思政認識不足、認識不清的問題。如果不能對課程思政規律有清晰地認識,就很難做到協同化育人,也就無法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二)" 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育人認識不足,實踐不夠
要建立起一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具有崇高品德和職業素質的人才為主要目的的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就我校交通運輸專業教師而言,當前在課程思政育人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課程思政育人意識不強、實踐經驗不足等;在課堂教學中,雖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與專業課程的結合不夠密切,缺少融會貫通。
(三)" 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效果不明顯
雖然我院專業教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對學校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課堂的要求認真貫徹執行,但是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不明顯,而且缺乏有效的考核和量化指標。因此,目前的現狀是,雖然專業課老師也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無法衡量學生的接受效果,或是學生接受的效果不明顯。加之,缺乏有效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手段,所以難以準確掌握開展課程思政教育以來,對學生思想、行為所產生的效果,也沒有清晰地做到對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的評判。
四" 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
(一)" 課程思政教育原則
1" 堅持育人導向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通識課和專業課教學中做到堅定不移,堅持在價值引領、育人導向方面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全面協同。改善傳統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術培訓、忽視育人導向和價值引領的現象,充分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使學生無論是在理論知識學習中還是技術培訓訓練中,都能受到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的浸潤與熏陶。
2" 堅持知識完整性
課程思政,課程是基礎,將思政融入其中。在課程思政教學中,要保持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思政元素的融入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防止為思政而思政的現象發生。為突出思政教育的效果而破壞了知識的完整性,不僅會使學生對思政教育產生抵觸,還有可能造成學生的困惑,弄巧成拙。
3" 堅持形式契合性
在找到并理清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后,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契合性。即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特點,有機結合課程內容特色,運用現代教學改革研究成果,創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4" 堅持課程思政隱性化
課程思政是否隱性化,是考量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的關鍵指標。好的課程思政一定是“無聲勝有聲”。在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中,要將思政元素通過不同的融入方式、靈活多變的展現形式,恰如其分地自然呈現。其中,最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親身感受,使思政教育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二)" 教師課程思政理念轉變及建設能力提升方法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整體推進課程思政,結合校風校訓、歷史、職業場景等維度挖掘各學科門類專業所有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和資源,促使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發揮每一門課程的育人功能,構建全面覆蓋、類型多樣、螺旋遞進和互相支撐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為此,要充分利用黨支部組織生活、學習強國APP和黨史學習活動等途徑加強學習,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通過參加思政學術會議、現場教學觀摩和教學競賽等活動,主動與思想政治課的專業教師建立聯系,提高課程思政內容的挖掘和整合能力,掌握課程思政實踐的教學方法。
1" 理念提升培訓,實現教師課程思政教育觀念轉變
首先,實施學校的課程思政和教學任務,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教育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教育,也就是要對所有的教師進行教育,以提高他們對課程思政思想的理解。將非思政課的課程育人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改變“思政教育僅僅是思政課教師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這一傳統的思政教育理念,讓廣大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和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其次,明確了“思想政治”和“課程思政”的不同之處。課程思政屬于一種隱性教育,它是利用任課教師自主地將本課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再利用案例滲透等方式,將其與課程的知識體系相融合,從而在無形中對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引導,使他們能夠正確地理解社會。思政課是一門以顯性教育形式進行教育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傳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就人的靈魂,培養人的道德品質、法制品質和思想品質;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愛國熱情,培養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共同點在于,二者的終極目的是一致的,都把立德樹人作為基本任務,內、外兩種教育緊密結合,同舟共濟;它們可以互相映襯,從而產生協同育人效應,共同培養出能夠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讓學生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是當前我國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現實意義。
2" 工作坊實戰培訓,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綜合能力
經過兩年來校企合作的研究和探討,我校提出并采用了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坊實戰培訓方式,即校企合作專家團隊帶領非思政課程教師通過研究討論和實際操作,完成部分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和課程思政資源建設工作,讓教師全過程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工作,掌握課程思政系統性建設的方式方法,真正實現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和課程思政建設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 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自上而下、環環相扣的系統性工程,在國家政策制定后,從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到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評價考核等整個課程思政教學過程,需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1" 公共基礎課程方面
農業院校的公共基礎課有必修課、限定選修課和自由選修課三種。必修課,包括專業課,如思想、政治、語言等。所謂限定選修課,就是由各校依其專業發展的需求,選取特定的科目,并以完成所需的學分,開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勞動教育、職業素養有關的科目。
2" 專業教育課程方面
以各專業的特點和優勢為基礎,對各專業的育人目標進行深入地研究,對專業知識體系中所包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和提煉,科學、合理地對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進行擴展,從課程所涉專業、行業等角度出發,對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進行強化,確保其具有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3" 實踐類課程方面
農業院校交通運輸專業的實驗、實踐類課程,要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增強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要注重讓學生“敢闖會創”,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業能力。社會實踐類課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導學生形成勞動精神,將“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實踐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
(四)" 思政資源云平臺建設
思政資源云平臺由思政元素庫、思政資源庫、思政案例庫、教學設計庫和專題資源庫等模塊組成,能夠實現學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資源的共建共用共享,為學校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及學生的思政學習提供多維度、多方式的思政資源,為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提供信息化思政資源,加強信息化管理。
1" 思政元素庫
教師能快速定位專業思政元素,可直接查看元素基本含義、詳細解釋、融入場景、相關資源及案例,對元素進行立體化了解,幫助教師做好思政元素的挖掘工作,并融于課程思政教學。
2" 思政資源庫
教師可通過專業大類、專業、文件類型等多維度進行資源檢索,豐富的資源標簽可啟發教師對資源的理解及應用,能幫助教師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建設課程思政資源,解決教師課程思政資源建設無處著手的難題。
3" 思政案例庫
教師可查看課程思政經典案例,涵蓋課程思政體系建設案例、課程思政教學實施案例、示范課等;相關附件可以下載并再次編輯使用,方便教師制作課件,能夠為教師提供最專業、最具特色的思政案例,幫助教師應用恰當的思政案例進行教學。
4" 教學設計庫
可檢索本專業及其他專業的教學設計案例,幫助教師結合專業和課程特點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5" 專業思政
可按專業匯總、查詢、檢索,幫助教師系統查看專業思政相關內容,包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關課程標準、相關思政元素、相關案例和相關資源等。
6" 課程思政
能夠幫助教師系統查看課程思政相關內容,包括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關課程標準、相關思政元素、相關案例和相關資源等。
7" 示范微課
教師可按個人喜好設置常用的專業,分專業查看示范微課。教師可以通過專業大類、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搜索,為做示范微課提供參考,同時可將自己的示范微課上傳到平臺,進行展示。
五" 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踐
(一)" 平臺建設,實現學校課程思政資源共建、共用、共享
建設校本課程思政資源庫云平臺,廣大教師應用平臺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利用平臺資源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在平臺上展示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成果,有效推動了全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實現了課程思政資源的共建共用共享。
(二)" 提質培優,有效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綜合能力
通過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升及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坊實戰等提質培優培訓,培訓教師300人次,讓教師全過程參與課程思政建設實戰操作,使教師快速掌握課程思政建設與教學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視程度,增強了教師課程思政建設“主力軍”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正實現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和課程思政建設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交培訓成果300個。
(三)" 課程建設,提升學校和專業的輻射能力和影響力
通過課程思政建設,有效提升了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綜合能力。建設了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從交通運輸專業的專業倫理教育、專業精神、職業道德和行業精神等方面挖掘交通運輸專業思政元素450個;修訂了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的課程標準,建設了多門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有效提升了學校立德樹人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效提高了學校和專業的輻射能力和社會影響力。
六" 結束語
課程思政建設要做到全校“一盤棋”謀劃,以思政資源庫云平臺為基礎,深入推進資源共享,做到學校有氛圍、專業有特點、教師有收貨、成果可轉化、課程有示范。將課程思政體系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從而構建學校立德樹人的長效機制,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大格局。
參考文獻:
[1] 秦利燕,秦玉權.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討——基本原則、核心元素和實行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22(39):177-180.
[2] 葛文璇,湯天培,嵇晨.課程思政融入交通運輸類專業導論課路徑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10):10-12.
[3] 趙魯華,魏照坤.融入課程思政的高校專業課教學策略及實踐——以交通運輸設備課程為例[J].大學教育,2023(1):17-21.
[4] 吳立烜,柳伍生,周愛蓮.交通強國背景下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融合路徑探索[J].科教文匯,2023(3):142-145.
[5] 黃政.新工科視域下交通專業課程思政實踐探討——評《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2):242.
[6] 李曉娟,菅美英.新工科背景下交通運輸專業多元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2(5):95-98.
[7] 陳峻,楊敏,涂然,等.交通運輸類專業新形態復合型教育教學資源體系構建探索與實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S1):175-177.
[8] 陳杰,陳榮,費瑞波,等.課程思政理念下交通運輸專業課堂實施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3(3):4.
[9] 王琳,殷勇,戶佐安,等.結合課程特點的交通運輸系統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大陸橋視野,2021(6):127-128.
[10] 劉海濤,王恒,王振鋒.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究[J].2021(8):14-16.